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元帅曾经多次讲过:“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60%至70%应归功于后勤。”1951年,中国公民志愿军后方勤务部成立了汽车修配厂和东北军区后勤部的第二汽车修理厂。两厂紧张卖力抢修朝鲜沙场上受损的汽车,当时没有厂房、设备,不仅要露天作业,还要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夜以继日地抢修,及时送往前哨。1933年出生的夏世明,当时便是一名汽车修理兵。
1951年,夏世明参加了中国公民解放军,“我便是学汽车修理的,组织让我干啥我就干啥,绝对服从组织安排!
”抱着这样的心态,1953年7月,夏世民被分配至中国公民志愿军后方勤务部汽车修配厂。他虽然没有踏上前哨杀敌,但他仍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
他这样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兵
刚解放时,夏世明在西安。当时夏世民齐心专心想当兵,但是在体检中却出了问题,肺部有个阴影。1951年,他被分配至中国公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后勤部机器学校。在学校里,夏世明紧张学习汽车修理。
1951年5月19日,中共中心军委作出《加强志愿军后方勤务事情的决定》,决定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卖力管理在朝鲜境内统统后勤组织与举动步伐。根据这个决定,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于6月成立,相继组建了后勤本部、政治部、卫生部、军器部、运输部、供给部和干部管理部等机关,使后勤领导机关有了一套比较健全的组织、指挥和业务机构。
抗美援朝时,运输物资紧张靠汽车。汽车作为紧张的运输设备,一方面靠苏联增援,另一方面便是国民党部队留下来的老车和缴获的美军车辆,很显然汽车资源比较匮乏,仅存的汽车显得尤为宝贵。而这一情形被美军得知后,他们便费尽心机搞毁坏,想掐断我军后勤物资补给的主要运力。于是,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撒满三角钉,这两种办法导致我军的汽车被毁坏数量急剧增多。加上海内补充汽车非常有限,成立汽车修理厂迫不及待。1951年,中国公民志愿军后方勤务部成立了汽车修配厂和东北军区后勤部的第二汽车修理厂,均卖力抢修朝鲜沙场被炸坏的汽车。
夏世明的上级接到命令要带一批人学习汽车修理后开拔前方沙场。然而临出发时,又接到命令称不用过江,留在丹东,组建汽车修配厂。虽然大家都更乐意到前方沙场去,但被回绝了。由于前方战事紧张,汽车需求量大,而敌军频繁轰炸导致汽车破坏增多急需修理。留在丹东后,组织上从各部队调集了不少懂得汽修的人才,1951年底,修理厂正式组建。
修理厂成立之初,没有所谓的标准化厂房,连办公室也没有,除了一部分小板房,大多都在露天的环境下修车。设备只有三台车床,条件很有限。当时美军飞机轰炸频繁,警报响起,大家要去防空洞躲避,飞机走了,警报解除,再撸起袖子连续干。后来,飞机来了,警报响了,大家也不想躲了,就在篷布下面连续修车。天热时,一把土一把油抹得满脸都是,更没有事情日和安歇日之分。
1952年,修理厂的面积增大了,但厂房实在与民房差不多大,一部分存放一些机器设备,其余一部分便是修车的屋子,也都很简陋。只管条件艰巨,但是大家仍干劲十足。“修睦汽车,增援前哨”,是每一个汽车修理兵心中的信念。
10天不分昼夜修了13辆汽车
对夏世明来说,没有踏上朝鲜地皮在前方沙场上杀敌,是他当时最大的遗憾。但在修理厂的一次经历让他明白,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兵也是无上光荣。作为部队的后勤部门,也在为抗美援朝作着举足轻重的贡献。
有一天,大家像往常一样在修理厂内干活,溘然有人跑来跟厂长说:“厂长赶紧出去看看吧,有一群人在门口!
”大家跑到门口一看,原来有13台车停在大门口。这些车辆刚刚经历了枪林弹雨,破旧不堪,车身到处都是弹孔,驾驶室里的血迹都没来得及清理干净,很明显是驾驶员捐躯后留下的。领头的人态度非常武断,哀求他们在短期内把这些车辆抢修出来。“按照当时他给的期限,我们根本就抢修不出来!
”夏世明回顾说。
“按现在的标准,那些车都报废了,坏成那个样子,谁还修呢?”夏世明皱着眉头,叹了口气。但是昔时夜家看到驾驶室里的血迹,完备可以想象到前方战事的残酷、战士捐躯的惨烈景象,作为运输物资的主力,汽车是不可或缺的。“行,留下来,我们给你修!
”厂长将此事应了下来。之后,他们开始不分昼夜地抢韶光、抢工期,除了用饭、偶尔安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修车上。修理厂所在的位置,晚上不许可开灯。大家想办法在篷布里架灯抢修,远远听到敌机来袭,便急速关灯,飞机走后,开灯连续抢修。由于不能露出一丝光芒,篷布里可供修理兵活动的空间又非常小,抢修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一身汗一身油。终极,用了大概10天韶光修睦了这13辆车。那些战士们来取车时连声感谢,夏世明和战友们都很欣慰。
回顾战斗英雄李曰政
当时,夏世明有一位很要好的战友,叫李曰政。“他跟我关系特好,是一名战斗英雄!
”
在夏世明印象里,李曰政为车受过不少伤。有一次,李曰政开车在公路上行驶,轮胎被美军撒的三角钉扎破,车子被迫瘫在原地。当时,公路两旁都是因轰炸或破坏无法行驶的汽车,李曰政当即钻进小树林,探求可以更换的轮胎。结果,碰着敌军飞机轰炸,李曰政被炸进弹坑,受了伤。除了这一次,他在缴获车辆时也受了伤。我军与美军征战得胜,美军逃跑时在公路上留下汽车。缴获车辆时,为防止敌机炸车,战士们要急速把车开到暗藏的地方。有几次敌机立时来轰炸,李曰政看车子质量很好不舍得放弃,便冒着被炸的风险赶紧将车开了回来。还有一次,李曰政卖力转移一位首长,途中一辆车瘫在路上,道路被堵。他立即组织大家将车辆挪年夜公路沟边。正当道路畅通可以通畅时,敌机飞来,所有人都向小树林里跑。他创造首长受伤了,就立即背起,终极将首长安全转移,这次他立了大功。
回顾战友,让夏世明难过的是,李曰政在1966年因病去世了。
后来,夏世明一贯在汽车修理厂里做汽车修理兵。1958年修理厂交给了地方,夏世明复员后连续在汽车修理厂事情,担当操持员,他同样很出色,年年获评前辈事情者。后来他从事技能岗位,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人物资料
1933年生,陕西西安人。1951年,在中国公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后勤部机器学校学习汽车修理。1952年,成为志愿军后勤部汽车修配厂汽车修理兵。1953年,在地方汽车修理厂任操持员,后迁移至兰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 华晓婧 李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