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好的年华,一定在十六岁,那年风华正茂,那年白衣飘飘。高二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过了高一的懵懂无知,也还没到高三的夜以继日。学好课本上的内容,做完老师布置的习题,就还有大把的空闲时间。篮球场上的恣意飞扬,课堂下的打骂嬉笑,自习课上的小纸条,现在回想起来,嘴角不经意间带着笑。

  高中最喜欢的课还是语文课,语文老师温文尔雅,带着书卷气,遇见学生调皮,作业做得再差,她也不会口出脏言。耐心和包容在语文老师身上得到完美展示。语文老师更多是给我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每次组织大家写作文,她都会单独留一节课,然后随机抽出五六份作文在讲台上读给大家听。正是由于这种一视同仁和随机性,大家都会认真写文章,毕竟谁都不想在全班人面前出丑。而每次这个时候,我都特别想老师抽中我的作文,少年人急于表现自己,眉目之间从不懂掩饰。可能正是如此,我的文章被点起来朗读的几率往往大于其他人。以至于后来高三累到死去活来的日子里,我还会抽时间写两篇文章。

这年春,我把梨花摘一枝 知识百科

  高中我们的课桌是双人桌,从高一起从来都是男男坐、女女坐,还没试着混着坐过。那次班主任不知道是心血来潮,还是听信了鬼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那是我高中唯一一次有女同桌,还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那一月的月考,我们班整体分数年级倒数第一,班主任大发雷霆,成绩出来的当天晚上,把我们训了一顿,重新排了座位表。其实,大家都蛮感谢班主任那次的安排,一次月考在整个高中三年其实没什么大的影响,而唯一的女同桌,会让你今后几十年间回想起来,就像夏日一缕清风,夜里闪起的萤火。

  看着屏幕上或者书本上形容的打篮球,是那么令人心驰神往,短发,轻快,走路带风,一气呵成。其实真的打起来没那么轻松写意。无论是什么季节十分钟不到,衣服就湿透了,夏天还好,风一吹也就干了,虽然也许味不好闻,但终究衣服是干爽的。如果是深秋腊月,打上一阵篮球,可是要裹着湿衣服一直熬到晚自习结束。当时大家都会抽下午下课和晚自习期间的四十分钟去打。现在想想,年轻真好,岁月无双,四十分钟是学校给大家的吃饭时间,我们抓紧这段时间去一场篮球,一般打到三十几分钟,就跑着去商店买个面包再奔向教室。流着汗含着面包听英语听力,其实这个时候脑子里都还在算计刚才球场上的得失,是否该进的球没进,该防住的人没防守好,又哪里听得进去这些ABCD。。。那一次,同桌女生递过来的那张湿纸巾,我以为是七岁那年抓住的那只蝉。

  高考结束就意味着别离,篮球还在,兄弟们却分别四方,本想着节假日或者抽个空闲时间大家聚一聚,再论论那三分线外谁是英雄。可惜大家各有前程去奔赴,各有学业去忙碌,终究没聚起来。

  随着风吹过来,图书馆周围传来若有若无的清香,不禁抬头四顾,终于在拐角处看到那一树白,拿出口袋刚买的湿纸巾看了一下。

  这年春,我把梨花摘一枝。

版权作品,未经《美德网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