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那么吵,不如听张唱片,让自己安静下来,本日选一张Eason的老唱片——2001年的《反正是我》。
《反正是我》是陈奕迅第四张国语唱片,但这张唱片对Eason来讲,却有很分外的意义,虽然这个话术原则上适宜陈奕迅的每张唱片,但《反正是我》的分外,确实也是很分外的。
2000年,陈奕迅从“华星唱片”过档到“英皇娱乐”,随着《打得火热》和《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
》两张粤语专辑的发行,陈奕迅的音乐奇迹也来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由陈辉阳主导的《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
》,不仅凭借着音乐剧式的架构,拓展了陈奕迅在音乐上的新可能性,而且也让陈辉阳的音乐实验,由于陈奕迅的Vocal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然后,便是提上议事日程的新国语专辑。
在“华星唱片”时期,陈奕迅的国语专辑,一贯由台湾地区“地接”的“立得唱片”卖力,不过《一滴眼泪》、《酝酿》和《婚礼的祝福》三张专辑,无论是销量还是影响力,却和当年陈奕迅在喷鼻香港地区逐渐上升的地位,显得并不那么匹配。
纵然《婚礼的祝福》在制作合营上已经开始渐入佳境,但完备把陈奕迅当成一个台湾歌手打造的思路,实在还是限定了Eason身上很多鬼马的潜能。
到了2001年,“英皇娱乐”也在《打得火热》和《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
》两张专辑于喷鼻香港市场站稳脚跟后,开始钻营陈奕迅在国语市场的新发展。但和“华星唱片”一样,由于在台湾地区没有直属的兄弟公司,以是“英皇娱乐”同样会为旗下歌手在台湾地区找相应的“地接”单位,而他们为陈奕迅选择的,便是“艾迴唱片”。
▲2000年,陈奕迅从“华星唱片”过档“英皇娱乐”,推出加盟新雇主后的首张专辑《打得火热》
作为陈奕迅“英皇娱乐”期间的首张国语专辑,《反正是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推翻了“立得唱片”的那套芭乐歌模式,乃至还把音乐主导权交到了陈奕迅手上。以是这张专辑从一开始,实际上也就像是一张平行于粤语专辑的专辑,除了填词措辞的不同之外,乃至由于制作团队要比喷鼻香港制作的专辑更多元化,以是在音乐上的跨度也更大。
也难怪,陈奕迅把《反正是我》称为一张“超级市场”型的专辑。
作为一张喷鼻香港歌手的国语专辑,《反正是我》也有粤翻国的作品,分别是《K歌之王》和《低等动物》,正好也都是陈奕迅“英皇娱乐”首专《打得火热》里的作品。而涌如今国语专辑里的它们,乃至都保留了粤语版的原名。
个中,《K歌之王》作为一首打包经典作品作为创作线的观点作品,林佚名也很好地用粤语K歌和国语K歌作为两个版本的切入,以是这首双语版本的歌曲,无论哪个版本都有很多的受众,由于他们都可以从歌词里的那些经典里,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点。这首《K歌之王》,也可以说是粤改国、国改粤作品里,少有的两生花式作品。
而且陈辉阳对付《K歌之王》这首歌曲的编曲,也是非常细腻负责的,完备同步了笔墨的观点。像粤语版的《K歌之王》,他在前奏上用的是《约定》的元素,间奏用的是《再见二丁目》的旋律,而国语版则换成了《存心良苦》+《爱如潮水》,也算是专业定制了这首歌曲的国语版。
至于《低等动物》,黄伟文反倒只是把粤语版的歌词,用国语进行了某些润色,以更符合演唱的需求,个中有些句子,乃至笔墨还都是一样的。而这首歌曲后来在被“美卡音像”引进后,也由于某些须要你遐想的缘故原由而消逝了。
▲“美卡音像”引进版(左)少了《低等动物》这首歌
其它八首作品中,陈伟独立担当了四首的制作,而其余三首作品,则是由陈奕迅、凌伟文和陈奂仁,以不同的组合办法完成制作。
专辑用一首《Because You’re Good To Me》作为开场,也解释当时这张专辑在音乐实验性上的企图心。
《Because You’re Good To Me》是陈奂仁的作品,无论是喷鼻香港地区还是台湾地区,当时的唱片公司都不可能将这样充满律动的Fusion歌曲当成主打,而“艾迴唱片”虽然同样没把这首歌曲当成派台歌,但陈奕迅把作品放在专辑第一首,本身便是一个很强势的态度,解释他想要在这张专辑里,尽可能玩自己想要的音乐。
《Because You’re Good To Me》由陈奕迅、凌伟文和陈奂仁同时担当制作人,三个人也一起完成了作品的和声。凌伟文作为杨明煌的入室弟子,虽然一贯在台湾音乐圈事情,但却是隧道的喷鼻香港人,以是当时“艾迴唱片”派他和Eason互助,不知道是不是也有这种乡情的考虑。
这首歌曲的联合制作人黄振轩,也是“艾迴唱片”的经纪人,后来以挖掘A-Lin而成为了金牌经纪人。
同样由陈奕迅、凌伟文和陈奂仁担当制作人与和声的《爱是疑惑》,则是《反正是我》这张专辑最主要的作品,乃至可以说没有之一,它同时也是陈奕迅或者说陈奂仁里程碑式的作品。
浓郁的贝司线,复古的摇滚基底,有Organ的音色,有电子的元素,也有Rap的领悟,在当时听来充满着律动的张力,以及创新的锐气,也让人华语歌迷知道,一首华语作品同样可以做的既好听、又好玩。
陈奂仁也由于《爱是疑惑》这首作品,和陈奕迅得到了双赢,而在几个月后陈奕迅的粤语专辑《The Easy Ride》里,他同样创作了《阿士匹灵》,成为他早期给Eason作品的双响炮。
2003年,陈奕迅在喷鼻香港红馆举行“Third Encounter”演唱会时,还特意约请了陈奂仁上台互助了这两首歌曲,在喷鼻香港一线歌手的红馆演唱会上,也真的很少看到有这样约请幕后音乐人、还是新人的音乐人作为高朋的例子的。
▲陈奂仁在“Third Encounter”演唱会上,与陈奕迅互助《爱是疑惑》
另一首由陈奕迅和陈奂仁担当制作的《我也不会那么做》,也是Eason自己创作的作品,陈奂仁的编曲很重,并且加入了他特殊喜好的Rap段落,作品厚实的吉他噪音墙,乃至很有种西雅图Grunge的味道,而陈奕迅“失落控”式的唱法,也让他抛开了偶像的身份,更像是一个乐队的Lead Vocal。
《冤家》则是放到现在很有话题性的作品,这首作品虽然是由陈奂仁编曲,但作曲却是周杰伦,也是周杰伦第一次给陈奕迅写歌,但和后来的那首《淘汰》比较,《冤家》这首作品显然属于周杰伦创作曲库里最默默无闻的作品之一。
这首歌曲在旋律上,实在更适宜交给女歌手演唱,陈奂仁同样也是做了匹配曲子的轻舞曲风格。而比起《我也不会那么做》等作品,Eason唱这首歌反而找不到发力点,一些转音更是唱得勉强。
以是,这首歌曲之以是把周杰伦和陈奕迅串到一起,很有可能是当年的“艾迴唱片”,看到周杰伦正处于上升期,以是想借这样的互助,既让陈奕迅在台湾地区可以得到年轻歌迷的市场认知,也能让两位乐坛新人由于互助而彼此造诣,只是由于作品的关系,尤其是从判断来讲,属于无深度互换的纯挚供稿式互助,这也让两位音乐人实在没在音乐里产生化学反应。
而专辑的另一位制作人陈伟,也算是“艾迴唱片”的核心制作人了,后来安又琪、何洁签约“艾迴唱片”时,同样都是由陈伟担当制作人。
陈伟在《反正是我》这张专辑里给陈奕迅制作的四首作品,都是很踏实的民谣+摇滚线条。《不如这样》从质感十足的箱琴扫弦,到英式的摇滚吉他Riff,也让一首芭乐歌同样层次十足。
▲专辑制作人之一的陈伟,曾经也是一位歌手
《没有你》则是陈奕迅自己作曲的作品,一首有着民谣摇滚线条的作品,陈伟也是一人担当了吉他、打击、键盘、钢琴和贝司的演奏,以及整首作品的编程,并且为陈奕迅设计了模糊化的Auto-Tune人声效果,整首作品既有七十年代老摇滚的底子,在音色上又倾向于九十年代的另类摇滚,也是陈奕迅自己创作作品里的宝藏歌之一。
《全天下失落眠》则是专辑的五首主打曲之一,陈伟把这首自己创作的作品,终极也以完备的Unplugged办法交到陈奕迅手中,并由新加坡音乐人陈达伟的箱琴贯穿全曲始终,却不加其它多余的音色,这就让作品有一种特殊清新但深奥深厚的质感,后来也成了陈奕迅非常主要的国语经典,而且特殊能发挥出Eason声线的颗粒感。
《Good Times》则是一首非常Fusion的作品,中间乃至还用到了西塔琴的元素,整首作品很像是陈伟把自己玩Band期间的作品拿来让Eason唱。而整首作品放在专辑末了,既和这张专辑开始的《Because You’re Good To Me》作了一种前后的呼应,而且两者在音乐上相通的实验气质,也代表着陈伟和陈奂仁这两位分别来自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音乐人,在玩音乐上的共通气质和默契属性,并且把《反正是我》这张专辑的音乐属性,托到一个完备开释的燃点。
当然,说《Good Times》是专辑的末了一首歌,也有点不严谨,由于在CD版本里,这首歌曲在作品播放完毕之后,也在空缺了一段韶光后,又续上了《爱是疑惑》这首歌像是排练时录制的Acoustic Version,现在在数字音乐平台,这个连贯的Hidden Track设计也被保留了下来。
《反正是我》这张专辑的英文名是“It’s Me”,对这张专辑来讲,也算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命名,由于比较陈奕迅之前三张国语专辑,这张抛开一些企划和部分的选歌,大部分时候确实更靠近当时陈奕迅音乐天下里最Real的那个Me。
专辑虽然由“艾迴唱片”担当制作以及台湾地区的发行,不过“英皇娱乐”还是掌握了版权,以是在“美卡音像”制作引进版专辑时,其授权方也是“英皇娱乐”。而之前也提到过,引进版末了也由于一些不太方便的缘故原由,删掉了《低等动物》这首歌, 以至于先听引进版的歌迷,后来在听到原版时,对《Because You’re Good To Me》之后出的竟然不是《不如这样》,反而会有点不太适应。
不过,听说《反正是我》这张专辑在当时曾经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便是要制作成一张有二十首作品、分成双CD的超大杯专辑,只是由于唱片公司要赶在暑假推出,以是终极只推出了这个十首歌曲的正常版本。
不知作别的十首歌曲,当时是有了大概的目标呢,还是还没有来得及涉及,由于看陈奕迅下一张国语专辑,是同样有着完全独立企划的《Special Thanks To…》,也不像是一张收剩曲的专辑,觉得上不像是让《反正是我》没有制作完成的部分,留到了下张专辑再用。
这个问题,往后可以当面再问问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