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如今举杯祝愿,年夜大好人生平安然。”我国第一部室内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经中心电视台面向全国范围播出,轰动一时,该电视剧主题歌《年夜大好人生平安然》也被唱遍大江南北。女主人公刘慧芳那“贤妻良母”的形象更是深入民气:“娶妻当娶刘慧芳”成为那个年代街头巷尾非常盛行的一句口头禅……但很少有人知道:当时主持策划这部剧的是著名的山东青岛籍作家、原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
2022年3月11日,陈昌本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惊闻噩耗,悲痛不已。按照家乡的传统辈分,陈昌本是笔者的同族爷爷。
1935年4月,陈昌本出生在青岛城阳一个穷苦的家庭。新中国成立后,14岁的陈昌本以精良的成绩考入青岛一中。初中毕业后他报名参加了中国公民解放军,在华北军区某装甲兵部队先后担当文化教员、机要员。后来他参军队考入了中国公民大学新闻系,大学毕业后曾留校任教,担当新闻系西席兼新华社,后出任北京市委宣扬部新闻出版处副处长。
2012年春季,笔者曾以“同族同族”的身份到北京看望他。闲谈中,精神矍铄的“爷爷”情不自禁地开启影象闸门,对笔者娓娓道来那影象犹新的昨天。虽然光阴已飞跃二十多个春秋,但对付《渴望》有着难以割舍情缘的陈昌本却对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历历在目、影象犹新……
1984年,陈昌本由北京市委宣扬部调到北京电视台担当台长,不久又升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当时北京电视艺术中央先后成功拍摄了《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等一系列电视剧。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强的陈昌本颇感重任在肩,他认识到电视连续剧必须要做到内容有深度、人物有血肉、故事有起伏、措辞有味道……他在对当时译制引进的《女奴》《诋毁》等电视剧进行比较研究后,决定采取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切换的形式,力争搞出第一部国产室内长篇电视连续剧。
于是,陈昌本披挂上阵,与北京电视艺术中央的事情职员四处寻觅,终于在北京西山脚下找到了两个军用旧篮球演习馆,投入资金约200万元改建成大略单纯的室内拍照棚,这便是1987年准备拍摄我国第一部室内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的序曲。由于把北京电视台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央的全部家底押了上去,当时的环境足以用“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来形容:只许成功,不准失落败!
剧本是艺术之本,如何才能够编写出既符合电视剧规律,又得到不雅观众认可的本子呢?为了拍好《渴望》,陈昌本与同事们商定:找一些年轻人来策划剧本,他本人也亲自参加策划,故事情节是根据一则收养弃儿的新闻宣布改编的。于是他们几位策划人(陈昌本、郑晓龙、李牧、王朔、李晓明)就开始构建基本故事、基本人物、紧张情节。大家群策群力,拉出了一部17万字的剧情大纲,然后由详细执笔者李晓明完成剧本。
陈昌本见告笔者:“《渴望》的故事情节,我们几个人酝酿了很长一段韶光。后来住进蓟门饭店编戏时,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一套完全的故事情节和构造设想。如果没有丰硕的生活积累,是不可能编出《渴望》那样具有时期特点的情节故事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的。《渴望》的成功,依赖的是策划人、编剧、改编者、导演乃至演员的生活厚度和艺术功力,绝不是区区几个策划者灵光乍现、一挥而就的产物。”
据陈昌本透露:《渴望》主题歌《年夜大好人生平安然》的歌词由海内著名词作家易茗和雷蕾(中国词作大家雷振邦之女)夫妇共同创作而成。歌词初稿的原句是“如今举杯祝愿,身如一缕轻烟”(暗喻渴望人生快意洒脱),后来经由夫妻俩多次谈论和充分酝酿,终极定格为“如今举杯祝愿,年夜大好人生平安然”。朴实无华的歌词饱含对谦恭善良的女主人公的祝福和敬仰之情,而修正后的词句也顺理成章地被确定为该主题歌的歌名……
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体心血化彩虹。费力的耕耘终于收成了累累硕果:长达50集的室内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仅仅用了八个月就顺利拍摄完成。不仅本钱低,而且生产周期短,制作快速便捷。1990年中心电视台及全国各个地方台陆续播出后,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
说到这里,陈昌本感慨万千:“通过拍摄《渴望》,我们也认识到一个创作原则:便是应该按生活本来的面貌去写,既不人为地拔高、美化,也不要刻意贬低、丑化。现实生活中的人原来便是丰富、全面的。我们创作的初衷便是希望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从孩子到老人、从知识分子到家庭妇女都爱看;再就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迪意义。”
1990年5月,陈昌本调任文化部担当副部长一职。回顾彼时,陈昌本难掩对付自己曾经从事过多年的电视艺术深深的眷恋之情。接到国务院的调令时,正是《渴望》刚刚达成,并已拉出毛片之际,当时自己正满怀信心并得心应手地准备深入开展电视节目事情,但军旅出身的他向来是有令必行,于是毅然奔赴新的事情岗位。
事情上的须要逼着陈昌本打仗并熟习了多个艺术领域:小说、报告文学、新闻与通讯特写、影视文学、舞台艺术、民族戏曲、美术创作……与笔者谈天间,陈昌本拉开自己办公桌的抽屉,笔者看到了他几十年来积累的大笔“财富”:用信纸写成的20多万字的条记。经历了沧桑的岁月更迭,有的纸面已经泛黄,纸角褶皱,钢笔的字迹也有些褪色。他笑着对笔者说:“如果说生活是流水,那么这些小本本就犹如拦水坝。如果不及时拦住,水流去了就不再转头。这便是我钟爱小本本的缘故原由。”
与其说钟爱小本本,不如说陈昌本是在痴恋生活。痴恋生活、深入生活;始终如一,勤奋进取。正是陈昌本能够将现实美与文学美结合起来的根本缘故原由。“生活是艺术家的根”,这是他终生的座右铭。
2022年3月11日,陈昌本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虽然知道他近几年身体一贯不太好并长期住院治疗,但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感到无法接管。回忆这位部长“爷爷”对自己的亲切鼓励与关怀,手捧陈昌本亲笔署名并赠予的其本人著作《艺术漫谈录》,不由想起《渴望》的主题歌《年夜大好人生平安然》中的歌词: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