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30

曾经的我自诩为“木耳朵”,对付音质的哀求并不高,手机自带的耳机就能够知足我的需求。
但是随着身份从学生——社会人的转变,漫长的通勤韶光、喧华的地铁环境,让降噪成为了刚需。
我的第一款降噪耳机是Bose的QC30,项圈式的设计、鲨鱼鳍的加持、出色的降噪效果,都让我一度以为这便是我的终极需求。

索尼WF1000XM3运用申报小Bug频发但瑕不掩瑜 汽车知识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夏天的到来,QC30的弊端显现了出来。
酷热出汗、耳机开胶,终于让我终极放弃了它。
在去年的7月5日,索尼正式发布了真无线降噪耳机WF-1000XM3,并且支持主动降噪技能。
1699的售价的确不便宜,但是在体验过降噪的美妙后,实在是很难回去。
经由了一番纠结和漫长的等待,我终于拥有了它。

索尼WF-1000XM3彼时最强劲的对手是苹果的AirPods,但怎奈后者并不支持降噪,于是很多用户纷纭转投了索尼的怀抱。
WF-1000XM3无论是充电盒还是耳机,都不算十分小巧,但是考虑到支持降噪,我也就只能选择体谅它了。
接下来我就来盘点下我在利用WF-1000XM3过程中碰着的那些“喜与忧”。

充电盒略大且随意马虎刮花

索尼WF-1000XM3的充电盒采取了亲肤设计,摸上去很舒畅也不易熏染指纹。
但是这种材料实在是有些薄弱,裸奔几天后就涌现了好多划痕,末了只能无奈购入了硅胶保护套。
充电盒的体积略大,如果你的口袋不足“广阔”那么它就有可能偷偷“溜走”。

但是大有大的好处,1000XM3的充电盒可以额外为耳机供应18小时续航,短途旅行乃至不用带充电器。
而且它采取的是Type-C接口,对付安卓手机用户们而言,可以通用充电器还是比较方便的。
耳机采取了磁吸式的设计,放入和取出都比较方便,这里是要点赞的。

稳定性有待提升靠升级续命

在发布之初,索尼表示该机采取了全新的HD降噪处理器QN1e,双耳同时连接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稳定性。
话是没错,但每次把耳机戴上的时候,都能听到耳边传来两声不同步的“开机、蓝牙已连接”。
在稳定性上,大部分韶光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偶尔会涌现单耳断连的情形。

办理方法也十分大略,便是不要去管它,一会该当就会规复链接。
在利用体验上,由于我个人是iPhone用户,以是初次配对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好在配对成功后,后续的自动连接还是很方便的。
索尼WF-1000XM3拥有两种模式,我一贯是在“连接性优先”的模式下利用的,稳定性不错。
但偶尔会涌现受到滋扰音乐断断续续的情形。
神奇的是,每当涌现大问题时,手机就会显示有“软件更新”可用,更新完耳机就满血复活了。

音质精良但降噪有待提升

说到音质,前面提到我是一个“木耳朵”,但WF-1000XM3让我对自己的剖断有所改不雅观。
索尼官方表示,“内置6mm驱动单元,耳机呈现细节丰富、清澈通透、频域宽广的好音质。
DSEE HX数字声音增强引擎可补偿高频旗子暗记和数字音频压缩丢失的尾音,带来靠近Hi-Res的高品质音效”。
这是个很玄学的环节,我只能说大家须要亲自体验下,我个人以为是完备够用了。

降噪方面,实话实说,比不上Bose的QC30。
尤其是在地铁中,能够明显的感到有杂音漏网、降噪效果略逊一筹。
但须要把稳的是,1000XM3是真无线设计,能够达到这样的降噪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日常通勤利用是足够了,在飞机、地铁上明显比不过头戴式和项圈式。
如果你对降噪效果的需求大于便携性,那么出门左转索尼自家的WH系列更适宜你。

续航出色旅行必备

前面说到,WF-1000XM3的充电盒体积略大,但带来的是更长久的续航韶光。
这样的算术题,我以为大家都是会算的。
我目前利用单程四小时的飞机,全程降噪模式+音乐+电影,完备能够Hold祝但如果更永劫光的国际航班,可能须要回到充电盒中“加油”一下。

如果要给WF-1000XM3打个分,我以为可以给到85旁边。
出色精细的外不雅观设计、不错的佩戴体验感,以及同类产品中精良的音质和降噪,这1699元花的很值。
但是在苹果的AirPods Pro推出后,相信索尼也受到了不少的压力。
诚然,在连接体验、稳定性等方面索尼略逊一筹。
但如果你要我各项综合打分,我还是会选索尼。
总体来看邪Bug”无伤大雅,它还是一款精良的真无线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