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头,吮吸着阳光的气息,这一切似乎很美好。
有阳光的照耀,冬天的寒冷畏怯了不少,消退了几分,我哼着歌,享受、沐浴着,但定眼一看,那一幕,我感到的只有冷。
瘦小的身躯倦缩在角落里,微微颤抖着,仔细走进,他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破烂的洞,无数补丁,污垢颜色般,有无数的印子。他的脸,没有血色,苍白无力使他又老了一分,头发乱糟糟,无疑他是乞丐。总觉得他缺少点什么,他,失去了右臂,空荡荡的衣袖不停地任风吹,摆着。
失去手臂的他似乎失去了一切,最后只能沦落为乞丐走在街头,没有饱暖,饱受路人那眼光,饱受风、雨、冷。“你在这里干嘛?妨碍我做生意了!客人看你都跑了啊!钱没了?是你赔?真是个乞丐!”一个中年妇女,叉着那粗壮的腰,破口大骂。路人经过的经过,顶多瞟一眼又不以为然地走开了。他慢慢挪动着,可是那软弱无力的身体又怎能移动迅速呢?“你给我快点!要不我就报警!”中年妇女再次指着他怒斥起来。我的心愤愤不平,别人也是人,你以为自己十分高尚?破口骂别人只能说没素质!他继续挪动着,低下了头,默默地,我能感受,他,再次被伤害了。
“叔叔,给你!”一个充满天真的小女孩从远处妈妈边跑过了过去。他抬起头,没有兴奋,只有惊讶,有多久没有这样的场景了?“谢谢你,你真可爱!”他的眼里充满了感激,更多的是感受到关爱的欣慰。小女孩仍站在那,似乎注意到了什么。“咦,叔叔,你怎么没了手臂啊?”那只是个小女孩的天真,“叔叔工作时不小心弄伤的,小姑娘,你要好好努力学习,知道吗?”“你干嘛了?别碰我女儿,脏死了!”小女孩的母亲一手扯着小女孩,鄙视着他,“对不起!对不起!”他再次低头,含糊的声音,他的眼睛两旁多出了泪,妈妈扯着小女孩走远了,他只能在感受黑暗的地方,感受比冬天更冷的人性,感受这个冷的人性社会……
我走向前,送了我手中吃的,送上了我的零花钱,是送,并非施舍。每个人在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那些无知的人不尊重别人,只会显示出自己的低素质,使这个社会更残忍,更冷。
我不能做什么,只能做自己,奉上一点,感受这种令人忘不记,去不掉,冷到骨子里的人性。
篇二:人性的“冷”
说起冷,大家似乎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冬天,但是这个冬天的来到似乎并没有大家想象的寒冷,反而有几分春天的温暖。大家都沉浸在春节热闹的气氛中,有噼啪的鞭炮声,有开心的春晚,更有温馨的年夜饭……是啊,这个冬天不太冷,但这个社会似乎总有一些人总在破坏祥和的氛围。
在看春晚时,有一个小品《扶不扶》给我的印象格外深刻,这个困扰了大家很长时间的社会问题终于有了办法去解决。但我的思绪却回到了那一刻……
印象中,那是一个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日子,我在南京补完课后,正坐在爸爸的车上,慵懒地靠着后椅,心想:终于补完课了,回家就可以休息了,太好了。正在这时,爸爸的车开到了岔路口,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倒在地上的老人,已经昏死过去,和一个正从车上下来的中年人。当时,我们正在等红灯,是我有很好的机会观察他们,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只见那个中年人蹑手蹑脚地走下车,小心翼翼地将手伸到老人的鼻子下面,然后木讷地站起身,似乎是沉思了一段时间,然后他钻进了车中,发动了汽车……我还想看看最后的结果如何,可是红绿灯终究没能了却我这个心愿。
车子发动了,我眼前的景象也切换了,可我脑中的画面却怎么也切换不了,也许那位车主只是发动了汽车,想把老人送去医院;也许他刚刚开走了一段路程,就心中愧疚,返回了回去;也许在中年人走后,老人自己苏醒了过来;也许最后那位车主……我脑中不断往好的地方去联想。可这始终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老人没有站起来,肇事司机逃逸了。可能当时我还太小,只知道一味地同情那个老人,可现在想起来,心中更多了对哪个中年人的谴责和愤怒,就是因为这种人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如此之冷,这种“冷”不是衣物可以抵挡的,它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中,建立起一座厚厚的墙壁,阻挡了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传递。
这种“冷”不是感觉,而是一种病,一种心理疾病,有它的存在,这个社会只会有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和冷漠旁观的路人,不需要别的,每人心中多一丝温暖,少一丝冰冷,我相信,一定会有成千上万人感到舒心,对社会放心,开心面对生活……这才是大家想要创造的和谐社会。
多一份关爱,少一分冷漠,让“人性的冷”彻底消失于我们的生活中。
篇三:人性为什么会冷漠
一人落水国人围观,而一名外国人跳下水将其救上岸来。上岸之后,那名外国人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落水了,他们不是下水救他而是拍照?”国人的冷漠暴露无遗。
人都是猴子进化而来的,世人都有共同的祖先,所以无法从遗传学上解释为什么国人如此冷漠,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接受的是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才有了不同的信仰。可见,国人并非生性冷漠,而是环境造成的。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悦悦一连被两车碾压,七分钟18名路人路过此地但都视而不见,默然离去。最后一位拾荒者上前予于援手,而小悦悦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小悦悦的离世,是否能唤醒人们的内心,不再冷漠了呢?我不知道,小悦悦事件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2岁的孩子濒临死亡竟然没有人出手相救,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惋惜的时候,也在批评那18个路人,可你有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是否会出手相助呢?还是冷漠旁观呢?是不是终归想着会有好人去救她呢?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所以人们这种只顾自己的心理逐渐养成了。人性怎么会冷漠到这种地步?!然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害的怨不了别人。我们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那些见义勇为的热心人何其风光,可又有多少勇士默默吞咽着一时的“热情”而招致的苦果?他们的正义之举得不到一丝保护,即使是充满了热情的正义,恐怕也得不到施展,我们有力一搏,但我们还有自己的家人,他们不求别的只求家人平平安安,在这个没有正义保障的社会中,我们又如何敢表现我们的热情?
所以国人的冷漠,并非是国人的错,他们也是受害者,这之所以的冷漠,是对世人权衡利弊后的抉择。
反省,国人需要反省!
从今往后让我们驱除心中的冷漠,伸出自己的正义之手,去帮助别人,去改变这个冷漠的社会,让冷漠不再继续下去,让光明照向人间!
以上就是人性之冷作文800字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阅读更多初三作文的相关资讯,搜索“美德网熊掌号”关注并回复“初三作文”,免费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