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农历五月初八,刘志随着表哥从湖南岳阳来到东莞

对付这个日子,他影象犹新:“那年我17岁,东莞有个工厂到老家招工,人为两三百元一个月,那时候老家人为也就三四十元一个月。
”刘志说,当时心里就想着去表面闯一闯,多挣点钱。
我们那一批,算是早期的来莞务工职员了。
”刘志没想到,这一闯便是27年。
1995年结婚后,妻子陈清也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东莞打拼,两人挣的钱都用来养三个孩子、补贴老家的父母。

汽修师傅讲述27年来莞打拼故事当了老板照样喜好别人喊我刘师傅 汽车知识

1995年,刘志和陈清订婚时的老照片 受访者供图

来莞打工

“靠动手艺用饭才踏实”

1991年刘志刚来东莞,到处都有工厂招人。
他最前辈了东昱鞋厂,做了10来个月后,决定回家学点技能。

“当时想着靠手艺用饭才踏实,加上自己对汽修感兴趣,就回去学手艺了。
”这次回家,刘志只待了几个月。
“刚刚跟师父学了几个月理论,他的厂子租约就到了,没地方住。
来过东莞的我以为老家确实掉队,人为也低。
于是我找朋友借了些钱坐上火车回到东莞。
”到了东莞,刘志很快找到一份汽修学徒的事情,包吃住没人为,边做边学。

学徒做了两个月,篁村落汽修厂招工,他和朋友决定去试试。
想不到上手的第一个单子就要做一辆东风货车的发动机大修。
“可能也是厂长想试试我们的本事,为了这份事情我们就硬着头皮上了。
”刘志见告,当时没有互联网可以查资料,只能到处找书学。
结果他和朋友两人捣鼓了5天,把车修睦了。

“老板对我们的手艺也很满意,我们就这样得到了这份事情,真是很有造诣感。
”此后,刘志在篁村落汽修厂一干便是9年,人为从最开始的两三千一个月涨到了七八千一个月。
“那时候我干一个月的人为,相称于在家里干一年,收入真的很不错。

努力挣钱

“钱都花在了老人孩子身上”

1995年,事情了三年的刘志带着积蓄回到家里建了新居。
“有六七万块钱吧,把家里的草砖房建成了砖楼房,那时候这种楼房在家乡都没几栋。
”也是在那一年,刘志和爱人陈清结婚了。
婚后两人一起来到了东莞,刘志在哪里上班,陈清就随着在附近的工厂打工,二十多年来两情面感一贯很好,很少分开。
他们的三个孩子,大女儿立时大学毕业,二女儿今年刚高考完,小儿子也在东莞上高一。

“这几十年挣的钱,用来拉扯大了三个孩子,给父亲看病,改进老人在家乡的生活。
我们这代人还是有思乡情结,一贯想着再干两年就回家。
但在东莞待习气了,不知不觉就过了二十多年。
”刘志说,以前从岳阳平江到东莞没有直达车,汽车转火车转来转去要三十多个小时,现在坐高铁,5个多小时就到了。

“每年回去几趟吧,由于交通方便了。
孩子们往后在哪里发展看他们的想法,我们是打算干不动了再回老家,朋友都在东莞,有事就从老家坐个高铁过来。
”刘志说。

当了老板

“干到干不动就回家养老”

“我是看着东莞的变革和发展的,2005年后南城、东城才逐步发展起来,以前便是莞城比较热闹。
”刘志一贯生活在南城宏远桥附近,他笑着说,以前江南第一城那片都是沙地,种喷鼻香蕉的。

刘志现在是厚街陈屋伟昱汽车维修厂的厂长 受访者供图

2010年,刘志和朋友合资开汽修厂。
现在的刘志,是厚街伟昱汽车维修厂厂长。

“这个维修厂有2000多平方米,几十号工人,刚刚又续签了三年租约。
我是打算一贯干下去,干到干不动就回老家养老。
”刘志说,自己干一行便是一辈子,虽然没什么大的造诣,但也总算让家人过上了好生活。
“虽然当了老板,但我还是喜好别人叫我刘师傅。

刘志夫妻俩没在东莞买房,他们在东莞置办的第一个“大件”是十多年前买的一辆捷达王。
现在也有了别的车,但刘志还留着“老伙计”,偶尔开着接陈清放工。
“对这辆车也有感情啊,坏了就自己修一下又能开,现在卖了它也不值钱了,就留着吧。
”刘志说。

十多年前,夫妻俩在东莞置办的第一个“大件”——捷达王轿车 受访者供图

问刘志要以前的老照片,他取出老花镜戴上,在手机里找了好一会,才找到一张1995年拍的订婚照:“我们俩不爱拍照,这是唯一保存的了。

于是,发起帮他们拍一张合照,陈清立时换了一件红衣裳出来,笑着叮嘱:“可别把我拍成50多岁的老姨妈了。

照片里,夫妻俩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但比起1995年那张合照,笑得更甜。
( 黄月)

征集 /

一起分享光阴的故事

光阴匆匆溜走,曾经青春的你如今变了样子容貌,生活不再傍徨。
一张老照片,或者一件珍藏的生活用品,一本旧书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一种人生,见证的正是人们生活的变革,城市的发展。
如果你有这样见证岁月的照片、物品,请晒出来,一起回顾;如果你有关于光阴的故事,请逐步道来,一起分享。
参与办法:扫码参与报名,晒出你的老故事,即有机会上《东莞时报》,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