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颂

郭颂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歌唱家,以演唱东北民歌著称。
他的代表作《乌苏里船歌》《新货郎》《越走越亮堂》《我爱这些年轻人》《山水醉了咱赫哲人》等,有着广泛的传唱度。

歌唱家郭颂一场官司让他老了10岁离世6年家人仍有悲痛  第1张

个中《乌苏里船歌》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亚洲声乐教材,国内外很多音乐院校将它列为必学歌曲。

郭颂德艺双馨,人品艺品俱佳,晚年却被官司缠身。
这场官司给郭颂带来巨大的侵害,他仿佛苍老了10岁。

2016年5月16日,郭颂因病在北京离世,享年85岁。
而如今6年过去了,郭颂的家人情况若何?

01

郭颂(原名郭增发)1931年出生于沈阳大北门外,他出生期间,正遇上“九·一八事变”。
母亲在隆隆的炮声中,惊骇地生下了郭颂。

郭颂从前专辑

郭颂的父亲靠做豆腐养活一家人,晚上他要磨豆子、做豆腐到深夜。
郭颂的母亲和两个哥哥给父亲打下手,一家人困难地坚持生存。

天不亮,父亲就推着小车出门卖豆腐。

郭颂文化成绩一样平常,但音乐天赋出众,深得老师喜好。
平时在教室上,老师创造学生们精力不集中,就让郭颂唱一段给大家提神。

新中国成立后,郭颂考入黑龙江省鹤岗工科职业学校土建系。
由于对音乐着迷,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鹤岗附属中学当音乐老师。

学校的语文老师洪钧毕业于延安鲁艺,后被干系部门安排来东北增援文艺培植,洪老师非常欣赏郭颂的才华。

从前郭颂与歌迷

1952年,学校举行国庆大合唱,郭颂领唱《黄河大合唱》,洪老师便将他的名字改为“郭颂”。

洪钧曾在合江(那时的佳木斯叫合江)文工团事情,他以为郭颂是难得的音乐人才,便将他推举给原单位。

当时文工团正在排演歌剧《星星之火》,正缺文艺人才。
歌剧的指挥苏阳、刘朱来学校稽核郭颂。
他们听了郭颂的歌,以为郭颂的确是音乐人才,故意将他调入黑龙江省文工团。

董世为校长不放人,末了干系部门专门给学校派来一位音乐老师,才将郭颂换到了黑龙江省文工团。

在团里,郭颂既唱独唱,又唱单弦、琴书,还能唱湖南花鼓戏。
领导以为他没有学过声乐,便安排郭颂跟随俄籍女高音歌唱家阿恰依学唱美声。

舞台上的郭颂

然而郭颂去下面演出时,不雅观众对他的美声唱法根本不感兴趣,希望他唱东北民歌。

可当时有一种缺点的不雅观念,以为欧洲的美声唱法才是科学的、高等的声乐艺术。
而民族、民间唱法是不科学的,低级的,这让郭颂陷入了困惑。

于是,郭颂一边学习美声唱法,一边深入东北三省,拜李泰、李荣、范景田、彩霞等民间艺人为师,跟随他们学唱东北民歌、二人转、东北大鼓、单鼓调,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

1956年7月,郭颂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唱了整理改编的《丢戒指》《着秧歌》,深受专家和不雅观众的欢迎。

王昆与丈夫周巍峙及小儿子周八月

著名歌唱家王昆对他说:“你的歌很有特色,你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王昆德高望重,是郭颂敬仰的歌唱家,她切实其实定给了郭颂信心与勇气。
此后在王昆的推举下,郭颂频繁在全国各地参加演出,越来越多的不雅观众喜好郭颂演唱的东北民歌。

02

1961年,郭颂被单位送到上海声乐研究所,跟随林俊卿博士学习声乐。
后来他又拜中心音乐学院的王福增教授为师。

经由系统科学的演习,郭颂的声音更加通亮、挺立,伸缩自若。
演唱过程中,他懂得了声、情、气的合营。

此后郭颂相继创作、演唱了《新货郎》《乌苏里船歌》《越走越亮堂》《串门》《我爱这些年轻人》《山水醉了咱赫哲人》《月牙五更》等50多首东北民歌,有媒体将他誉为“东北民歌王”。

郭颂

个中《乌苏里船歌》的创作,颇为艰辛。

1962年暑假,郭颂与同事汪云才、胡小石深入黑龙江省赫哲族地区采风。
听了当地人的民歌,理解到赫哲族乐不雅观向上的精神,3人决定为赫哲族创作一首歌曲。

这首歌便是后来家喻户晓的《乌苏里船歌》。
光歌词他们就写了半年,改动了30多次,末了才定稿。

当时黑龙江歌舞剧院院长沙青对郭颂等人的创作激情很是欣赏,鼓励他们将歌曲创作出来。
词写好后,郭颂等人又谱了曲。

黑龙江广播电台音乐编辑杨桂荣听了郭颂的演唱,非常激动,将他请到电台录歌。

郭颂在1984年央视春晚上演唱《串门》

1962年冬天,《乌苏里船歌》经黑龙江省公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很快在听众中产生强烈反响。

1963年,中心公民广播电台将《乌苏里船歌》选入《每周一歌》,郭颂开始在全国走红。

因忙于奇迹,郭颂30多岁才结婚。
妻子是黑龙江歌舞剧院的报幕员,比郭颂小5岁。
婚后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

著名歌手汪正正的父亲与郭颂是好朋友,两家住一个院子。
小时候汪正正个子高,饭量大,他吃不饱,常常去郭颂家蹭饭。

郭颂与汪正正

郭颂的儿子郭晓良与汪正正是一起终年夜的发小,两情面感很好。
郭晓良个头不高,身材软弱,他在表面受了陵暴,人高马大的汪正正就帮他出头。

郭晓良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现在是一名作曲家,一家人在北京生活。
他创作的《漓江水》《来不及害怕》等歌曲,深受不雅观众的喜好。

03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郭颂就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来到北京,平时他在北京创作、演出,黑龙江歌舞剧院那边有事他就赶过去。

几年后,郭颂又调往海南歌舞团事情,一家人又离开北京去海南生活。

1991年郭颂退休了,他与妻子和儿子回到北京定居。
女儿在海口结了婚,在那边安家。

郭颂慰问演出

郭颂德艺双馨,人品艺品俱佳,从未传出过负面新闻,是不雅观众爱戴的歌唱家。
郭颂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自己的荣誉。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让郭颂承受巨大的痛楚。
2001年,黑龙江省饶河四排赫哲族乡政府,将郭颂推上法庭,说他侵权,擅自将《乌苏里船歌》说成是自己的创作。

他们的情由是,《乌苏里船歌》是赫哲族的民间歌曲,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民间文学作品。
赫哲族人享有署名权等精神权利和得到报酬权等经济权利。

由于中心电视台在南宁民歌艺术节上,称《乌苏里船歌》为郭颂、汪云才创作,侵害了原告的权利,因此对方将中心电视台也作为被告,哀求赔偿原告经济丢失公民币40万元,精神丢失公民币10万元。

对方还哀求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等各种用度等8305.43元。

传出后媒体猖獗炒作,有的网友不明原形,在网上揭橥留言,说郭颂等人创作态度不老实,抄袭作品。
有的网友言辞过激,说话很难听。

郭颂将荣誉看得像生命一样主要,这给他带来巨大的打击和痛楚。
他失落眠,焦躁,血糖血压骤升,常常头昏脑涨。
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郭颂的心没有一天是安宁的。

2003年,北京市第二中级公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末了讯断如下:一、郭颂、中心电视台以任何办法再利用《乌苏里船歌》,应该注明是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的。

二、郭颂、中心电视台在讯断生效30日内,在《法制日报》上揭橥声明,解释《乌苏里船歌》是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的。

三、郭颂、中心电视台各给付原告因本案诉讼而支出的合理用度1500元。

郭颂(左)、词作家胡小石(右)与赫哲族民间文艺家傅占祥

一审宣判后,郭颂和中心电视台不服,向北京市高等公民法院上诉。

2003年12月17日,北京市高等公民法院做出讯断:驳回上诉,坚持原判。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给郭颂带来的生理和精神侵害无以言表。
他仿佛苍老了10岁,糖尿病和高血压更加严重了。
郭晓良看到这统统,心里像针扎一样疼。

04

此后由于身体缘故原由,郭颂减少了演出,常常在家里服抗糖、降压药。

早在两年前,郭颂的女儿在海口生宝宝,老伴赶过去照顾女儿,郭颂一贯与老伴处于分居状态。

郭颂

这时,郭颂的儿子郭晓良与妻子在北京诞下一个女儿,郭颂当上了爷爷。
他有时会去儿子家看望孙女,平时一个人生活。

直到2006年,郭颂的老伴才回到北京,老两口结束了分居状态。

那场官司对郭颂侵害很大,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2011年,郭颂因高烧住进了北京305医院。
谁知体温刚规复正常,他又涌现了糖尿病并发症,肺部传染、脑梗等综合症。

后来由于他无法呼吸,院方为他履行了手术,将他气管切开了。
郭颂不仅不能登台唱歌,更不能开口说话,一贯住在医院里。

老伴和儿子轮流在医院陪伴郭颂,女儿有时也从海口赶来照顾父亲。

郭颂与歌唱演员乔建军

此后郭颂大部分韶光住在医院里,有3个春节百口是在医院度过的。
妻子不顾年事已高,在病房里照顾郭颂。
她和儿子给郭颂喂饭时,郭颂眼里大颗大颗地掉泪。

2014年,郭颂在纸上写道:“我什么时候能出院?什么时候能登台唱歌?”老伴将纸条交给主治年夜夫,对方说:“按郭老师这种身体状况,再登台演出的机会微乎其微。

妻子不忍心将年夜夫的原话转述给郭颂,便撒谎说:“只要你积极合营治疗,往后会有机会上台演出。

妻子一辈子没有说过谎话,眼眶不由红了。
郭颂猜透了统统,心里满是凄凉。

2016年5月,郭颂的病情越来越重,意识也不清楚,全身没有了痛感。
护士给他扎针、吸痰,他都没有了反应。

家人送别郭颂

5月20日上午10点,郭颂不幸在北京305医院病逝,享年85岁。

郭颂走后,老伴非常悲痛。
担心妈妈患烦闷症,郭晓良要将母亲接到家里生活。

郭母不愿离开与老伴生活的空间,郭晓良便搬到母亲家里,每天与妈妈朝夕相处。

他陪妈妈闲步,给她做饭,与妈妈一起看百口福,回顾自己与父母的童年趣事。

女儿也常常从海口打来电话,安慰开导母亲。
2017年春天,女儿还在北京陪伴母亲一段韶光。
逐渐地,老伴走出了郭颂离世的阴影。

郭母每天在家里听丈夫的唱片,将他的奖杯、证书等一些见证丈夫名誉的东西,擦拭干净,摆得整整洁齐,仿佛老伴在生一样。

郭颂

2022年,郭颂已经离世6年了,老伴在倔强中怀念丈夫,她与郭颂风雨相伴一辈子,来生还乐意与郭颂做夫妻。

郭颂的女儿在海口生活,儿子在北京定居,姐弟俩负责事情,明净做人,奇迹和生活都很圆满。
他们以这种办法怀念天国里的父亲。

“细品名人”点评:郭颂从黑地皮走来,他对东北对家乡有着浓厚感情。
然而家乡人的一场官司,给他带来巨大的侵害,让他终生难以释怀,这的确让人遗憾。

郭老低调朴实,为人谦善,在演艺圈有着良好的口碑。
除了这场官司,郭老没有与任何负面新闻沾边。

郭颂

当然这场官司是多方面缘故原由造成的,与郭老的人品、道德无关。

幸运的是,郭老走后,他的一双儿女奇迹和生活都很好,并托起了母亲的晚年。
如果郭老天上有知,会感到欣慰!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