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场路早高峰时段车辆运行顺畅
广场北口拓宽的公交站点
小小交通疏导员
天水路早高峰
“早晚高峰,路上的车还是比较多的!
”家住雁滩的陈雪琳在省政府中环广场附近上班,大约5公里的路程,正常驾车仅需不到20分钟,然而在早上上学上班的早高峰时段,陈女士有时要花费1个小时才能抵达。交通拥堵出行,多年来一贯是环绕市民心中一个困扰的难题。
为此,自2023年底开始,以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为契机,我市为着力破解城市拥堵难题,建立交通拥堵综合管理长效机制,结合兰州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从\公众强管理、惠民生、提效能\公众三个层面,制订7大方法、186项详细行动,持续开展交通拥堵综合管理事情,努力实现道路拥堵节点明显改进、交通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城市交通康健指数明显提升,加快推动\公众畅行兰州\公众培植,为推进强省会行动和培植新时期俏丽兰州供应倔强交通支撑。
因时制宜:制订不同片区治堵方案
近日,在金昌路、黄河北、西关、五星坪等兰州市的片区堵点拜访时创造,原来较为堵车的情形涌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黄河北,早晚高峰时黄河北至黄河南的交通通畅压力较大。黄河北和九州片区集中着大量的住宅区,一半以上的居民早上都要通过黄河大桥抵达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上学上班,晚上再由黄河大桥返回黄河北方向,早晚高峰时黄河大桥的车都是蜿蜒的长龙。2023年下半年至今,兰州市多部门协同互助,将连接着两头的黄河北片区和金昌路片区根据交通运行实际情形风雅化管理,金昌路片区公交站点迁移、黄河北原3512厂地下过街举动步伐进行了修复利用,取消了原来人行道和行人旗子暗记灯,实现了人车分离,使得这条链接黄河南北的主干线路拥堵情形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道路通畅快些了,早上送孩子上学的心情也没那么焦虑了,以前总担心迟到,现在出门韶光纵然晚了几分钟,总体也影响不大。”事情日须要从九州金立花园前往城关上学的孩子家长刘女士如是说。
西关片区元通桥南方面,元通桥南及通渭路北口的斑马线被撤除,封闭人行道、设置指路标识、调优旗子暗记灯,勾引南北两侧行人通过元通桥下通道和贤后街路口过街,有效提升了道路通畅效率,经联系百度舆图有关技能卖力人求证,通渭路北口拥堵指数低落41.02%,均匀速率提升由原来的9.73km/h提升至16.41km/h。
理解到,在正在推进的五星坪片区、西关十字片区、金昌北路片区、佛慈大街片区、西站片区、五里铺片区等6大堵点管理的根本上,兰州市交通运输委结合交通运行实际情形,依托交通大数据,通过路口导改、局部交通组织优化、区域交通分流等综合方法,将持续风雅化管理不同片区的交通拥堵,推动“畅行兰州”尽快培植。
公交治堵:打造群众出行满意交通
根据高德舆图2023年全国紧张城市交通剖析报告,兰州市在公交出行幸福指数、公共交通均匀步辇儿间隔、城市高峰期地面公交均匀候车时长4个方面位列全国第一,公共交通与小汽车高峰出行韶光比、换乘系数、地面通畅效率、绿色出行指数等数据位列全国前列。
以前,在华联阛阓门前的“东方红广场北口”南行站点,由于附近阛阓、学校、餐饮居多,人流利行量大,公交车辆进站停靠后影响平凉路道路通畅效率,极易形成堵点。为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效能,优化打通拥堵路段“结节”,2023年底,经交委、交管、公交、市政等部门现场勘察,履行站点周边树木拆除、电缆柜迁移、站台豁口取大改造、施划停车框等举措,对站点进行港湾式改造。现在,拓宽后的道路分支出一条单独的公交车专用道,形成“港湾式站点”,与其他车辆分流停靠,致使路面车辆均能运行顺畅。“去年12月公交集团将4路、6路、36路、81路、112路、140路停靠的东方红广场北口南行站点向西平移5米至改造后港湾式站点停靠,该港湾式站点的启用,为该路段又拓宽了一条道路,降落了公交车辆进站停靠对交通的影响,有效缓解了该路段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情形,提升道路通畅效率。”兰州公交集团运营做事部事情职员屈云飞说。
理解到,自综合交通大会战开展以来,我市聚焦群众关心的交通热点问题和“急难愁盼”身边事,不断完善“六位一体”公共交通体系。个中,环绕安宁区内通勤特色,在城市学院站开通接驳轨道站点的公交微循环线,优化轨道和公交运力搭配及站点接驳,强化区间运力保障;推进29处公交站点优化提升,折衷公交进站与社会车辆动态运行关系;在高峰期启用西津西路—西津东路、安宁西路—安宁东路等公交专用道,提升高峰期公交出行效率;调度完善公交线网布局,优化50条公交线路,知足市民不同出行需求,充分发挥\"大众公交治堵\"大众浸染。
挖潜泊位:提升道路秩序管理能力
主城区停车难,一贯是市民群众头疼的问题。晚上6时不到,在广场北路万象城区域至35中西侧,正值放学韶光,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辆,车辆数量急剧上升,道路拥堵严重。“我一样平常都卡着6点过来,车停的也离学校远一点,接上孩子立马就走,中间那段太堵了,进去了就不好出来。”正坐在车里期待孩子放学的市民王烨见告,周末晚上如果孩子放学在附近就餐的话,他都不开车过来,“由于根本没地方停。”
2023年6月,为着力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根据道路实际通畅情形和群众停车需求,在城关区临夏路、白银路、郑家台路等7条路段设置道路公共停车泊位。2024年1月,城关区麦积山路北侧、邓家花园南北向道路设置公共停车位共136个。
“通过停车泊位挖潜,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调控区域动静态交通需求,改进动静态交通抵牾。”据兰州市交通运输委事情职员先容,通过多部门折衷,今年将全面开拓利用地下空间,探索挖掘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地下空间培植停车举动步伐,在地下人防空间用于商业经营情形,核实消防问题,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调度为地下公共停车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校园操园地下空间,培植地下停车场,并哀求对外开放,增加停送,缓解高峰校园交通拥堵。充分利用轨道交通沿线边角地块,履行培植6处P+R停车场,并针对现存利用效率不高的P+R停车场,逐步转换为微公交、出租车及网约车停靠候客空间。“总之,通过多种办法提升泊位资源挖潜能力,创建多元停车体系,缓解道路拥堵现状。”
外联内畅:畅通道路交通内外网循环
“2024年至2026年,我们将全面加快交通畅行项目培植,进一步畅通外围公路大循环,城区道路内循环、微循环,立足兰州市实际情形,有重点、分区域地完善、加密、扩容、改造道路,打造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根本网之间互联互通的‘七横十五纵’城市内部骨干路网,实现主城区任何位置10分钟上快速路、20分钟出城、30分钟到达铁路枢纽、40分钟到达航空枢纽的交通畅行‘1234’目标。”兰州市综合交通大会战指挥部办公室李昌东表示,为提升道路运行通畅能力,创建城市微循环体系,将按照“群众反响大、投入资金少、履行见效快”的原则,滚动形成年度操持清单,成熟一条、打通一条,三年内共打通60条断头路,个中环绕拥堵走廊和拥堵片区的断头路45条,不断完善城市主次岔路支路网,畅通道路交通微循环。
外联公路方面,加快构建“三环”骨干路网。持续拓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中京藏、大陆桥、西部陆海3条走廊在兰州的节点交汇功能,分离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确保过境交通有效讲明、对外交通联结明显提升、城市紧张出入口进出畅通。“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的思路,重点谋划兰州主城区对外联结的公路培植项目,提升东西向通道能力,加密南北向通道布局,缓解进出城交通压力。”李昌东表示,2024年,加快推进G1816乌玛高速中通道、过境段等国家高速公路贯通路段和G6京藏高速尹河段、G30连霍高速清忠段、G312沪霍线兰州段等繁忙通道扩容改造,加快构建“三环八射”环兰高速路网构造,力争2025年闭合内环,2027年贯通中环,2035年建成外环。
宣扬勾引:倡导绿色出行慢办法
今年寒假期间,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街道广后街社区组织辖区232名青少年开展“小小交通疏导员”活动,孩子们在交警的悉心辅导下,在辖区平沙落雁路口正式上岗,他们身穿能干的红马甲,手持小红旗,以稚嫩却武断的声音,劝阻行人杜绝乱闯旗子暗记、越线停车、斜穿马路等交通陋习。
今年以来,为创建安然交通体系,我市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出行宣扬,营造人车分流、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期间,发动文明疏导员开展志愿者做事,合营公安交警,在主城区拥堵点和繁华路段加强对乱穿马路等交通陋习的疏导力度。同时,倡导“小手拉大手”,勾引学生家长接送学生采取公交慢行办法,减少高下学期间小汽车接送交通量。其余,持续推广\"大众家校警\"大众模式,结合各学校空间条件,履行多点接送,设置护畅区、护畅通道。
“请大家把稳安全,有序通畅,过马路时把稳车辆。”“家长的车请只管即便靠边,不要影响交通。”新学期开始,城关区各辖区凝聚各方志愿力量,在辖区内紧张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勾引志愿做事活动,在早、中、晚高峰期,帮忙交警指挥、开导交通。“看到市民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车辆通畅更顺畅,心里觉得很高兴很愉快。”来自酒泉路街道的志愿者说道。
“除了道路管理和路网功能,我们还积极倡导市民们‘1公里步辇儿、2公里骑单车、3公里乘公共交通’的绿色出行理念,进一步完善慢行举动步伐。”据兰州市交通运输委事情职员先容,慢行方面,今年将环绕商贸中央、学校、交通拥堵点等人车冲突严重区域设置行人立体过街举动步伐,重点推进兰州中央、平凉路万象城等位置的22座立体过街举动步伐培植,实现人车分离,提高机动车通畅效率。同时环绕轨道公交站点、公交枢纽、住宅小区周边等慢行需求兴旺区域,立足民生交通,科学合理提高共享单车投放量,办理“末了一公里”接驳难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 何怡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