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下辖区县瞄准多个苏北城市,学习追赶。比如,砀山将徐州丰县列为学习工具,并专门召开“对标丰县、追赶苏北研讨会”;萧县对标徐州沛县,县党政代表团开展了“学习苏北”之旅,赴沛县实地稽核;埇桥区则提出对标宿迁沭阳,要在奋力追赶苏北的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提高首位度、争当排头兵……
常日意义上的苏北,是指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和盐城五市,在东部经济大省江苏内部属于相对掉队地区。
但事实上,苏北“徐老大”徐州2023年GDP已达8900亿元,正在冲击“万亿俱乐部”,经济总量最低的连云港GDP也有4363亿元,并不输一些中西部主要城市。因此,苏北绝非等闲之辈。
宿州位于安徽省域东北角,由北向南和徐州、宿迁两座苏北城市紧密相接,和苏北可谓人文附近、地缘相亲。遗憾的是,宿州发展和周边苏北城市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切变效应”,虽都有着相似的区位和自然地理条件,宿州发展质态却不如苏北城市。
莫谈苏杭,还是看近一点,追赶苏北实乃务实之举。宿州市委、市政府已提出,要千方百计把“最近苏北、最似苏北”的根本条件转化为“追赶苏北”的实际行动。
若能遇上苏北、成为类似于“苏北的第六座城市”,对付宿州来说,将是一个了不起的阶段性造诣。而对付安徽来说,振兴“洼地”皖北也须要宿州等城市主动作为,因时制宜求解高质量发展。
当下的宿州,正将家当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计策机遇,深入履行“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能等五大主导家当,转型提升装备制造等五大传统家当。
宿州主城区
2023年,宿州工业投资增长50.9%、增速居安徽省第1位;技改投资增长48.9%、增速居全省第2位;计策性新兴家当产值增长21.1%,增速居全省第1位。
就好比要重新认识苏北,也该重新认识宿州了。
一
宿州是安徽省辖市,位于省域东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宿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北宋期间,作为汴水咽喉、九州通衢的宿州,舟车汇聚、商贾云集。文学年夜师苏轼在《南乡子·宿州上元》中,称宿州为“此去淮南第一州”。“诗王”白居易年少时也曾于符离(今宿州)东林草堂读书生活。
但宿州也很年轻,是位“95后”。
1998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地级宿州市,辖泗县、灵璧、萧县、砀山和埇桥区(原县级宿州市)在内,即四县一区构造。
这一点,和成立于1996年的江苏最年轻地级市宿迁颇为类似。实在两地本就颇有渊源,都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高地,名字中的“宿”字相传都和古宿国有关。宿州下辖的泗县和宿迁下辖的泗洪县比邻而居,名字中的“泗”字也都来自泗水河,可谓一脉相承。
因此,宿州和宿迁可以说是一对兄弟。但让宿州感到有些刺痛的是,近30年来,二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数据显示,2000年,也便是两市建市不久时,宿州GDP达188亿元,比较宿迁的200亿元差距并不算大。
但此后,两者差距越拉越大。到了2023年,当宿州GDP达2224亿元,宿迁GDP已达4111亿元,险些已是宿州的两倍。
省界地区每每会涌现这样的“切变效应”。也便是说,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两地,会由于各自省份的政策差异等等,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
宿州和另一位苏北邻居徐州比较,同样有些“同根不同命”的觉得。
宿州北部的萧县和砀山县曾短暂属于徐州专区,紧邻徐州丰沛两县,后来重新划归安徽宿县地区,也便是现在的宿州市统领。
砀山经济曾与隔壁丰县不相上下。2000年,砀山GDP为28亿元,丰县为26亿元。《安徽经济报》2006年的一篇宣布称,上世纪九十年代,宿州周边江苏几个县的干部常常慨叹:“我们的经济假如赶得上砀山就好了。”
但很快,场合排场发生逆转。2023年,砀山GDP达271亿元,而丰县已达554亿元,是砀山的两倍有余。只管位于江苏西北角的丰县算是该省经济发展的“后进生”,但对付砀山等宿州下辖县域来说,倒有些望尘莫及了。
二
好在,宿州醒了过来。
去年年底,宿州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做大家当集群奋力追赶苏北在皖北全面振兴中走在前的履行见地》并提出,要千方百计地把“最近苏北、最似苏北”的根本条件转化为“追赶苏北”的实际行动。
今年春节假期后不久,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提出要把壮大“5512”家当工程作为该市“一号工程”,凝聚“工业强市、家当兴市”的强烈共识、强劲信心、强大协力,动员宿州高下积极投身“大抓工业、做大家当”的火热实践。
紧接着,宿州下辖县区开始了各自对标找差距,重点是家当。
3月下旬,埇桥区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沛县、沭阳县两地学习稽核,用宿州市政协副主席、埇桥区委布告彭飞的话说,稽核的紧张目的便是开阔思路眼界、加强互换互助,学履历、找差距、补不敷。
感想熏染很直不雅观。“(沛县、沭阳)年产值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大项目比比皆是。比较之下,埇桥就短缺这种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能够引领百口当链发展的大企业。”埇桥区经信局卖力人向媒体表示。
砀山县党政代表团赴丰县学习稽核,返砀后,县委布告唐明主持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央组学习会议暨对标丰县、追赶苏北研讨会。唐明指出,思想破冰,是对标丰县、追赶苏北的成事之基。大家同等表示,通过学习稽核,为丰县的奋进态势、发展成效和拼搏干劲感到“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事实上,这并不是宿州第一次意识到要向苏北学习。
据公开宣布,早在2005年,宿州决策层出台“跟跑”计策,哀求下辖四县一区“跟跑”毗邻的苏北五县,实现“东向发展”,重点是对接徐州。
宿州城区。
宿州媒体当时解读称,长跑比赛中,实力相对弱的选手要取得精良成绩,每每会选择紧跟在领跑队员的后面,既保持体力,又保持信心。“现阶段,宿州的实力决定我们不可能做领跑者,当好一名跟跑队员,牢牢地咬住他们发展,无疑是最佳选择。”
这一思路,根本上说便是要冲破行政壁垒,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以宿州的区位来看,对接徐州、宿迁,尤其是对接徐州、共建淮海经济区是一种一定。
但徐州并不是上海,宿迁也不是苏州。彼时,交通根本举动步伐等发展要素尚不完善,宿州和徐州、宿迁虽同属淮海经济区,颇有些来往,但总体来看在互换互助方面难言紧密,更多还是各自为战。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淮海经济区的背景。所谓淮海经济区,因此江苏徐州为核心,包含周边宿迁、连云港,山东济宁、菏泽、临沂、枣庄,安徽宿州、淮北,河南商丘在内的跨省经济区。
尴尬的是,和上海大都邑圈、南京都邑圈、杭州都邑圈等比较,淮海经济区成员在各自省份内都是边缘城市。
即便是“老大”徐州,在江苏也并非“种子选手”,这导致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首位度和向心力一贯较低。普通来说便是,“老大”自己都没有足够的实力,何谈带动“小弟”们冲锋陷阵、功成名就?
也难怪,坊间一度称淮海经济区为“丐帮”。这么说会不会太伤他们?可事实确实如此。
三
嫡黄花。现在情形不一样了。
一方面,徐州综合实力及首位度有所提升,作为中央城市已表示出一定的溢出效应。去年徐州GDP达8900亿元,赶过经济区内第二名临沂近3000亿元,目标“十四五”内进入“万亿俱乐部”。
近年来徐州在政策上也得到了诸多加持。2017年,国务院在《关于徐州市城市总体方案的批复》中,明确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央城市的地位。同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发文支持徐州培植淮海经济区中央城市。2021年底,国家发改委在干系文件中明确支持徐州培植江苏“省域副中央城市”。
另一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计策,城镇化进入城市群、都邑圈时期,区域协同发展的制约成分正在减少。
无论是从省际毗邻地区互助的角度,还是淮海经济区“群内互换”,宿州“拥抱”徐州、宿迁,都变得愈发顺畅和热烈。
2021年,在苏皖两省的支持下,宿州与徐州签订《全面深化计策互助框架协议》,明确要全面肃清城际“断头路”,取消公路收费站,实现家当链与创新链深度领悟,公共做事供给均等化;2023年2月,徐州市党政代表团到宿州稽核,达成共建铜山-埇桥(萧县)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框架协议;2024年初,宿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宿迁稽核,表示希望两地建立常态化对接互助机制……
不仅如此,宿州还在今年7月与上海市长宁区签署友好互助计策框架协议,通过携手运营家当园区、合为难刁难接重点项目等办法,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当代物流等领域链条在宿州布局、加强、巩固等等。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底发布的《沪苏浙城市结对互助帮扶皖北城市履行方案》,宿州还是浙江杭州的结对帮扶工具,两地在园区共建、家当共链,成本共设、家当共推,农业互链等多个方面达成了互助。
但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让外界刮目相看的,实在并不在于上述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变革,而是宿州本身的家当正在起势。
过去,宿州家当发展在长三角的存在感并不算强。正所谓,长三角的短板在安徽,安徽的短板在皖北,以宿州为代表的皖北地区如何振兴,一贯是安徽发展重大课题。
经由多年摸索,安徽深深意识到,皖北振兴的根本是家当振兴。对此,安徽决定以“大兵团作战”的办法,推进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四大重点家当集群培植,力争皖北快速形成规模上风和竞争上风。
在此背景下,结合自身发展根本,主动作为的宿州树立“工业定乾坤”的发展理念,决定将壮大“5512”家当工程作为全市“一号工程”。
所谓“5512”家当工程,“一是发展五大主导家当,二是转型提升五大传统家当,三是做强做大十二大特色家当集群。”宿州市市长王启荣给出阐明。
五大主导家当方面,宿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前辈光伏和新型储能)、高端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五大主导家当,环绕研发前端、市场终端和代价链高端,着力在引进家当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高下游配套企业上实现打破,形成规模化、领悟化发展态势,加快造就发展新质生产力。
转型提升五大传统家当方面,宿州聚焦装备制造、建材和家居、轻纺鞋服、造纸及纸制品后加工、煤电化工五大传统家当,推进专精特新倍增行动,广泛运用数智技能、绿色技能,加快实现家当构造从低端到中高端、产品构造从低级到中高等转变。
宿州家当存在感不算强,但不能说没有根本,宿州制造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造业31个大类中占29个。“较为完好的工业门类、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是宿州超过赶超的最大根本,也是实现工业强市的最大底气。”宿州市委布告杨军说。
特殊是,云打算、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宿州家当发展新名片,也让宿州摆脱了传统皖北农业大市的刻板印象。
宿州拥有华东最大的云打算数据中央。
早在2011年,宿州市委、市政府就将云打算家看成为加快发展的主要家当方向。彼时,海内刚刚形成对云打算的定义,互联网头部企业还比较少。2013年,宿州成立市高新技能家当开拓区,将云打算作为首位家昔时夜力推进。
除了起步早,宿州也有独特上风。作为安徽主要的能源城市和能源基地,宿州可知足大型云数据中央用电需求,大大降落算力企业本钱。
走进云都算力中央,各种算力系统、算力设备正在温控机房内运行,做事器指示灯不断闪烁跳跃,开释出一种安静的震荡感。“这台设备每秒运算1.55亿亿次。”汴水之畔科学打算中央卖力人说。
目前,华为云、腾讯、浪潮云、阿里巴巴、网易云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均已落子宿州,不断赋能宿州数字经济生态,也将宿州作为了“练兵场”。
2020年10月,阿里犀牛智造第二个、也是杭州之外首个家当园在安徽宿州正式投产。被称为阿里新制造“1号工程”的犀牛智造,借助云打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能切入服装制造行业,将互联网消费与制造业进行领悟,对传统服装生产模式进行了柔性化改造,从而实现“定制服装批量化生产”,为中小企业供应小单量、多批次、高效率的生产选择。
当下的宿州,已是长三角区域最大的云打算数据中央、亚洲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国家聪慧城市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安徽省三大智算中央之一,智能算力规模居安徽前三。
新制造之外,传统制造业企业要想实现“长红”,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坐落于宿州经济技能开拓区的安徽雪龙纤维科技株式会社始建于198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种特种棉浆研发与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能企业。经由30多年努力,目前其特种棉浆品种数量和实际产量均居全国特种棉浆行业首位。
窍门何在?一方面,企业积极培养以博士、硕士为核心的技能研发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入互助,提升自身技能积累;另一方面,依据客户的需求开展分外工艺研发,寻求新的技能路线。
宿州家当的十足新意,终极表示在了数据上。去年,宿州工业投资增长50.9%,计策性新兴家当产值增长21.1%,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这背后,也离不开宿州对付营商环境的呵护。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宿州市60%以上的GDP和税收,90%以上的技能创新、就业岗位和企业数量。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宿州家当发展的主要路径。“企业家是宿州发展的元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怎么支持都不算多。对付合法经营的企业和企业家,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都必须至心支持、真情做事。”杨军说。
四
宿州的“家当觉醒”,可谓正当其时。
由于,家当正是宿州学习苏北、追赶苏北的关键,也是宿州打造“苏鲁豫省际毗邻区域新兴中央城市”的“棋眼”。
借力固然主要,做好自己更主要。以宿徐互动为例,宿州离不开徐州的辐射带动,同时也要努力做“徐州离不开的宿州”。徐州在功能溢出的同时,也希望宿州能够家当互补,扮演独特的角色。共建淮海经济区,到徐州高铁车程仅19分钟的宿州,完备可以成为徐州的“最强僚机”,就好比绍兴之于杭州,佛山之于广州,咸阳之于西安,晋中之于太原,六安之于合肥。
宿州的发展,正在让人看到更多可能性。
以家当发展为核心,发展质态上追赶苏北,“成为苏北”,发展形态上成为“省际毗邻区域新兴中央城市”、“淮海经济区副中央城市”。外界看好宿州将一举甩掉安徽“边缘城市”、“皖北洼地”的帽子,而皖北,也将在这样的“解构”中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