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李健,是从王菲的那首《传奇》。
在王菲把它唱红之前,李健已经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蛰伏了8年。

这首歌是李健在读了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写下的一首曲子,也是他送给妻子孟小蓓的礼物。

被王菲唱红了的传奇究竟是李健写给谁的 休闲娱乐

在世人都活得很高调的本日,李健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享受着一屋二人三餐四季的慢生活。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如此气定神闲?

[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李健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家庭。
少年期间的他很想拥有一把吉他,但由于家境一样平常,他把这个欲望偷偷地埋藏在心底。

哪个少年的秘密能逃过父母的火眼金睛?虽然人为不高,但父亲还是给他买了一把当时最盛行的红棉吉他。

有了那把吉他,李健的童年充满了音乐和阳光。

他是个懂事的孩子。
买吉他已经用了父母不少钱,李健不想再费钱学吉他。
因此,他通过帮老师调弦和打扫卫生的办法,得到了免费学吉他的机会。

痴迷于音乐的李健,并没有延误学习。
在那么多学生中,他依然是个妥妥的学霸。
后来,李健如愿考入空想的大学,清华校园里便多了整天抱着吉他游走的文艺青年。

李健不仅会商还会唱。
那个年代,罗大佑、科恩和Beatles的歌是他的最爱。
很多人一开始以为他只会弹吉他,但谁知道,李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一开口便让清华合唱团的成员羞愧难当。

只可惜,那个时候的李健并没有想清楚自己该走哪条路。
他和很多万万千万的大学生一样,走上了毕业和打工的道路。

人生充满了变数。
毕业后的李健成为了广电总局的一名网络工程师。
这个IT男过上了稳定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平淡的没有一点荡漾。

[2]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有些人,早早地想明白自己的方向,为了梦想奋力搏击;有些人,沿着生活的轨迹按部就班,不经意间把梦想留在了心底。

李健属于后者。
他虽然喜好唱歌和弹吉他,但一开始并没有想走音乐那条路。
这大概和他的家庭影响有关系,毕竟老一辈的人,都以为踏踏实实做好一份事情,才是正儿八经的事情。

但有才华的人,不会被埋没。
只要梦想还在,任何一点眇小的火花都能重燃对梦想的追求。

大学毕业三年后,曾经的校友卢庚找到李健,成立了“水木年华”乐队。
一首“生平有你”让他们在千禧年大红。

颇具商业头脑的卢庚认为该当紧跟潮流,唱盛行歌曲。
但太安静的李健,却不愿违背内心的意愿。

就这样,李健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水木年华,只曲稿身喜好的歌。
可惜,那些细腻绵长的歌曲与当时热闹纷繁的盛行曲目比较,太小众了。
它无法适应大众那颗狂热愉快的心。

难能名贵的是,李健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
和当年离开“水木年华”一样,他放弃了和盛行音乐争宠的机会,彻底沉了下来。

如果李健当时选择跟风,乐坛上可能会多了一个盛行歌手,但生活中却会少一个“音乐墨客”。

[3]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选择音乐这条道路后,李健走得不太顺利。
在《传奇》没有火之前,险些没有人知道这位歌手。

为了安心写歌,他租了北京郊区的一所四合院,过着没有暖气和空调的日子。
在这个四合院里,李健读书写歌,安静地生活着。

每天清晨,他会早起听广播,然后练琴;下午便是看书和健身的韶光。

他不仅是个音乐人,是个生活家,还是个文艺青年。

和娱乐圈里的热闹不同,李健喜好看书。
他的很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文学,因此始终有着一种分歧凡响的儒雅。
就连文学批评家朱大可都称他为“中国罕见的知识分子型音乐人”。

在《传奇》被王菲唱火了之后,李健并没有在“名利”中迷失落。
大红后的他,再次选择了低调。

李健没有像其他爆红的艺人一样,把一周七天的档期安排地满满的,而是在适量的事情之余,仍旧保留着看书、安歇和生活的韶光。

他在乎的不是名利,他喜好可控的生活。

成名之后,李健的生活状况有所改进。
这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去理解更大的天下。

李健把他的所见所闻,全部用于创作之中。
比如,在欧洲参不雅观浩瀚教堂后,他创作了一曲《妙众》,用音乐和大家一起磋商崇奉。

这种源于生活的音乐创作,多了些内容,少了些暴躁,让人在听过之后会陷入思考。
这才是音乐的力量。

[4]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今的李健和妻子孟小蓓依然过着田园般的二人间界。
他们平时在家听音乐,弹琴,写歌,看书,品茶,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些网友替他们操心,两个大人不寂寞吗?要个孩子吧!

但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办法。
李健和妻子已经由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