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4日电(连迅 李晓笛)眼睛看不见但心里很亮堂。
湖北襄阳盲人兄弟周付喜、周成喜相继双目失落明后乐不雅观面对生活,坚持苦练农机维修技能,26年来已为农人朋友维修农机3万余台。

周付喜、周成喜是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人,系双胞胎兄弟。
1992年周付喜视网膜脱落致双目失落明。
“刚开始很不适应。
”周付喜说,当时自己只能倚着父母的肩膀行走和生活。
无尽的阴郁和生活的不便让周付喜心里充满愤懑和绝望。
我是不是往后当个废人活下去?父母老去离开我该若何生活?这些问题一度在周付喜脑筋里翻滚。

修农机的盲人兄弟 汽车知识

逐步地周付喜内心规复了沉着,性情外向豁达的他坦然接管了失落明现实。
为了不给年迈的父母增加包袱,也为了自己的后半生能安然度过,周付喜决定试着做点事情,让自己的生活重新走上正常。
由于之前做过农机手,凭着自己的农机驾驶经历和一点修理农机履历,周付喜在古驿镇开办了一家“盲人修车”修理部,开始为乡邻维修农机。

修理部成立之初,只有两间门面三四名维修工人,工具简陋,做事单一,仅限于对农机进行维修保养。
刚开始周付喜在事情中总是出错,要么拿错工具、要么弄伤身体,身上常常旧伤没好又添新伤。
但他没有打退堂鼓。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倔强的毅力,周付喜逐渐练就了“听”“摸”等农机维修绝活。
无论是发动机、轴承、拖沓机缸体等故障,只要周付喜仔细听一下子便能找到故障,关键部位他用手摸也能创造问题所在。

不幸的事再次发生。
2009年周付喜的双胞胎弟弟周成喜也双目失落明。
失落明后的周成喜也加入了哥哥的修理部,卖力钻机打孔和螺丝及工具的发放。
钻机打孔须要长期在机床上来回操作,一个正凡人做这项事情都不随意马虎,对付双目失落明的周成喜来说更是困难。
刚开始,由于钻机打孔打不到位,周成喜做出来的零件多是废品。
但周成喜没有放弃,他不断摸索、想办法,如在手柄上做个固定胶绳等,帮助自己可以随意操作这些工具。

周付喜、周成喜兄弟分工协作、相互合营,两人的维修技能越来越高,维修买卖也越来越好。
四邻八乡的村落民农机出了问题,或电话请教,或开农机到修理部维修,相继而来。
“周遭几十里的人都晓得周师傅技能是一流的。
我这个东方红554拖沓机开来往后,他一听就知道是曲轴坏了。
”古驿镇高庄村落六组农机手王有兵是老顾客,对周付喜的技能赞不绝口。

更有外地人慕名约请周付喜上门办理“疑难杂症”。
据周付喜讲述,去年相邻的丹江口市有村落民的农机出了故障,机器安装了9天都没装好。
周付喜受邀前去维修,上午11点赶到,夜里10点就安装好了。
农机主人大喜过望,连声对周付喜说“你真是神了啊”。

凭借着过硬维修技能和诚信经营,周付喜兄弟的农机维肄业务越做越大。
在周付喜的维修部险些每天都有几台农机须要维修,最忙的时候一天有20多台农机待修。
襄州区农机办主任徐南清先容,周付喜的农机维修范围已覆盖到襄州区黄集、伙牌、龙王、石桥、双沟、程河、朱集等镇。
“与古驿镇相邻的河南邓州市、新野县等地也有农机手赶来维修农机或寻求会诊修理。
”徐南清说。

为知足业务须要,周付喜兄弟多方张罗资金,在地方政府及农机主管部门支持下征地15亩,新建了盲人机器修理厂,成立了农机专业互助社。
修理厂建成维修车间2000平方米、停车场1200平方米,购置大中型维修机器30台(套)。
目前修理厂拥有12名技能职员,个中8人具有中级工维修等级资格证书。
修理厂每年维修收割机1400台旁边,拖沓机1700台旁边,其他机具1500台旁边,年收入达140万元。

现在除了维修农机,周付喜兄弟还对外承接定做、加工、改装农机具及农机具发卖等业务。
“人活着就要争一口气。
我靠自己本事空手发迹勤恳致富,日子过得很踏实。
”周付喜说。
(完)

周付喜事情照。
新华网连迅 摄

周付喜事情照。
新华网连迅 摄

周付喜事情照。
新华网连迅 摄

周成喜事情照。
新华网连迅 摄

周成喜事情照。
新华网连迅 摄

周成喜事情照。
新华网连迅 摄

周付喜外出维修农机。
新华网连迅 摄

周付喜的维修厂。
新华网连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