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50年代初)

沈阳气体压缩机厂旧址位于沈阳铁西区云峰北街18号,其前身这天本侵华期间的日资企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盘踞东北,为了有效的抢夺资源,大量日资企业蜂拥东北办厂。
1937年9月2日,日本富士通信机制造会社与日本富士电机制造会社在奉天共同投资创办:株式会社富士电机工厂,设有电镀、锻冶、翻砂、木型四个分厂,1938年4月正式投产,紧张生产电机、变压器、手摇发电机、电话机等。
投产当年生产电机420台、电话机1350台。
1941年的时候,已经拥有职工650人,1944年生产电机3450台,电话机2800台,1945年8月败北屈膝降服佩服前,生产达到峰值,不到8个月韶光生产电机8000台,电话机9600台,一部分产品投入到东北盘踞区,大部分运到东南亚沙场。

东北工业记忆辽宁沈阳铁西篇沈阳气体压缩机厂  第1张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15日,日本败北屈膝降服佩服,随后苏军接管沈阳各大工厂,将沈阳972座工厂的机器设备、材料作为战利品运回苏联本土,这个中就包括株式会社富士电机工厂。
1946年2月,国民政府东北保安司令主座部从苏军手里接管该厂,更名为军器保养营、第二汽车保养营,紧张卖力军车、装甲车、坦克的修理。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东北军区军工部接管了沈阳军器保养营,与其他几个工厂合并成立沈阳汽车总厂、东北机器七厂,1952年对工厂进行大规模改扩建,1954年四月,东北机器七厂分成南北两区,南区独立成立沈阳空气压缩机厂,北区独立成立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空气压缩机厂被确定为专业的压缩机生产工厂。
1959年更名为沈阳气体压缩机厂,新中国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台无油润滑压缩机就出身在该厂。

沈阳气体压缩机厂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压缩机生产厂,建成开始,就肩负起我国压缩机领域的重任,1960年沈阳气体压缩机厂设计科与研究室合并成立沈阳气体压缩机研究所,提高了科技研发能力。
1965年沈阳气体压缩机研究所创办的《压缩机技能》成为压缩机领域威信的刊物,被定为部级科技刊物。

1964年,为了应对苏联、美国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毛主席作出三线培植的伟大决策,将边陲和沿海划为一线,川、黔、滇、陕、甘、宁、青,豫西、鄂西、湘西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为三线,二线介于一线和三线之间。
当时大批东部的骨干工厂迁居到三线地区,1966年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相应国家号召入川,在简阳包建四川空压机厂(后来更名为四川空气压缩机厂),当时入川职工数百人,携带大量生产设备。

三线培植示意图

沈阳气体压缩机厂七八十年代一贯都是行业领军企业,生产的产品成为行业标准,很多产品数据编入教材,在压缩机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八十年代,沈阳气体压缩机厂拥有职工5000余名,福利区培植已经非常完善,设有职工家属楼、单身宿舍楼、子弟学校、幼儿园、大礼堂、食堂、灯光球场等。
当时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的食堂非常出名,大厨做了一手好菜,虎皮肉最受欢迎,一盘4角3分钱,其他小菜买2分到5分不等,馒头5分一个,比地方饭店便宜2分钱。
当时工厂职工均匀人为在26-40元旁边。

重组之前的厂门

1998年改制为沈阳气体压缩机株式会社,2002年沈阳市履行“东搬西建”,2003年整体迁居到沈阳经开区。
2004年以沈鼓为主体,对沈阳水泵株式会社、沈阳气体压缩机株式会社进行重组,2018年重组正式完成,成立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气体压缩机株式会社成为沈鼓集团的往来来往机奇迹部。

沈阳气体压缩机厂(90年代)

沈阳气体压缩机株式会社厂门(1998年)

沈阳气体压缩机厂整体迁居后,老厂区被夷为平地开拓成住宅小区,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的铁西历史已成为永久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