新华社杨欣

用力按压,触发叩击装置,强烈振动撞击空气分子产生电火花,打火机得以点燃。
这是一个普通打火机电机的事情事理。
将机器能转化为电能的“心脏”零件,是一颗不到米粒大小的铁击头。

走进市场主体丨紧盯小小的打火机心脏这家企业拿下大年夜市场 汽车知识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智特实业有限公司铁击头生产车间,一根根分外材质的金属丝绕过机器,被拉到只有几毫米粗。
工人师傅将拉好的金属丝转移到自动化生产线,几十台压模机轰鸣作响,细细的金属丝须臾被压铸成一颗颗铁击头。

“这一颗铁击头本钱不到两厘钱,利润也不高,但我们一天能生产2000万只,一年发卖80亿只。
”罗甸智特实业有限公司卖力人朱启旭说,牢牢盯住这小小的铁击头,利少也有大市场。

罗甸智特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前,朱启旭创办的温州市智特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已在铁击头市场深耕多年,先后得到8项专利。
“再不起眼的产品有了科学技能的支撑,也能让人刮目相看。
正是拥有核心技能,这么小的零件才闯出自己的市场。
”朱启旭说。

铁击头精准度哀求较高,产品成型的操作空间只有几毫米,却有几百道工序。
20世纪90年代,温州打火机家当迅速发展,但铁击头生产还处在低级阶段。
由于缺少核心技能,铁击头只能靠手工生产,导致产品本钱高、质量参差不齐。

为改变这一现状,朱启旭和几个在铁击首领头子域深耕多年的伙伴一起,投入到关键技能研发中来。
他们意识到,铁击头生产的难点在于没有固定模具,组成铁击头的横针和竖轴须要分开生产,然后人工铸合。
在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测验之后,智特公司终极在模具上得到了打破。
原来上百道的工序缩减为两道,从此公司走上了自动化生产道路。

技能升级后,铁击头本钱大幅降落。
“以前生产30万只铁击头须要300人,技能打破后只要40人,本钱也从一分多变成了两厘。
”朱启旭说,另一方面,自动化生产担保了产品尺寸的同等性,下贱企业也因此得以批量化生产。

依托技能打破,智特公司迅速拓展了国内外市场。
随后公司连续投入研发,终极将产品两次成型打破为一次成型,拥有了自己的自动化生产线,效率和产能成倍增长,成为铁击头这一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以前在铁击头生产领域竞争的十几家公司,到2010年就只剩下包括我们智特公司在内的两家企业。
”朱启旭说。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温州打火机家当起步发展,经历仿制、研发打破、规模化生产,让打火机生产本钱一降再降,从而赢得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上风。
“当时家当的每个环节都在为提质降本投入研发,我们也必须顺应大环境的发展。
”朱启旭说。

2018年,看中了贵州省罗甸县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相对低廉的用地本钱,智特公司进驻罗甸县边阳镇打火机家当园,成立了罗甸智特实业有限公司。
“如今温州和罗甸两边都在生产,产能翻了一倍。
疫情期间,也由于本钱降落扛住了压力。
”朱启旭说。

多年来,凭借专利带来的技能保护,公司在铁击头市场发展稳定,但依然在探索新的领域和技能。
“没有一劳永逸的技能,我们的专利也快要到期了,以是只有不断更新进步,企业才能一贯生存。
”朱启旭说。

如今,罗甸智特实业有限公司除了生产铁击头外,也拥有了自己的打火机品牌,还针对点火器、卡斯炉等领域研发专用铁击头。
下一步,高海拔地区等分外环境的专用产品将是打破方向。
“高原上环境分外,一样平常的打火机点不了,我们想要攻破这一难题,研发出适应性更强的铁击头,让这些地方也能用上便宜的打火机。
”朱启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