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雕梁、飞檐、水橹拾起了陈逸飞故乡的回忆,也勾画了周庄淡淡的轮廓。我对于周庄的好感来自那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简影——梨花带雨的飞橹,雨丝成髻的女子,青苔冗长的石板,夜色笼罩的水巷,那便是记忆里一幅墨迹未干的江南。
水印里的周庄有桥,桥下是悠悠桨声和浅浅橹影,桥上站着丁香一般的姑娘,带着些许惆怅,任思念被着一带流水缓缓冲走。河道曲曲折折,流淌着江南别具的风韵,河道两旁的拱桥、庭院、砖雕、门楼,堆堆砌砌,紧挨清明遗风。垂柳含笑着向水面伸展,一弯弧线饱含了江南女子的韧劲与内秀。一叶宋朝的扁舟,一拱明朝的石桥,穿过无尽的风雨,载起了这水做的记忆。
穿过市井,走进雨巷,青苔依附着石板路在这幽静而冗长的巷子里,气息里混杂着水汽的冰凉和泥土的清涩。巷子只有一人宽,但却长的没有尽头,仿佛一条索引将每一个驻足者的记忆拉向无穷远处。依靠在微凉的墙上,抬头间天空一线。
水乡里的人和事都是柔软而饱满的,苏州才女的俊秀,周庄老人的质朴,连沿河岸的商埠里都是优雅的儒商。毕竟在这儿,藏着张翰莼鲈之思的闲情,云遮周迪功郎舍宅为寺的希冀,有着沈万三躬耕起家的辉煌。那富安桥下的水冲泡的盏盏阿婆茶,滴滴都沁入了周庄的性格之中,让周庄和他的一切都在这温和的滋润下积淀成一潭水。
水是周庄的灵魂
不知夜色里的周庄又该是怎样的一幅景色,让我闭上眼想象;在月色和华灯之下,似万千流萤汇集,市河左右的红灯笼,盛开祥和的朦胧红。老阿婆对开小阁,对这安静流淌的河水,虽说属于她的古老故事。河的那头几分喧闹,河的这头几分宁静;河的东边几分阑珊,河的西边已熄灯做晚。
而唯一不变的应是这没有表情的流水,永远映照着一切,冰冰冷冷,不紧不慢地走着,带走了周庄的喜与悲。
篇二:逢周庄_700字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
那是一个“宝马雕车香满路”,以光速发展的浩瀚城市,它叫上海;那是一个“水光潋滟晴方好”,貌比西子的温柔城市,它叫杭州;那是一个“月落乌啼霜满天”,桃腮带笑的脱俗城市,它叫苏州。而这是一个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的“中国第一水乡”,“不慕繁华,不落窠臼”,它叫周庄,它在江南。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春秋战国之远,周庄便是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唤作摇城。这一古朴的称谓将周庄笼罩地越发神秘莫测。或许念想追溯到那悠悠江南,浮现出一段四大才子以诗文寻得美人青睐的佳话传说。元朝时期,江南富豪沈万三经商发迹,使周庄出现了繁荣景象,乾隆年间,更是成为商业大镇,交易中心。现在行走于水陌巷间还能浓浓地感受到那繁华的市井生活气息,弥漫着深厚的乡土人情。周庄还与不少文人墨客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寓居周庄,近代柳亚子、陈去病等南社发起人,曾聚会迷楼饮酒作诗。使周庄饱含深情的双眼多了万分诗文的缱倦。
这还是一座柔情万种的古城。她傍水而居,九百多年的风雨吹不乱她的似水情深,打不湿她的缄默沉稳。周庄天生便是为风情所生,不少文人墨客吟诗颂赋却难言这醒不来的水乡梦。“小桥流水人家”或许是最为贴切的形容,淡雅,却不落俗。不可不称为“与生活最相融洽的不食人间烟火”。江南六大古镇之首当之无愧。菱歌泛夜,渔歌缭绕,乌篷船里打浆撑蒿,吴侬软语也惊起一滩飞鸟。
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诚然,一座城,一群人,一段故事,没有比这更为简单充实的人生。
再道午夜梦回时,烟雨江南,碧玉周庄。
篇三:周庄游
“烟雨江南,小家碧玉周庄,古老水乡……”坐在江南的乌篷船上,听着苏州人的评弹——《水乡周庄》,静下心来,感受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生活十分惬意。
告别了乌篷船,大家来到了历经500年沧桑的张厅。张厅又名玉燕堂,有70多间房屋,占地约18000㎡,雕梁画栋,小河从门前穿梭而过,正可谓是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
继续往前走,沈厅出现在我们面前,沈厅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供家人停靠船只,中部是墙门楼,正厅主要是接待客人,后部是后天屋,是生活起居之所,整个沈厅布局非常严谨又合理。
周庄最有特点的还是桥。坐落在古镇中心的“双桥”。可谓是周庄的心脏,世德桥和永安桥相连在一起,像古代的钥匙,也称钥匙桥。
除了双桥之外,“富安桥”在周庄也是鼎鼎有名的。它始建于1355年,象征着富贵平安,桥的两岸建有飞檐翘角得喽阁,遥遥相对,与桥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最后就在周庄的大街上。石头铺的小路,时不时传来几户人家的聊天声,时不时看见在河边洗衣服的人们,我再一次沉醉在这古色古香的民间建筑群中。
周庄作为“中国最美五大水乡之一。”。它的风土人情值得我们去领略。我爱你,古朴的周庄!
篇四:周庄游记
以前,常在电视上看到周庄的景色,另我心驰神往,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天下第一水乡――周庄。据说周庄以前的名字叫做贞丰里,后来是在在北宋元佑时期,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田地里200亩都捐赠给全福寺,百姓都十分感激他,才将这片田地改名为“周庄”的。
周庄里的景色十分迷人,那儿的房子都是古色古香的,我为它能保存得那么完好而惊奇。墙是洁白的,瓦是乌黑的,黑白分明,从中又透出另一种美,那儿河流四通八达,河上来来往往的小木船,和不可缺少的古老的石桥,构成了恬静、平和、轻松与自然的景象,人们都悠然自得尽情的享受生活,仿佛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真是名不虚传呀!
我们穿过古牌楼,来到了周庄博物馆。馆中有周庄里上下五千年的珍贵文物,如:镇北太师淀良渚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等。接着,我们一面欣赏美丽的风景一面往前走。不一会,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着名的双桥,听说双桥又被当地人称做钥匙桥,是由一座石拱造型的世德桥和一座石梁造型的永安桥组成的,所以又称为双桥。我坐在桥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木船,又别有一番风味,阵阵吹来的凉风,轻轻的拂过,令人心旷神怡……
坐船来欣赏两岸的风景是我觉得应该最好选择了吧,正巧我们看见在一个临河的小木屋旁有许多木船,于是我们就前去看个究竟,那里果然是租船的小店,可是租一艘船要80元,我们才3个人,还是凑够8个人比较划算,于是我们便等着其他来坐船游玩的游客,不一会儿,来了两个香港人,和两个以色列人,经过商量我们一拍即合,立刻就上了船。在船上有一点晃悠,就像坐在摇摆椅上,还挺舒服的哩,我们个个也都是兴高采烈,妈妈还学着电视上唱起了山歌哩!听罢,两个以色列人排着手也唱起了他们国家的歌,虽然我听不懂,但是看得出,他们一定也很开心。一面唱歌一面看风景是不是又会有另一种感觉呢?俗话说的:“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天下第一水乡――周庄,真是名不虚传,令我大开眼界。
篇五:周庄之美
清晨,阳光如水般柔滑,一切都仿佛沉浸其中。一路颠簸的车如乌篷船一般,欸乃着摇进了周庄。刚下车,踏入周庄,清爽的气流瞬间撺遍全身,周庄的湿润出乎我的意料但细想之后却又在情理之中——只因周庄的水。
水是周庄的血脉,四通八达。一眼望去麻石砌成的河道,交叉错杂着,如网般紧紧地笼络着整个周庄。漫步道旁,碧绿通透的水在我脚边静静流淌,漾出如鱼鳞般细密的纹,反射着阳光,闪烁出耀眼光华。不时经过的蓬船却会打破这安详,水在船的压迫下不安地动荡着,掀起了阵阵绿浪,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响,似乎在怒吼着它们被打扰后的愤怒,然后波浪泯灭,只留下雪白的泡沫随水流漂荡,为绿色的水的丝绸绣上银线,显示出古老周庄的富贵。
水中游船如织,多为水乡特有的篷船,木质船身,桃木作舱,蓝布罩顶,船首尖翘,船未精美雕琢,却能独领风骚。船头站一位船婆,身穿窄袖花襟、刺绣精巧的江南服饰,高声唱着江南民谣,轻轻摇橹,船便跟着前行。船于水中不断地往来穿梭,却不曾阻塞,更未曾相撞。船随水而动,水随船而荡,贯通了整个周庄,更活了整个周庄。
河道旁人流滚滚,不断走弄穿巷,却总能随心过河,这当然要归功于桥。周庄河道上陈列着元、明、清时期的古老石桥,桥上并无华丽的浮雕,但桥的结构极为精妙,令人叹服。桥墩是用极为沉重的大块青石砌成,给人以经历岁月沧桑依旧沉稳之感,而越往河心桥越显得轻灵,于是便成为了奇妙的拱形石桥。从一头望去,河道上桥中有桥,桥上有桥,而所有的桥身桥影都恰好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圈,一座座桥如线缝住了两岸,却又极为疏松,永远缝不到一起,于是化为一个个圈。这一幕“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的奇景让人不得不感叹其巧夺天工。
桥的两旁便是屹立千年的古老建筑,古老的房子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在岁月的沉淀中更显成熟的美。然而透过临街小楼的窗户望进去,看到的却是早已发黑的栋梁以及呈现将要腐朽之感的黑黄墙壁,顿时又让我觉得它们仿佛是历尽了岁月沧桑的老人,现在只想歇息以消除疲惫。
周庄人在房前修筑一条条河道,建造一座座桥梁,不仅方便了生活,成就了美,更显现出他们的智慧。一代代周庄人在商场中奋力拼搏,为生计而奔波的同时,却并没有忘记为他们自己打造可以歇息的地方,用来消除生活的疲惫,在富甲一方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安谧。那些诗意的小楼居所,美丽的园林亭榭,美得原汁原味、不加功利雕饰,让已经迷失在忙碌生活中的我们感到羡慕,更在其中获得了真正的休憩。
走出周庄,我感到了全身心的轻松,不觉感叹周庄对心灵的安抚与启迪才是周庄真正的美之所在吧?
篇六:周庄游记
周庄是一串温婉的歌谣,是一张细雨朦胧的水彩画,是一只停歇在拱桥下的小木船,是油纸伞下翩翩的佳人……
刚进周庄,便像进入了明清字画的世界。木制小楼紧凑地排列,楼前挂着店家招揽生意的小旗和红灯笼。一条小河隔开两岸,翡翠色的河水漾起微波,轻轻怕打着岸边的石块。路也是石板铺成的,窄窄一条小路,却将周庄通了个遍。走着走着,前方总是会有一座连接道路的小桥。桥中最绝的当然是双桥,两座小桥的造型不同,相连之后却非常别致。游客们一面纷纷在岸边拍下双桥,或者与双桥合影留念,一面赞叹这对奇特的双桥,感慨古代工匠的智慧。还有横跨两岸的拱形太平桥,从桥洞中遥望远处的景色,隐约看到前方碧树垂阴,青瓦白墙的人家比比皆是,美极了。
漫步于如画的周庄,你就感受到浓浓的江南韵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在如此灵秀的小镇中,周庄人自然心灵手巧,勤劳智慧。小到一件丝织品、一把油纸伞、一幅刺绣,大到一件仿红木装饰品、一艘木船,或是一盒袜底酥、一块麦芽糖、一只万三蹄……每个上面都带着江南灵动的韵味,那是周庄特有的古典气息。
周庄的人更有韵味。从表演节目的阿公阿婆,到散步路上遇到的仪仗队,周庄人热情好客。还有那一边撑船一边唱着船歌的老船娘,那踩着纺车的织女,那埋头刺绣的绣娘,那抚琴浅唱的琴娘……“姑苏十二娘”的风韵真是倾国倾城。当然,还有路边摆着“阿婆茶”小摊的阿婆,泛着红光的脸上一直挂着亲切的笑容,和她聊天,像是遇到了家人一样。周庄的生意人随和亲切,融合在江南美景中,让游客也不觉得拘束,尽情享受美景就好。
离开了周庄,我还常常惦记那里的人和物,惦记着以后还要去那里,再一次细细体会江南古镇的风韵,再一次倾听那串歌谣、亲近那一只古船、凝视那油纸伞下的佳人……
篇七:水乡周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在才知道“中间有一个周庄”,但一个小镇如何与苏州、杭州这样的名城相提并论呢?
走进周庄,无论是周庄的房,还是周庄的水,都透着柔美和恬静。古色古香的小桥,潺潺不绝的流水,精雕细刻的亭台楼阁,勾勒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迷人景象。高高的楼顶上铺着黑色的瓦片,屋檐的两角尖尖翘起,河边的人家都有一个码头,以船代车,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直到今天还保留着。
小街很是热闹,即使下着蒙蒙细雨,街上的行人也很多,小贩们挑着扁担走街窜巷。狭窄的小路铺着不规则的石砖,沿街的房子大多两层,长长的屋檐从两边伸出来,每扇窗户都雕着精致的图案。游客们倚坐在楼栏边上,一边喝茶,一边欣赏窗外的美景。
周庄的小桥众多,特别有名的是双桥、富安桥和平安桥,双桥最引人注目。它位于河道的三岔口,由两座方向不同的桥组成,这样的桥在国内很少见。站在桥上观看,岸边是灰色潮湿的墙面,从墙内伸出碧绿的柳条,河中是来来往往的船只,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我乘坐小船在河上游荡,浏览这古老而美丽、安静而神秘的水乡,细细地咀嚼它浓浓的文化底蕴,难怪那么多游客争相来到周庄。
篇八:游周庄古镇
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周庄玩。周庄是一个古镇,那里小桥流水,风景如画,桥下有许多船只缓缓驶过。古镇里有许多古代的建筑,到了晚上,古镇里灯火辉煌,光彩夺目,美丽极了。当我们进入古镇的大门,我们还欣赏了周庄水乡的精彩节目。我们走着走着,遇到了两只小狗熊,身子胖胖的,毛黑黑的,懒洋洋地趴在地上,非常可爱!最后我们到了一个小花园,里面有许多纸做的小动物,旁边还标着动物的名称和动物的特点,有兔子,鹦鹉,还有许多鸟儿,那些小动物做的栩栩如生,可爱极了。花园里还有一个小亭子,亭子上面挂着许多五彩缤纷的风车,花园周围也有许多风车,一排排彩色的风车呼呼地转,好像在热烈地欢迎着游客的到来!
周庄还有许多美食,我们品尝了那里的万三蹄,万三面,好吃极了。沈万三是明代当地最有钱的财主,我们还住在他家别墅改造的度假村里,住得非常舒服。
周庄真是个好地方!
篇九:苏州周庄游记
早听说周庄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这不机会来了,爸爸刚好G20放假,我们就自驾游去了周庄。一进入周庄景区,我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架起了好几座小桥,每座桥的形态都不一样,水中的鱼儿都自由自在的在游泳,两边都是白墙灰瓦的建筑,河边的小商店里都挂满了漂亮的工艺品和一些特产。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双桥,正好旁边有一个旅游团队,听导游阿姨说,双桥是由一座拱桥和一座石板桥组成的,结合水中的倒影,我们会看见钥匙开锁这样一幅景象。游客们都要在这座桥上走一走,讨个吉利。听了导游阿姨的介绍之后,我和爸爸还有妈妈都从这座桥上走了一遍,希望凡事都能大吉大利。
走过了双桥,我们继续前行,不远处就是张厅和沈厅,我们选了沈厅进去参观,沈厅里面有一张千工床,听旁边的人说,这张床是用了三年时间,一千个人工才完成的。哇!真是工程浩大呀。怪不得有那么多的游客闻名而来。呀,差点忘了沈万三的故事了。沈万三是元末明初人,号称江南第一大富豪。有人说,沈万三有一只聚宝盆,金银财宝取之不尽。也有人说,沈万三左脚是金,右脚是银,凡是他走过的地方,都能挖到银子。还有人说,沈万三有点石成金的特殊本领。这些呀,在我看来都只不过是传说罢了。不过,周庄的“万三”猪蹄倒是蛮出名的,哈哈!其实味道也就那样。
我们在周张过了一夜,第二天就去了下一站,这次周庄之游,既让我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又让知道了许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啊!
篇十:美丽的周庄新市镇
周庄新市镇是个又现代又漂亮的城镇,听我来介绍吧。
周庄新市镇有人行道和车行道,人行道两旁有花草树木,散发着迷人的香味,车行道干净、整洁、宽阔。每天车水马龙。
周庄新市镇在人民路南、丰收路北、那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入住了。
春天,周庄新市镇的小树都长出来嫩叶,非常美丽,一阵风吹过,嫩叶随风舞动。
夏天,周庄新市镇的花草树木都长大了,夏天太热了,我们可以跑到树下面去凉快。
秋天,果园里的果子都结出了果实,园丁叔叔们一可也不休息,分分秒秒都在摘果子,你看园丁叔叔们这么辛苦,一定会帮园丁叔叔们摘果子。
冬天,美丽的花儿谢了,大树上面对着一层白皑皑的雪,大树看着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非常高兴。随着周庄新市镇的发展,周庄新市镇一定会实现我的梦。
我爱美丽的周庄新市镇。
篇十一: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我去过这么多地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周庄这个古城。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犹如一颗灿烂明珠镶嵌在上海淀山湖畔,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古镇区四面环水,镇内河道呈井字形,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有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其中有国内仅存的桥楼,富安桥和闻名中外的双桥。游人所至,面对水乡古镇秀美的风光,使人赏心悦目,令人留恋往返。都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而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古镇的房屋别具一格。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宏伟的建筑,但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街道都是用石头铺成,房屋是用石头和木头砌成的,保持了原始的风格。其中最出名的就有“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沈万三后裔所建七进五门楼的沈厅,都很有气概。可想而知他们的繁华。
参观完岸上的建筑物,我们就去水上游览两岸的风光。我们怀着好奇心,登上游船,顺着河道,向水巷深处驶去,河道上游船如梭,坐着游船在波光粼粼水面上悠悠荡荡,看着古镇两岸风光,听听船娘吴歌小唱,立刻觉得好像进入仙境一样。游船途径:富安桥——双桥——廊桥——古戏台——全拱桥——太平桥——青龙桥——博物馆(终点)。在游览的过程中,两岸的柳树绿树成阴,各家各户的门前都挂着几串灯笼和装饰品。岸上两旁的档口都摆着各色各样的工艺作品。供游人选购。
由于时间的紧迫,还有好多地方没去游览。下次我还要去重游这个古镇,参观更多的古迹。
感谢阅读周庄作文-关于周庄的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美德网的支持!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