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来自俄罗斯的战役片,去年在俄国曾吸引8500万人次去不雅观影,创造了22亿卢布票房记录(折合公民币2.1亿)。
皮哥也不雅观看了这部电影,看完最大的感想熏染是:
虽剧情紧张刺激,但它从各个角度来看,它都是一部战斗民族版的“抗战神片”。
为何这么说?
皮哥先大略先容下剧情——
影片故事取材自二战真实事宜,环绕T-34坦克展开。
“T-34”是前苏联的传奇坦克,它重达32吨,最高时速能达到75迈,最大行程400公里,装备一门76毫米的坦克炮,在二战中发挥了奇效,打得德国人溃不成军。
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上,刚从坦克学校毕业的尼古拉由于有坦克驾照被委以重任,他驾驶着唯一一辆T-34坦克,以一敌六抵挡住了德军耶格尔上校一个连的进攻,但是毕竟寡不敌众,末了他自己成了俘虏。
3年后,尼格拉在监狱里和耶格尔成了亦敌亦友的关系,耶格尔为了演习德军坦克新兵,命令尼古拉和其余几名苏联战俘去修缮他们缴获的T-34,然后驾驶着这俩坦克成为演习的活靶子,以此来测试这俩坦克能承受的极限火力。
大略来说,便是把他们吊起来打,这险些是去世路一条。
可尼古拉将计就计,他在美女翻译的帮助下,带领几位战俘,驾驶着T-34逃离德军军营。
耶格尔年夜怒,带着豹式坦克队杀怒冲冲地追来,于是两位老对手上演了一场真人版的“坦克大战”。
皮哥评价这是一部“抗战神片”,由于全片在故事及角色设计上做了三点浮夸:
德军白痴化,战役浪漫化,主角卖腐蚀。
全片先是过分拔高了苏联的实力,把德军刻画成了白痴。
比如开篇以一敌六的桥段,在真正的战役中是不可能涌现的。
比如德军缴获了苏联的T-34坦克,竟然没有查出内部还有一批弹药,傻傻等待男主驾驶坦克完成反杀。
男主角身陷囹圄,竟然不忘浪漫一把,和俊秀女翻译来了一次月下浪漫,女翻译为了男主角切实其实是赴汤蹈火。
须要特殊指出的是,本片男女主演分别是亚历山大·佩特罗夫和伊琳娜·斯达申鲍姆,两人是俄罗斯现在最火的偶像明星,在现实中也是一对神仙眷侣,目前已经修成正果,领证结婚了。
因此电影里给他们加一场爱情戏也无可厚非,可是接下来的内容皮哥就难以理解了。
这男主还“男女通吃”,不仅和女翻译眉目传情,和德军将领耶格尔也是基情满满,影片末了两人一通相爱相杀后,还来了个死活别离,耶格尔眼看要坠入河水,男主一把捉住他,两人深情对视,耶格尔松开手含恨去世去,看得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怎么战斗民族也开始玩腐了?
这样明显的设计也导致影片在俄罗斯虽然收成无数追捧,但批评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著名影评人安东·多林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本片不过是知足了青少年的抱负,是对“保家卫国战役”的一种娱乐化解构,如果想通过电影理解T-34坦克在二战中的浸染,纯粹是徒劳之举。这部电影的逻辑很大略,便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你完备可以当成玩了一场坦克大战游戏。
听起来这样的形容也和海内那些“抗战神片”极其类似。
在中国荧屏上,“抗战神片”是一个充满否定色彩的形容描述,过去有“裤裆藏雷”,“手撕鬼子”,最近又有“女战士秀大腿”,不雅观众长期活在抗战神剧支配的恐怖中,对此嗤之以鼻。
但比拟海内的这些神片,面对这部俄罗斯版“抗战神片”,我却怎么也骂不出口。
我的情由也是三个:本片殊效震荡,故事很特殊,雷点点到即止。
先说殊效,这是我看过最棒的坦克电影。
最好的殊效便是真实,像很多好莱坞大片,很多战役场面固然震荡,但全部都是用CG制作出来的,经费烧了不少,震荡度差了很多。
而本片很多都是玩真的。
片中的演员为了完成拍摄任务,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特殊演习,他们是真的学会了驾驶坦克、装弹和开炮等操作,这假如战役年代,这些演员可以直接上沙场了。
而影片中大量场景都是实物拍摄,利用CG殊效的很少。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里,主创把全天下唯一一辆能驾驶的虎式坦克搬上了银幕,引发军迷集体高潮。而本片玩得更野,许多懂行的军迷就指出,从影片中坦克的内饰来看,都不是临时制作的道具,而是货真价实的真东西,包括德军的二号坦克、三号坦克和豹式G坦克、以及苏联的T-34/76坦克和T-34/85坦克,这些坦克险些都来自于博物馆的仓库,有些坦克真正参与过二战。
本片的视觉殊效镜头很多,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慢镜头,通过殊效将韶光慢化处理,坦克射击出炮弹的运行轨迹线,造成的爆炸输出,以及沙场上士兵那一刻惊骇的表情,都纤毫毕现。这些慢镜头全片涌现了16次之多,仅在影片前半小时的战役戏里就利用多达8次。
本片视觉殊效师古谢夫提到这一点,自满地表示,为了真实呈现这些韶光慢化镜头,他们研究了天下上所有干系实验,乃至花费巨资,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了坦克炮弹的翱翔、爆炸和化学实验,聘请干系军事专家进行了多次论证,末了才达到了视觉上极致的逼真效果。
再说故事,本片的故事极为特殊。
一样平常的战役片,交代完背景,敌我对立,然后就开始大开大合的战役戏,这样的电影随意马虎拍得假大空,内涵的东西没有一个详细的落脚点。
而本片在半个小时的战役戏后,画风突转,男主角被俘,上演了《监狱风云》+《越狱》,急速将镜头的焦距调度,从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战役对准到一个详细的事宜上,这种“变焦”浸染下, 端正反派的双雄模式得以确立,末了他们惺惺相惜的片段也就显得真实可信了。
同样奥妙的战役片还有前段韶光的《八佰》,那一座桥将两岸分隔整天堂地狱两个天下,四行仓库不仅是进行一场战役,更成了一座人性的修炼场。这种“变焦”浸染下,防守的战士,进攻的日军,围不雅观的群众都置身在放大镜下,这样的战役片也就好看了。
末了便是影片剧情、角色上的雷点,本片雷点确实明显,但基本都点到为止。
主创在打造一部高还原度硬核战役片的同时,自然也是须要迎合大众欣赏目光,因此设置这些噱头实在增加影片的一些看点,降落不雅观影门槛,也可以接管。只要节制好了度,能拍出别样的唯美,也是一个很奥妙的手段。
这也是为何有名直播张泉灵在朋友圈里安利:“战役片拍出英雄主义不难,而英雄主义演出浪漫主义要审美!
”
当不雅观众走进影院,军迷可以欣赏T-34和三号坦克对轰,情侣可以欣赏男女主角的神仙颜值,年轻不雅观众可以调侃端正、反派之间的敌交情愫,这不是一石多鸟的事情吗?
《猎杀T-34》的成功也解释了一个问题:“抗战神片”不背锅,归根结底,菜是原罪。
你的殊效做好了,故事精彩了,那些雷点不过是个点缀,不雅观众一笑而过。
但你由里到外从内容到制作都很稀烂,就指着那些噱头博眼球,也别怪不雅观众骂得你狗血喷头了。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