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汽车修理行业随之日渐繁荣。
然而,汽肄业敲诈、宰客等不诚信问题随之而来,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年发布的《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形剖析》显示,与汽车及零部件干系的投诉为3.4万余件,同比增长25.1%。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公民法院召开了“汽修行业陷阱多,积极维权不退缩”的新闻通报会,通过梳理该院在审理汽车维修类条约轇轕中的范例案例,针对当前汽修行业存在的条约圈套多、机构无资质、配件品类杂和价格不透明等问题,提醒车主只管即便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商铺,送修时哀求汽修厂出具配件原厂证明等干系材料,如果创造存在敲诈行为,应积极依法维权。

汽肄业乱象品牌定点维修店运用非原厂件构成敲诈加倍赔偿 汽车知识

私自利用非原厂件

构成敲诈更加赔偿

董女士因交通事件将受损车辆送至某汽修厂维修。
然而,让董女士没想到的是,该汽修厂作为某汽车品牌的定点做事店,却在维修时未利用原厂配件,事后还辩称送修时也未明确哀求利用原厂配件。

“我的车有保险,送修时明明提出了用原厂件的哀求。
”董女士对付这样的结果很无奈,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了法庭。

法院审理后认为,该汽修厂作为该汽车品牌的定点做事站,未提交证据证明董女士将车辆送修时明确哀求不该用原厂配件,未证明其在进行维修时已将不该用原厂配件奉告董女士,不能根据价格不同推断出董女士在结账提车时已明确知晓涉诉车辆所改换的配件并非原厂生产,故应认定该汽修厂构成敲诈。

法院认为,董女士维修车辆的行为属于生活消费,应适用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的规定,据此法院讯断支持了董女士哀求退款并更加赔偿丢失的诉讼要求。

“汽车维修时,维修机构的过度维修、捆绑消费、以次充好是常见的配件敲诈环境。
由于消费者很难清楚分辨汽车零部件,导致车辆的维保项目不断增加,维修质量却反而低落。
”顺义法院民二庭庭长牛佳雯称,乃至有部分无证经营的“维修游击队”利用假冒伪劣产品、人为制造故障,把小毛病修成了大问题。

在汽车修理过程中,一些定点做事站或修理店为了追求利润,在维修过程中会“偷梁换柱”,采购比原厂更低价的产品。
但是由于消费者收到的维修清单上每每只有编码,没有详细笔墨解释,很少会刻意去查证,而且消费者无法时候监督维修过程,汽车修理完毕之后,大多数消费者无法辨别是否利用了原厂配件。
产生维修轇轕的缘故原由在于承修方和消费者之间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不对称,无论是维修标准、规则还是汽修配件质量、甄辨办法,对付大部分消费者而言都比较陌生,导致难以在汽修店现场作出准确判断。

法官提示,消费者在把车送修前,应先提前理解维修范围,节制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议价时最好事先商定价格,明确详细项目、详细金额,如工时费、检测费、配件单价、质量等级等。
同时,要看清改换的配件外包装上的“厂家、电话、注册牌号”等事变,并在修理单上详细注明产品型号、产地、规格。
对付维修前、维修后的车辆状态可以拍照或拍视频的办法记录,同时把稳索要留存票据,便于发生轇轕时有据可依。
一旦证明汽车维修遭遇敲诈,消费者可依据“退一赔三”的规定向修理机构索赔,违法者答允担惩罚性的赔偿任务。

无资质修车酿丢失

应退回部分修理费

某贸易公司将车辆送至谢某处维修,并交付了30余万元的修理费。
但谢某并无维修经营资质,技能水平不高,半年韶光过去了,仍未将车辆修睦。
贸易公司将车辆取走后,起诉谢某哀求返还30余万元修理费并支付其他丢失。
谢某称贸易公司已认可29.6万花费,反诉哀求贸易公司支付配件款、聘请高等技师费、园地租赁费共计1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存在事实上的承揽关系,贸易公司将车辆取走时,双方条约终止。
根据我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谢某属于未经容许擅自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应该停滞经营,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丢失。
贸易公司明知谢某没有维修经营资格而委托其维修,也存在一定的差错,答允担相应的民事任务。

由于双方当事人不同意对车辆进行鉴定,导致车辆修理状况无法查清,法院考虑双方在本案中的任务及车辆的维修现状,对谢某已修理部分的用度予以酌定后,讯断谢某返还贸易公司部分修理费。
谢某的反诉要求法院未予支持。

法官庭后表示,与随处可见的汽车修理店、维修点比较,专业的汽车发卖做事4S店只是少数,且用度相对较高。
不少车主在车辆过保后,会选择到修理厂或维修点修车,但有些修理单位并不具备完善的举动步伐条件,维修技能也不过关,乃至雇佣没有汽车修理资质的职员上岗,既给消费者造成丢失,也给连续返修带来许多困难。

对付此类情形,法官提醒,消费者要学会辨别商家的资质,在选择承修方时,只管即便选择那些重信誉、讲信用的正规维修店,把稳商家的《工商业务执照》《业务容许证》等证件是否完好,切勿贪小便宜去街边无照维修点。
承修方利用无资质职员给消费者造成丢失的,答允担赔偿任务。
消费者对商家的做事、质量和价格存在疑问时,应多讯问多比拟,谨慎作出决定。
消费者在维修前应与承修方签订维修协议,对存疑部分应明确向承修方提问,如果创造有限定消费者权利、减免承修方任务的条款应该提出修正,在此过程中保留好干系证据。

保修期内涌现故障

厂家担责无偿返修

某装备公司将车辆送至某维修站进行大修,之后陆续在该维修站进行了两次保养。
不料,在质保期内,车辆涌现了与原维修部位干系的故障,在维修站的指引下,装备公司将车辆交至另一汽车做事公司进行维修。
对付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拖车费和维修费由谁承担,双方未达成一存问见,为此,装备公司诉至法庭。

法院审理后指出,机动车维修实施竣工出厂质量担保期制度,汽车和危险货色运输车辆整车修理或总成修理质量担保期为车辆行驶20000公里或100日;在质量担保期和承诺的质量担保期内,因维修质量缘故原由造成机动车无法正常利用,且承修方在3日内不能或者无法供应因非维修缘故原由而造成机动车无法利用的干系证据的,机动车应该及时无偿返修,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谢绝。

法院认为,维修站未能供应证据证明该车非因维修缘故原由造成无法利用,故答允担新发生的拖车费和维修费。

法官庭后表示,消费者从修理厂取车时,除了有些问题能从外不雅观上直接看出以外,大多数情形下,都是经由驾驶一段韶光后再度涌现故障,此时才得知此前的维修有问题。
因此,消费者务必应知晓维修部分的保修期,以便及时维权。
对付商家而言,车辆在保修期内出故障,答允包管修任务和干系用度。

法官提醒,因维修质量不过关导致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乃至造成的安全事件的环境时有发生,国家有关部门已明确哀求机动车维修企业要履行竣工出厂质量担保期制度,各种车型、各种故障的保质期限也彻底公开透明,维修质量担保期将成为每个修理厂对其维修质量的公开承诺。

须要把稳的是,根据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干系规定,维修质量是否达标属于举证任务颠倒,也便是说,承修方应负紧张的举证任务,消费者负次要举证任务,承修方应证明自己按照规定技能和工艺且修理质量完备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应向法庭供应破坏实物、丢失清单、发票等证据。

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干系规定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供应的机动车、打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做事,消费者自接管商品或者做事之日起六个月内创造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任务。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供应商品或者做事有敲诈行为的,应该按照消费者的哀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丢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管做事的用度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敷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改换、退货任务规定

第五条 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经营者行使权利、履行责任或承担任务,应该遵照老实信用原则,不得恶意敲诈。

第十五条用于家用汽车产品修理的零部件应该是生产者供应或者认可的合格零部件,且其质量不低于家用汽车产品生产装置线上的产品。

第十六条在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内,家用汽车产品涌现产品质量问题或严重安全性能故障而不能安全行驶或者无法行驶的,应该供应电话咨询修理做事;电话咨询做事无法办理的,应该开展现场修理做事,并承担合理的车辆拖运费。

徐伟伦 通讯员 张翔鹏

老胡点评

星罗棋布的汽修站点方便了汽车用户的同时,良莠不齐、鱼龙殽杂的汽修行业也给许多汽车用户带来无尽烦恼,乃至埋下安全隐患。
汽车维修不但涉及繁芜的技能,而且事关汽车用户的生命康健和财产安全,因此对付从业职员应该高标准、严哀求,无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都要严格监管,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松懈。

当前,汽车维修行业存在过度维修、捆绑消费的问题,但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敲诈,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也便是维修职员在维修过程中利用“障眼法”,演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针对汽车维修行业敲诈消费者频发多发的问题,汽车用户增强戒备意识和增加汽车配件甄别知识固然主要,但哀求每一个消费者都成为汽修专家也很难做到。
因此,紧张任务还是要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汽车维修职员的诚信意识,树立“不想敲诈”的思想防线。

同时,进一步加大司法监督和惩罚力度,积极适用“退一赔三”的惩罚性的赔偿,筑牢汽车维修职员“不能敲诈”“不敢敲诈”的竹篱和高压线。

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