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是一种小种子,“须弥”则是天下中央的大山。小空间里有大天下,艺术家王梵僧个展《芥子须弥》在龙口空间展出,云雾山峰之间,是文化的碰撞,是情愫的抒发。
“芥子须弥”、“肉山”的图像是怎么来的?
王梵僧:有很多是自发画出来的。
怎么叫自发的呢?比如说我看你早期的作品中有古典大师的影子。
王梵僧:那是一个分支,我的主线紧张研究类山的图像。我在大学的时候画过怪诞的,类似生物的形体,这些形体是关于闭塞、恐怖的感情。为了把这个精神性的生命形体与天下进行互换,以是借助了中国画的样式,让这些生物的形式蔓延到“山”的形状上。
河生 15cm×20cm 2012
你喜好科幻?
王梵僧:也感兴趣。
早期的作品中有各种意象,有情节,还是在讲故事,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就很少有故事性的情节。是故意识的变革吗?
王梵僧:对,而且是一个提升,过去的故事只是在阐述一些小的情绪。这一次是对空间、意境的思考。过去是用经典情景去阐述故事,现在把故事消解掉,放到这个大的,用类山的图像中,抽象地阐述。现在我的画里还有故事,但不是为故事而故事,只是通过这个意境去暗示。
窠石平远 60cm×80cm 2011
整体上看你的作品是东方的,中国画模样形状的,而画中的意象,又有很多是西方的,比如说这个岩穴,就让我遐想到柏拉图。你怎么处理这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王梵僧:岩穴不是柏拉图的意象,而是洞天,是玄门的一种想象。生活在中国文化的土壤和蔼氛当中,很多感想熏染不是刻意去安排的。
洞天 布面丙烯 140×100 cm 2015
你自己信佛,会故意识地把宗教的内容融入到创作中吗?
王梵僧:由于有崇奉,尊敬这个宗教,就不太乐意用崇奉的东西去作为一种材料和谈资。但是崇奉会在潜意识中去影响你,比如说对意境,境界的追求,对氛围的营造,这种感想熏染是无形的。
作品局部中隐蔽着的“故事”
那这些作品都与宗教故事有关吗?
王梵僧:不算是宗教故事,是一个神话或者志怪。中国传统中,很多佛教故事和神奇故事、志怪故事掺杂在一起。志怪的这种办法,是用故事隐喻社会现实。古代人乐意说鬼,实在说鬼便是说人,这是一种从侧面表达内心的私密的情绪的方法。
尧壁洞天 布面丙烯 24×30 cm 2016
我所知道的宗教画是一种修行积德的行为。
王梵僧:对,宗教绘画是为崇奉做事,它不能作为一种世俗表达的方法,那样是极为不恭敬的行为。寺院或者佛窟里那些佛教绘画每每是一种修行的工具,有很严格的规范,如果颜色设错了,或者哪个形状不对都是很严明的问题。以是在绘画的过程中会有工匠觉得。我的创作强调情绪、希望,什么都可以讲。
在你的上一个展览《齐谐山志》的画册中,还有壮实的山。本日你作品中的山像蘑菇、像肉,怎么涌现了这种变革?
王梵僧:我大学的时候画的人和动物都有点科幻,或者说玄幻的样式。我会在这些有生命的物体上想象。像是遗骸或者骷髅,它曾经有过生命,但是现在又没有生命了。这是我画中形象的变革。后来把这个思路一步步发展,把它蔓延到“山”的形式,实在还是生命的。好比是有一个神话的巨人去世了,它的身体变成了山的那种觉得。
这就回到了盘古故事的出发点。
对你有影响的大师有哪些?
王梵僧:提及来比较可笑,我喜好伦勃朗,跟我现在所做的间隔特殊远。可能便是由于是不同天下的人,就觉得特殊钦佩。
瑶光之精 布面丙烯 130×195cm 2016
你的画里也没有他的痕迹,钦佩伦勃朗什么?
王梵僧:由于伦勃朗那种笔触肌理的觉得,就像一些山石和肉,那个东西吸引我。他还有一张画画一个老人,乍一看更像一个怪物,这是他对我的启示。我还喜好安格尔,他把身体的那种立体圆润的觉得表现地特殊好。还有他画中那种结实的构图,这些东西会吸引我。
伦勃朗作品局部厚重的肌理
没有达利的影响吗?
王梵僧:达利对我真没什么影响,他是把一个东西创意成风景。画还是好,便是表达的比较赤裸。我还是有点蕴藉的,超现实主义中我比较喜好基里柯。。
中国古代的艺术对我影响比较多,像范宽、董其昌、王原祁。王原祁真是集大成的一个人,一个是他的笔意,一个是他的布局。王原祁的作品是仿古的,但是他把古代的东西进行了梳理,创造了自己的体系。比如说画中的“龙脉”。王原祁的作品讲究风水,在风水的学说里,山一定要有一个主峰,然后不断地分出次脉,画面才有主次。跟北宋时候比较,北宋的山讲究有一个主峰,有小峰环抱,到王原祁,他讲究画面大中聚小,小中聚大。他的主峰是由许许多多小的山峰聚拢而成,以是他的画更有动感。西方用科学去研究,黄金分割,视知觉事理,就说它是舒畅,用现在的话说便是他看重画面的构造。
王原祁 仿大痴山水
早期的作品中有一段韶光在模拟洛可可大师。
王梵僧:如果把我的创作作为一个整体的思路。山是一个主线,这些详细的风景就相称于是山的局部。
这个非常精彩!
是有这样的设计吗?便是从开始画的时候便是这么认为?
王梵僧:潜意识里有这个思路。如果设定地很完全,我以为就画不出来了。
跃渊 布面丙烯 150×200cm 2016
你希望不雅观众怎么进入到你的作品中?或者说你对不雅观众怀有若何的期待?
王梵僧:每个人看有每个人的觉得,一幅作品是多层的,多维的,不同的人去欣赏,在不同的情境和感情下,他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芥子须弥”之于你是什么?
王梵僧:芥子须弥,指天下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层层往来来往,无量无边的多维状态。喻诸相皆非真,年夜小可以相容。 我的这批作品便本此原则,以变幻的空间和怪异生物类山体的结合,营造出一个异化的精神图景。暗示着周遭事物的无常更易和大地的生灭消长,以及人在恢弘景象之下也只是匆匆过客……然而这只是堂而皇之表面阐明。对付画者而言更真实的感想熏染和想法,早已融汇在绘画过程当中。我以为对付视觉艺术的感想熏染,只能一对一的通过视觉去感知。也便是用作品去说话去互换,而言语道断吧!
喷鼻香炉 布面丙烯 89×43cm 2016
 无题 布面丙烯 30×40cm 2016
无题 20×30cm 布面丙烯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