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志晨

/《海瓮》 /

著名编剧韩志晨  长篇电视剧海瓮主题歌词 休闲娱乐

/《海瓮》剧组职员合影 (站排 中间穿灰色坎肩为编辑韩志晨,左手边是 辽宁省广电厅副厅长李浅枫、导演呂明等,右手是演员李京京、鞠庆洲、辽宁电视台副台长孙祺等。
)/

第一部主题歌

韩志晨词

于囯中曲

李娜 演唱

熟泥淘出个瓮,

岁月熬出个人,

日圆月缺,

那是咱们的心!

大海一瓮水,

人活一柱魂,

生活的苦乐,

心里埋得深。

风来了就有浪,

秋过了不是春,

海上的日头啊,

忙完了薄暮及早晨!

啊,海瓮,海瓮……

《海瓮》第二部主题歌

韩志晨 词

韩志晨 曲

桅杆有多高,

苍天你知道;

心船往哪摇?

长风是引路鸟。

哪有船儿不争流,

哪有大桅想折腰。

一树桅杆两盏灯,

挑着日月哟闯波涛。

(图片来源网络)

《海瓮》第三部主题歌

韩志晨 词

韩志晨 曲

太阳是个金陀螺,

玉轮是个银陀螺,

人生是个啥陀螺,

自己去琢磨。

上山要走盘山道喂,

下海要闯漩涡波;

陀螺围着生活转啊,

转来转去都是歌!

韩晨简介

韩志晨,笔名阿尘、阿晨,1993年10月得到国务院分外津贴,1997年晋升正高职称,2000年的省管精良专家,2010年晋升国家二级教授。
吉林省高等专家协会首批会员,中国天下民族文化互换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记录片首届界定会七位编导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吉林省新媒体学院研究生导师、吉林省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影视编剧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春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山东龙口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历任吉林电视台电视剧创作部主任、省影视集团副总、艺术总监。

1970年底从军,先后在铁道兵第十四团、三师担当创作组长,从1975年起,先后在《吉林文艺》《黑龙江文艺》《吉林日报》《湖南日报》《铁道兵报》《志在四方》《青年墨客》《作家》等报刊杂志上揭橥诗歌作品百余篇。

紧张作品有与其兄韩志君联合编剧的长篇电视剧《竹篱、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雾海帆》《烽烟飘过的村落》和电影《大唐女巡按》《大脚皇后》《金秋喜临门》《婆婆妈妈》《乌蒙山恋歌》等。
自己独立编剧的作品有:30集电视剧《太阳玉轮一条河》、24集电视剧《八月高粱红》、14集电视剧《海瓮》、14集电视剧《大山嫂》、10集电视剧《彩练当空》、中篇电视剧《山野的桥》、中篇戏曲电视剧《三请樊梨花》。
短篇电视剧《山爷》《潮起潮落》《小镇女部长》《风雪桅杆山》,电影剧本《大地便是海》《头上便是天》《界河便是桥》《庄稼汉》《胶东铁汉》《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酒鬼和他的犟媳妇》《双向车道》《一座城市两个女孩》(与黄世英联合编剧)、《傻爹和他的俊闺女》、《耿二驴那些事儿》(与杨志刚联合编剧)、《爱在槟榔花开时》、《拉林河兄弟》以及舞台当代评剧《春回桃湾》等等。
记录片《巾帼风骚》、《生命的秋日》、《生命树》、《大路魂》、《足迹》等先后得到全国邮电题材记录片一等奖、全国妇女题材记录片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记录片一等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二等奖、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铁路总工会、石油部等单位颁发的干系奖项。
曾先后得到五项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两项“中国电影金鸡奖”、八项全国“飞天奖”、五项中国电视“金鹰奖”、一项电视文艺“星光奖”、多次得到全国电视记录片一等奖、三项东北“金虎奖”,还曾获第七届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设计奖,是“飞天奖”首届编剧单项奖与东北三省“金虎奖”连续三届精良最佳编剧奖得到者。
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时,被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对中国电视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60位艺术家”(12位编剧之一)。

编辑:乐在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