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的顶级歌手一样,不写出一两首晦涩的词,面子上总是挂不住的。作为一个歌词控,我“过度阐释症”时常病发,本日咱决定解读周杰伦的一首歌,叫做《分裂》。
虽然一开头便是“坐着我的摩托车,载你缓缓的离开”,但是呢,这肯定不是写爱情的,大家先别一看到你你我我就遐想到卿卿我我。
提要挈领的讲,里边有三个“我”,两种态度,两种精神——是为分裂。这样一解析你也该看出来了,从前的杰伦非常之天才,随便一写便是公民日报的风采,但公民日报主编显然认为分裂是不和谐的,说,不能搞分裂,离开就行。
于是杰伦就坐上了离开的交通工具——雅马哈RS150,不微笑就走了。
这是个中的一个“我”,一个考不上好学校的“我”——“自我”。
车上载着的“你”也不是“你”,仍是“我”——“本我”。
把手逐步交给我的“我”,还他妈是“我”——“超我”。
晕了吧,晕就对了。文末有科普。
而MV拍的便是这三个状态的周杰伦。
穿白色制服的是周杰伦的“自我”,由于考不上好学校,神色是阴郁的,眼神是彷徨的,连揩鼻涕的表情都那么悲哀。
披玄色制服的是周杰伦的“超我”,坏孩子们给他递烟,不抽,然后会在自习室里专心看书,或者一个人跑去教堂练琴。
末了那个短袖衫的周杰伦则是“本我”,以出租车司机这样一个平庸的职业来代表。最经典的是玄色制服杰伦在练琴时,他站在外边与黑制服杰伦对视,在弗式理论中,“本我”与“超我”的关系的确便是这样的,处于相互克制相互领导的状态。
详细的说是——“超我”一旦hold不住,“自我”就会向“本我”滑落;而“本我”如果hold住了,那么“自我”就会向“超我”觉悟。
以是,本歌词的点睛之句便是“等雨变强之前,我们将会分解懦弱”。
“雨变强”意味着“现实的侵扰”,“分解懦弱”意味着“意志力的妥协妥协”。
这句词一共唱了两次。
第一次唱的时候,玄色制服的杰伦爬围墙;
第二次唱的时候,玄色制服的杰伦骑着摩托把书包扔在大马路;
这便是“超我”hold不住的表现了,戏剧性的是,“本我”hold住了,这也便是末了他把包捡回来挂在摩托车这个镜头的涵义。
那这一全体歌词周杰伦想表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从情节上看,它表达的是一次青春期的堕落未遂;
从感情上看,它表达的是自己考不上大学的悸动、苦闷与叛逆。
有一句“经由老伯的家 篮框变得好高 爬过的那棵树 又何时变得微小”,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不见得,尤其又是女生。
这样说吧,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以为篮筐是很矮的,我想着某一天自己长高了可以把它扯下来,而那时候,我以为树是很大的,由于我从来不敢爬太高,怕摔下来。直到十八岁的时候,个子越长越慢,我才创造篮筐是多么的遥不可及,无论怎么蹦,我也只能摸到篮板,但树却变微小了,由于在偷摘水果这么伟大的奇迹面前,什么树都是纸老虎啊有木有。
但十几岁的周杰伦依然是忧郁的,那个内在的“超我”的一贯很用功,但没有结果;那个内在的“本我”一贯把自己往平庸的方向拉,生活满是空虚。考不上的大学,惨淡的人生,你只想离开,悄悄的,并带走所有的不愉快。
而这统统是执拗是躲避吗?
不不,杰伦想,我再也不要被生活裹挟着向前了,那样烦懑活。
以是,歌词里所有的“你”,都是自己对自己的称谓,都是自言自语,像祭奠一段青春。
(后边的话:我不以为杰伦有可能读过佛洛依德,但导演一定读过,而杰伦写词的时候也必定分裂出另一个自己来核阅过往,暗中契合了弗式的理论,以是,天才总是有这种瞎蒙的本事,就像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