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走道的家属宿舍楼。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国际形势,国家做出加强三线培植的安排。1965年,湖南工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在六个毕业班中挑选100人,服从国家分配到三线培植的国营湘中机器厂。当年我们这批毕业生和其他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一起走湘潭、越湘乡、过娄底、插翻江、经珠梅直达涟源与安化交界的安平镇,国营湘中机器厂就在小镇的山沟里。在安平镇,我开启了我的职业,这里留下了我的青春,以及汗水。 文、供图/周威浩
车间建在岩穴里,还被中心新闻电影制片厂拍了记录片
1965年7月15日,晴空万里,三辆大客车和一辆装行李的货车,在厂方代表彭敦安同道的勾引下,开进了位于长沙南郊雨花亭的湖南工业学校里,来接100名省工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同行还有劳动局技校的10名毕业生。车辆发动后,出发的与等待分配的同学们间难舍难分,我们热泪盈眶地告别喧哗的省城。
经由近7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才到涟源安平镇。国营湘中机器厂原来是一个废弃的安平铁厂旧址。工厂周围的山不算太高,但绿树成荫,一眼望去山上云雾环抱;而山下有天然的岩穴,洞深波折延伸,当时室外烈日炎炎,洞里却凉气袭人;山沟下的溪流不算太宽,但清澈见底,流水潺潺,时时还瞥见小鱼在溪中游来游去。
小三线的军工厂选址是根据“靠山、分散、暗藏”的原则,国营湘中机器厂厂房分散在山沟里,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十分的暗藏。在我们到之前,工厂已有很多人调入,个中包括从湖南动力机厂、长沙机床厂、邵阳液压件厂等单位调来的骨干,还有在1964年11月从常德、郴州、怀化等地招的205逻辑学员,学员都在长沙动力机厂培训后也于1965年上半年全部到这里参加三线培植。
安平镇周边的山是碳酸钙质的石山,有天然的岩穴,但这些天然岩穴,形状不规则没有好路可走,洞内湿润,洞顶滴水。工厂试产成功后,在天然岩穴的根本上开始建筑岩穴车间。开山戳石,昼夜不断,硬是靠风钻和人工花几年韶光修了两个车间,砌墙盖顶,做防水装置安透风管道。浇铸很厚的防炸水泥门。工人在洞里面上班,夏天风凉,冬天暖和,不感到闭气。中心新闻电影制片厂为合营战备摄制的“拜访地下城”,还记录了我们军工人在岩穴里生产的情景。
黑龙江学习,是借钱才回到了安平镇
国营湘中机器厂单身宿舍靠山边一字排开而建,像火车厢一样。但只有过道,没有厕所,要方便得走到农人菜土里才有厕所。1974年,到了我成家时候,要结婚没有家属房,只好在单身宿舍凑合着。双职工宿舍不到30平方米,都建在山上,房里不仅没有厕所,连自来水都没有,两栋楼在坪里共用自来水龙头。晚上,从对面学校看家属区,就像看重庆山城一样。
当年做饭都是用散煤,要在煤站买煤自己担上山去做藕煤烧,学校设在对面山头,孩子要下一个山坡再上一个山坡才到学校,如碰到孩子生病注射,接送孩子那才累人,凡此各类的生活环境,极未便利,但三线培植者仍战胜各种困难努力事情。
1969年,我厂20逻辑学员奉命到黑龙江靠近苏联的某军工厂,学习转产的军事产品。学习将结束时,创造没有回湖南的路费了,且怎么也与厂里联系不上。那个年代通讯未便利,有事要到邮电局,靠排队打长途与对方联系,湖南到黑龙江,南北贯穿大半个中国,打长途电话也不随意马虎,要经由几个中继站接转。
20逻辑进修职员一起回湖南,路费不是一个小数目。最困难的时候,大家只有买馒头度日的钱了。面对困难,我们只能化整为零,分散行动,年夜家联系在东北的亲朋好友,寻求帮助与增援。我用手里的一点余钱,买了慢车票坐到天津,找哥哥借钱才回到安平镇。
看大病只能坐改装的大篷车到涟源
那时国营湘中机器厂驻涟源中转站临时租了一间两层楼的民房。因电压不足,中转站电灯灯泡里的钨丝像一组波折的红线,亮度像点烛炬差不多,只不过风吹不灭而已。改革开放前,国家物资供应紧张,山区物资供应就更困难。要买点肉得到屯子的食品站去买,要的人又多,与农人在一起排队买。刚开始还好,卖一阵后,一看到肉不多时,全体食品站就乱了套,为了能买到肉,大家冒死往前挤,叫的,喊的,乱成一团。
工厂离县城40来里,购物、看大病都要到县城。那时不知是出于保密考虑还是其他缘故原由,工厂与县城没有开通长途汽车。厂里只好将大货车改装成客车用,用钢管在货车厢上焊成一个笼子,防止人掉出去。上面盖一块大油布挡雨遮太阳,四面透风。两边装两排木板做凳子用。天晴时,颠簸在大略单纯公路上到县城打一个来回,坐在车中间也是全身的黄土。
由于厂建在山沟,物资运输极未便利,1991年底,国营湘中机器厂整体迁居到了娄底,与湘峰机器厂合并成华达机器厂,我们也就离开了事情与生活了26年的安平镇。原厂房无偿地交给了地方政府,子弟学校搬进了原来在山里的涟源六中师生。后来工厂进行了改制,我们那批分配到国营湘中机器厂的省工业学校毕业生,也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
2014年10月19日,当年增援小三线培植(1964年招工进厂)的学员,50年后聚会破产后的娄底新厂区,共叙交情,我虽晚一年进厂,也有幸加入聚会。我们后来还重游安平镇的国营湘中机器厂旧址,现在的安平镇比原来热闹了好多,沿街建筑又新又时尚,但我们原来在山上的家属房却变成了当地农人的养殖场,原厂房褴褛不堪,当年热火朝天的事情场景,只是我们青春的影象。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