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义
陈小奇从1983年开始创风格行歌曲,有两千余首作品问世,约200首作品分别得到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十大金曲”等各种奖项。
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高原红》《为我们的本日叫好》《超过顶峰》《拥抱来日诰日》《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及中国第一首企业歌曲——太阳神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 ◆ ◆
引 子
“我不想说 我很亲切
我不想说 我很纯洁
可是我不能谢绝心中的觉得
看看可爱的天摸摸真实的脸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1991年初夏,电视剧《外来妹》主题歌《我不想说》甫一涌现,便引起轰动,在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盛行传唱。《外来妹》歌词凄美,旋律动听,被誉为中国当代不可多得的歌曲经典。
这首词写出了一个时期打工仔、打工妹的心声,它以震荡民气的力量,风靡大江南北,让中国人,乃至天下华人都记住了一个名字:陈小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音乐是一个引领潮流、代表时尚的文化风向标。作为青春文化思想的先行者,陈小奇思想解放,目光敏锐,深入生活现场,站立在时期的高峰,用理解和关怀的目光,叩问着年轻一代人的沉思与迷茫。他的歌词贴近生活,直入人的灵魂深处,引起诚挚的共鸣。随着打工潮涌入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数以百万计的外来打工者吟唱着这些发源于广东的盛行歌曲,倾诉着背井离乡的无奈和苦痛,却又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神往与执着。
陈小奇借用盛行音乐的力量,抒发了打工族的共同情怀,时至今日,这些盛行音乐成为了打工族的集体影象,永久留存在心灵深处。而陈小奇,也因此成为雅俗共赏的传奇人物,堪称中国盛行音乐的教父。
陈小奇的盛行音乐不是引领潮流,而是征服民气
广春风行音乐的引领者
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坐落在俏丽而充满动感的广州珠江新城。之前我没见过陈小奇,但熟习他的音乐作品,也在电视上听过他侃音乐。
陈小奇是个很守时的人,他定时涌现了。还是那个标志性的装扮服装:微胖的身材,滋润津润的圆脸,留着稍长的头发,特殊是那双睿智的眼睛,眼神武断,给人印象深刻。大概是音乐的熏陶,他显得很年轻,精神矍铄,实在是看不出来他已经63岁了。
公司不算大,全屋布满了陈小奇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作品和获奖证书,还有各种歌碟、书本等。特殊显眼的是他的那张半身照片,以及他自己的书法作品《涛声依旧》。对了,这里还有一块牌子,上书:广东省盛行音乐协会,会长:陈小奇。
“我来自普宁,是1978年考上中山大学中文系的,1982年本科毕业,同年进入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历任戏曲编辑、音乐编辑、艺术团团长、企划部主任等职。1993年调任太平洋影音公司任总编辑、副总经理。1997年调任广州电视台音乐总监,同年底创立了自己的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陈小奇见我坐下,逐步地和我聊起来。
一听我的老家是河源紫金的,陈小奇就用纯洁的客家话跟我聊开了。
“您是客家人还是潮汕人啊?”陈小奇标准的客家话令我诧异,小奇老师不是普宁人吗?普宁是讲潮汕话的啊。
“我出生在普宁,五岁之后在梅州生活,以是客家话、潮州话都会讲。紫金的徐东蔚是个人才,我的好朋友啊,可惜了。”陈小奇说的是紫金籍著名作曲家徐东蔚。他的代表作品《请到天涯海角来》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为传唱,现在每当乘坐飞机到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熟习的旋律便在耳畔响起。可惜徐东蔚因车祸英年早逝了。提及老朋友,陈小奇挺伤感的。
面前这位昔日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才子,寥寥数语就凸显了他的文学功底与才华。他的歌词以贴近生活、诚挚而抒怀、朝气发达而著称,可以说每一都城广受欢迎。有人说,陈小奇的盛行音乐不是引领潮流,而是征服民气。中国的盛行音乐从广州出发,风云一时,又迅速地走向全国,陈小奇是领头羊。
很多人都认为陈小奇只是一个词曲作家,实在他身上的标签可多了。他还是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文学创作一级作家,书法家,音乐高等副编审,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总监。
担当的社会职务就更多了:
中国音乐家协会盛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广东省盛行音乐协会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等。
陈小奇
激情与才情绝非有时
1978年10月,刚上中山大学的陈小奇参加军训结束,班上举行联欢晚会,同学们都得演出一个节目,陈小奇也不例外。到他上场了,他想了一下,由于没准备,他只好捡来几只啤酒瓶,来一个打击乐演出。就这几个啤酒瓶,在陈小奇充满激情的敲打下,奏响了贰心中酝酿已久的旋律。这势不可当的动人旋律,犹如一道道喷泉,彭湃而来,顿时让中大师生陶醉个中,在康乐园的上空久久回荡……又有谁曾想到,这一夜,康乐园点燃了陈小奇的激情与梦想,那不经意的旋律,竟然会这天后一首首盛行乐坛的传世经典之作的源泉。
实在,陈小奇的激情与才情绝非有时。
“我父亲可以说是我音乐的启蒙老师。”陈小奇的父亲对潮剧和汉剧颇有研究,可以说是这两个剧种的专家。陈小奇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在父亲的影响下,乐感根植于心,年少时父亲的一唱一吟总让他怀念,并且在他的内心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陈小奇在中山大学就读期间,就在省级杂志和报纸揭橥不少诗作,自然而然就成了著名青年墨客,这给异日后填词作词打下坚实的根本,写起歌曲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实在我第一首作词作品该当是《敦煌梦》,之前的都是填词。”陈小奇老师喜好吸烟,他不经意地点燃一根喷鼻香烟,透过缥渺的烟雾,他又带我走进那火红的盛行音乐年代。
那些至今仍被传唱的金曲,那些熟习的旋律——《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等依次在耳畔响起,把我带进了上世纪90年代初那股盛行音乐的旋风之中。
陈小奇音乐创作公司包装过的歌手中,就包括毛宁、杨钰莹、李春波、甘萍、陈明、张萌萌、林萍、伊扬、秃顶李进、廖百威、陈少华、山鹰组合、火风、容中尔甲等等,这些名字是华语盛行音乐的代表性符号,是超过时期的印记,他们记录着社会和生活最真实的声音,见证过青春的激情。
陈小奇
有一种努力叫:从不认可到欣然接管
上世纪80年代盛行音乐的起步尤其困难,以陈小奇为首的广春风行音乐人,在盛行音乐的启蒙和推动过程中阻力重重。还记得在1990年的一次作品首发仪式上,一些海内有名的大牌词曲作家对盛行音乐极不认同。他们认为盛行音乐俗气,没品位,曾在不同场合联合声讨。陈小奇等人从不气馁,坚持创作,逐渐得到了很多音乐人的支持和鼓励。
特殊是《我不想说》出来之后,一下子家喻户晓,大家传唱。末了这些大牌词曲作家们,看到盛行歌曲发展势不可当,他们从不理解,到认可,末了是由衷地接管。
广春风行音乐就这样开始风靡全国,内地各省市的人都以能讲几句粤语而自满,能唱盛行歌曲更显得时髦。
潜心创作并努力创新是陈小奇的不二法门。创作是探求人们的共鸣与心声,不是一种大略的迎合。大量的拜访与摸索,使陈小奇的盛行音乐之路越走越宽,音乐秘闻越来越厚实。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首首随处颂扬的歌曲如《小芳》《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从广州开始盛行,进而在全国盛行,末了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传唱。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评价。在群星残酷的北宋词坛上,柳永应是刺目耀眼的明星之一。
陈小奇当年的盛行歌曲,就像北宋柳永的词一样,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只要提刮风行音乐,人们就自然会提及陈小奇。
中文盛行歌曲发轫于港台,并达到了高峰。内地的盛行音乐从一开始多多少少受到港台的影响,但在陈小奇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中海内地特殊是广东的盛行音乐,在上世纪90年代真正是大行其道,欣欣向荣。喷鼻香港著名词作家黄霑生前说过一句话:内地有陈小奇,不必到喷鼻香港。陈小奇被媒体称为真正的岭熏风行文化的旗手。
无论人们称陈小奇是“广东乐坛领军人”,还是“广州盛行音乐掌门人”,抑或是“盛行音乐的创作奇才”,都不为过,他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之无愧的中国盛行音乐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陈小奇从1983年开始创风格行歌曲,有两千余首作品问世,约200首作品分别得到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十大金曲”等各种奖项。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高原红》《为我们的本日叫好》《超过顶峰》《拥抱来日诰日》《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及中国第一首企业歌曲——太阳神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个中《涛声依旧》自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海内外,久唱不衰,成为内地盛行歌曲的经典作品,并入选“中国原创歌坛20年50首金曲”;《超过顶峰》《又见彩虹》及《矫健大中华》则分别当选用为首届天下女子足球锦标赛会歌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会歌及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高原红》《又见彩虹》获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项“金钟奖”;原创专辑《阿咪啰啰》(容中尔甲演唱)获中国金唱片奖最佳制作奖;音乐专辑《客家意象》获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创作特殊大奖。陈小奇词曲作品,以典雅、空灵并具有深厚文化秘闻的南派艺术风格独步内地乐坛。
1998年,由陈小奇制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姐妹》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广东省第六届鲁迅文艺奖。
“特殊感激广大公民能接管新生事物,实在当时港澳台的盛行音乐的确有影响,我们广东是沿海地区,肯定会走在前面的。”早已得到主流音乐界认可的陈小奇,在名誉面前表现得如此坦然。
“广东现在的盛行音乐处于什么地位?”溘然间我好奇地轻轻问了一声。
“还是领先地位。”没想到陈小奇不假思虑绝不客气地朗声大笑,这笑声很自傲,也很有底气。和大多数人的觉得和意见意义相同,在全国歌迷心中,盛行音乐不是一个怀旧的话题,盛行音乐是前卫的、先锋的。广东的盛行音乐作品始终和时期一起提高,坚挺于中国盛行音乐艺术的顶峰,成为中国当代音乐高质量的精神消费品种。
2013年首届中国歌词创作大师研修班上陈小奇作为导师在授课
盛行音乐遭遇网络歌曲而面临的困境
“不是说歌写得好就一定会盛行,实在与特定的韶光、大环境等成分都有关系。时期在发展,网络歌曲的涌现对盛行音乐多少有些冲击。精良歌曲须要网络的推动,但网络歌曲良莠不齐,音乐须要监管,须要把关,经典是须要不断打磨,不断考虑,反复修正的。”提及时下网络歌曲的涌现,严把质量关成为陈小奇最为关注的事。在他看来,网络歌曲犹如快餐,知足一时的快感,但短缺一种耐人寻味的精神养分,大部分网络歌曲很难像盛行音乐那样能传唱几十年,个中原因便是文化的积淀不足。
“实在,网络歌曲是代表着一种发展趋势的,它的上风是传播更直接。只要监管到位、力求出佳构的话,网络歌曲还是可以走出去的。”
陈小奇
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
近日,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又奏响了由陈小奇作词作曲的广州文艺志愿者主题歌《在一起》。
“我感谢我的团队,我们是团队作战。”
在赢得阵阵掌声与赞誉之余,这位享誉全国的盛行音乐大家始终显得那么从容与低调。曲罢,他依次先容道:编曲、录音高翔,主唱刘春红、韩炜、张挥、张梦弘。
在陈小奇的眼里,推出新人,扶持新人,是艺术家肩上的任务,也是他一向的主见。
广春风行音乐创作始于1977年,到2017年转眼间已40周年了。陈小奇也为盛行音乐坚守了近40年。中国盛行音乐在陈小奇这一批有良知有能力的艺术家的引领下,走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为中国音乐史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动听的经典乐章。
“2017年11月,拟在广州的萝岗搞一场大型的盛行音乐年会,现在很多事情都在落实中……”陈小奇对笔者说。
从1983年成功创作第一首歌曲《敦煌梦》,到2017年5月为广州文艺志愿者创作主题歌《在一起》,陈小奇笔耕不辍34年,一起坚守了34年,不随意马虎啊!
唐朝玄奘和尚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便是取经,取得真经为传播佛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而陈小奇,也在用毕生的精力做好盛行音乐这件事!
故意义的事,一辈子只做一件又何妨?!
陈小奇
陈小奇获奖作品(部分)
◆ 《拥抱来日诰日》:1991年创作,第一届天下女子足球锦标赛开幕式主题曲。获“九十年代不雅观众最喜好的电视歌曲”作词奖,获中心电视台第五届全国青年歌手“五洲杯”电视大奖赛精良歌曲评比一等奖,获第一届天下女子足球锦标赛会歌创作奖。
◆ 《涛声依旧》:1993年发行。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原创歌坛20年金曲评比”中入选末了的30首金曲,在中心电视台举办的“中国二十世纪经典歌曲评比”中入选末了的20首金曲,获第一届“群星耀东方”十大金曲奖、最佳作词奖。
◆ 《我不想说》:1993年发行。获全国十大影视歌曲最佳歌曲奖,获“九十年代不雅观众最喜好的电视歌曲”作词奖,获“中国盛行歌坛十年造诣奖”。
◆ 《大哥你好吗》:1994年发行。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铜奖,获中心电视台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精良歌曲评比一等奖。
◆ 《九九女儿红》:1994年发行。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铜奖。
◆ 《又见彩虹》:2001年创作。当选定为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会歌,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 《高原红》:2001年发行。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