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顾往事,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值祖国70华诞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描述浙能梦,助力中国梦,集团政治事情部(新闻中央)特推出“浙能好故事”专栏,用笔墨和声音讲述我们身边70个好故事。
师傅好
文/寿乐勇
图/天然气运行公司
录音/肖丽
一个军用搪瓷杯,悄悄地摆放在桌上,记录着一位浙能天然气人发展的故事。
他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十多年来,用军人的品质和实行力圆满完成各项事情任务;他沉着镇静,面对突发状况和艰巨的寻衅,总能迎刃而解;他勤奋研讨,苦练技能,实现从学徒到站长再到站场管理的成功转型。
他不遗余力言传身教,带出了八位输气站长、两位线路组长,在他悉心辅导下走出来的技能骨干遍布甬台温、金衢丽。
他叫戴晓东,天然气运行公司一线的一个“老兵”,一位“名师”。
2005年,早春。24岁的戴晓东从江西赣州光荣退伍,走的时候,只带了陪伴他军旅生活的一个墨绿色杯子。
告别军旅不久,戴晓东有了一份事情,成为浙江省天然气开拓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在杭州经由几个月的演习培训,他被分配到了春晓天然气站,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刚到春晓站的戴晓东,傻眼了。在他的心目中,场站该当是管道整洁排列,在蓝天映衬下犹如一幅精细的工艺画。可是现实,残酷的现实就在面前。
戴晓东在站场辅导运行职员
春晓站根本没有成型。偌大的空地上,十几辆工程机器正在紧张作业,挖掘机和推土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重型卡车来回穿梭,荡起滚滚烟尘。这对付一个血气方刚,励志为天然气奇迹作贡献的年轻小伙来说,的确很迷茫,他扪心自问,“我来这里能干什么?”
戴晓东见到了时任站长。“小伙子,不要急,一个俏丽的站场要靠我们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干出来的,我们一起加油!
”站长的鼓励,如一缕东风,让戴晓东看到了希望所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扬军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好身手,做好事情。
正值寒冬尾月。春晓站地处宁波市北仑沿海地区,海风凌冽。他们住在离工地5公里外的地方,戴晓东每天随着师傅骑行5公里查看施工进度。
施工现场灰很大,车一过,扬起的灰尘迎面而来,常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戴晓东就这样边学软件操作,边学画工艺流程和设备工艺图。有时候还要去现场踏勘管线,翻山越岭,一步一米检讨管线、电位桩情形。他总是把每一个设备、每一条管线的细节记录在本子里,晚上一直地回忆,以便加强影象。
凭借吃苦刻苦与勤奋好学,仅仅两年的韶光,戴晓东就成为春晓站的“百晓生”,因根本踏实技能过硬脱颖而出,被任命为站长,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
戴晓东收的第一位徒弟是李杰,是随着学习最长的一个。“那时候他人比较活络,又聪明能干,学习能力强,一点就通,输气工考试还得了第一名。”戴晓东回顾起当时收徒的环境说。在这之后,他又陆续收了几位徒弟,费尽心机把自己的知识和履历传授给他们。
戴晓东是睿智的,作为师傅,他又是严格的。他将专业知识进行总结提炼,然后编成类似部队口令的口诀,这种口诀简洁,便于影象。
差压变送器作为监测压差数据的主要设备,一旦操作顺序缺点,便会导致设备故障。为了使徒弟们牢记开关顺序,他就编了“平高平低开,高平低平关”;为了记住巡检包放哪些工具,他体例口诀“两把刀,什么刀?电工刀、螺丝刀。两把钳,什么钳?老虎钳、尖嘴钳......”;为了让徒弟养成仔细巡检的好习气,他开展“低头捡黄金”活动,在工艺区或者压缩机房,他会在一个仪表上张贴小纸条“寻到此处请打电话给我,戴晓东”,或者放置一把工用具,考验徒弟有没有按时仔细巡检。
“有时候我也会晚上测试,再晚打我电话也可以。”戴晓东认为,宁为安全多想一分,勿为违章后悔生平,平常的仔细巡检,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事件的发生。去参不雅观其他站场或者高下游用户的时候,如果有好的安全方法、管理办法,他总是经由总结归纳后立即进行利用。
随着浙江天然气发展进入高速期,宁波LNG作为省主要的天然气气源建了起来。然而,当时春晓站东气进气压力低于LNG的供气压力。为了保障两大气源压力平衡,优化气源构造,改变单点供气的模式,公司提前购置了三台德国阿特拉斯天然气压缩机组,这样一来,能有效提高东气压力,为后续LNG进气做好充足准备。
压缩机团队组建时,戴晓东作为站长首当其冲,但是对付他来说,压缩机的知识险些为零。
戴晓东带领团队先后赶赴内蒙古、西安学习设备知识,回来之后,他们又全程随着厂家调试职员学习,常常忙到深夜。
他的徒弟陈裕龙说:“当时很累,特殊是边学边干真的很不随意马虎。”
戴晓东既要管理站场运行,又要集中精力去学习,几个月没有回家,作为曾经的军人,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又上来了。戴晓东对团队成员说:“公司花重金,便是为了打造一支能吃苦、技能强的军队,这是提升自我的机会,付出总有回报,坚持便是胜利”。就这样,他们白天忙事情,晚上加班学习,经由几个月的努力,终于节制了压缩机的基本事理、操作规程和初步掩护技能。
戴晓东每天一早,总会去巡检工艺区和压缩机房,这已成为他的习气。有一次,在巡检压缩机时,他创造压缩机冷却效果不佳,如果压缩机温度过高,就会造成跳机。通过仔细检讨,他创造冷却水水质变脏了,有可能是高效纤维球过滤器须要掩护。如果上报毛病等待检修,会延后几天的处置韶光,压缩机组肯定会增加安全隐患。我们能干吗?戴晓东问自己。
干。戴晓东组织运行团队,剖析数据,切换岔路支路,进行检修作业。打开纤维球过滤器盲板的瞬间,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密密麻麻的压缩机纤维球像皮蛋一样,全体黑乎乎的,利用设备内部自带洗濯设备已无法知足洗濯效果。戴晓东果断决定,一个一个洗,办法虽笨,但是很有效。他带着徒弟和员工们花了两天两夜,终于将这上万个高效纤维球洗濯干净。重新安装后,达到压缩机组预期的冷却效果。
“身上都是铁锈味加泥土糜烂的气味,那段韶光被女朋友嫌弃了好久。”陈裕龙回忆起那段韶光,依然影象深刻。
理论和实际还是不同,压缩机投产利用后,常常发生跳机,严重影响管网安全稳定运行。站内人员现场蹲点,也没有创造跳机是怎么造成的。戴晓东和班员们谈论互换,想到一个办法,用行车记录仪监控现场情形,事后通过回放慢镜头,查找故障缘故原由。这方法好,查出机组跳机的大部分缘故原由。戴晓东组织团队专门开展QC课题研究,通过优化掌握逻辑,终于办理此类问题,肃清了一个重大安全隐患。
青春易逝,年华如风。曾经尘土飞扬的施工地,已经成为浙江省占地面积最大、进气气源最多、设备工艺最繁芜的站场。十几年间,那些徒弟们也已经开始导师带徒,传道授业解惑,为浙江省级管网造就出许许多多精良的输气工,他们遍布在浙江各地,共同为天然气奇迹努力奋斗。
笔者在采访戴晓东的徒弟时,每个人都表示,师傅像是全能选手,什么都会,实行能力又强,站内所有的设备管线、电线都一目了然,维修、抢修、技改,他都不用翻图纸就知道在哪。“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徒弟们戴德有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好师傅。
参军队带回来的搪瓷杯,又被戴晓东带到杭州的宿舍,安顿在洗漱台上。或许是利用韶光久了,白色的内壁已经斑驳,深深的墨绿色仿佛在记录着主人曾经那些难忘的故事。
一杯子,一辈子。就像戴晓东说的:“当我脱下绿军装,披上蓝色工服的那一刻,我将为天然气奇迹奋斗终生。如果能够到七老八十了,还能有人向我请教问题,叫我一声‘师傅好’,足矣!
”
音频:集团团委新媒体奇迹部
本期编辑:江 欣 祝益军 陈 琨
热闻关注
【浙能头条】浙能集团荣获浙江省首评“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
【浙能7S管理】聚力逐梦 台电老厂展新颜
【浙能要闻】集团捧回多项中国电力新闻奖(发电类)奖杯
【浙能新鲜事】第一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浙江能源,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态度。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公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