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锁开锁是父辈传的手艺,从十八九岁开始修锁开锁以来,他总是免费给大家修锁开锁。起初,大家以为他是一个“怪人”,逐步地,大家都伸出大拇指,喊他“活雷锋”。
不论是天晴下雨,还是半夜三更,他绝对随叫随到,常常倒贴车船费给人免费修锁开锁,谁假如拿钱给他,他会留下一句话“你硬是要给我,那我下回不给你修了”,然后小跑着离开。
17日中午11时30分许,“轰”的一声响,冲破了富顺县赵化镇的宁静。镇上修锁匠龚联彬在为居民胡某开门锁过程中从10余米高的楼顶意外坠下,经抢救无效去世亡。事发后,当地居民超过500人自发前往吊唁,场镇两个社区联名于当天下午发布倡议书,为龚联彬募捐,用以帮扶其80多岁的母亲和正在读大学四年级的儿子。截至20日下午5时许,两个社区已收到捐款合计3万余元;捐款倡议将持续7天。
据理解,赵化镇场镇上有常住人口1万余人,险些所有人都认识龚联彬,每次遇见他,都会叫他“活雷锋”或者“龚锁长”。由于,龚联彬凭借其修锁开锁的手艺,坚持30多年为当地群众免费修锁开锁。
开锁出意外 赵化年夜大好人坠楼身亡
19日中午12时许,成都商报来到富顺县赵化镇。赵化镇,位于富顺县南部,沿河岸而建。这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师长西席的故乡,也是自古以来自贡“东大道下川路”运盐的主要驿站和水码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冬日的暖阳照进古镇的每一条街巷,饭后的人们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情,空闲的则惬意地走到屋外享受阳光。每到一处,听到最多的议论便是“龚锁长”、“活雷锋”、“龚四儿”。
来到培村落社区,社区布告杨静、主任熊益以及其余一位事情职员正在忙着清点募捐箱里的钞票。“这些都是居民伙自发捐的钱,还有很多外地的,用微信红包发给我。”社区布告杨静先容,群众们议论的“龚锁长”、“活雷锋”、“龚四儿”,正是社区低保户龚联彬。17日中午11时30分许,53岁的龚联彬在为居民胡某开门锁的过程中意外坠楼身亡。这位赵化镇群众公认的年夜大好人意外离世,成了场镇上最大的话题。
据赵化派出所调查结果显示,事发当时,龚联彬在一栋四层楼高的居民房楼顶位置,他就近找来一根不及小指母粗的绳子,一头栓在楼顶木梯上,一头系在自己腰上,试图从楼顶顺着外墙下4楼,然后从窗户进屋开锁。就在龚联彬低落过程中,绳子中间部位断裂,他坠落到一楼地面,经当地卫生院年夜夫抢救,后确认去世亡。
超500人前往关心 社区发捐款倡议
在事创造场,水泥地面上还能依稀瞥见血迹。社区主任熊益回顾,他接到居民电话后,大约在11点50赶到了这里,只见龚联彬趴在地上,没有动静,头部位置流出一大摊血。镇卫生院的医护职员赶到后将其带回医院抢救。
熊益说,很多群众自发地赶到卫生院,期待在院子里,希望龚联彬还能活着。可惜的是,经抢救无效,龚联彬被确认去世亡,“就在抢救的一两个小时里,仅仅是我看到,至少超过500人到卫生院来关心慰问。”
熊益见告成都商报,群众都是自发前来的,由于龚联彬是大家公认的年夜大好人,在惋惜的同时希望能帮点忙。当天下午5时旁边,应多数群众哀求,由赵化镇花园口、培村落两个社区联合发布倡议书,号召大家为龚联彬募捐,用以帮扶其80多岁的母亲和正在成都大学读大四的儿子。
倡议书发出后,不仅在场镇上进行了张贴,还在微信群、当地论坛上快速转发。据不完备统计,除自行前往龚联彬家吊唁捐款的群众外,截至12月20日下午5时许,两个社区收到现金和微信转账共计3万余元。捐款活动估量将持续7天,末了由社区统计公布后交由龚联彬家属。
杨静说,在深圳的赵化老乡群、在重庆的赵化人都捐了款;相邻的飞龙镇、安溪镇,也有群众赶到社区来募捐,且都不留名字。为龚联彬募捐的人里,有认识他的,也有只听过他名字的,还有些不认识。
30余载责任修锁 谁给钱他就不高兴
龚联彬,现年53岁,家里排行老四。上世纪90年代,龚联彬的父母是当地锁厂职工。成年后,龚联彬进入锁厂事情,跟父亲学手艺。事情不久,锁厂倒闭,父亲在场镇上摆了个小摊,专门开锁、修锁、配钥匙、修伞、修笔。
培村落社区主任熊益先容,龚联彬是个身型精瘦的人,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80斤。大约在龚联彬十八九岁、学会手艺的时候起,他总是免费给人修锁、开锁,谁给他钱他就不高兴。
家里人问他为什么不收钱?他回答:都是小事情,帮帮忙而已,五角一元的,收来干啥子。
其他人问他为什么不收钱?他总是笑着说:国家给了我低保的,我收你们的钱干啥子。
起初,大家以为他是一个“怪人”;逐步地,大家都伸出大拇指,喊他“活雷锋”。龚联彬修锁不但不收钱,就连莅临近州里给人修锁,他还倒贴车船费,而且绝对不会留下来用饭。有时候,为了节约钱,顾客说开车送他回家,他会笑着说“出门就坐车,不麻烦了”,实在,多数时候他都步辇儿回家。
2012年的一天,龚联彬接到熊益带话,到当地某机关单位开锁,对方准备支付40元开锁费给龚联彬,可他去世活不要,只好委托熊益硬塞给了他。结果,当天下午,龚联彬冒着大雨,跑去把钱退了,还留下一句话:“你假如再给我钱,往后就不要找我开锁了”。这事让熊益至今仍影象犹新。
每天用饭没规律 修锁绝对随叫随到
龚联彬住在赵化镇正街36附2号,穿过一条约半米宽的通道,步辇儿30多米就到了。通道一侧堆放着废旧纸箱纸壳,一间废弃房屋内更是堆了很多。这些都是龚联彬平日捡来的,准备卖钱。
屋子面积不到30平米,一字排开4间房,就龚联彬和母亲二人居住。龚联彬的寝室狭小而凌乱,四处可见堆砌在一起的纸箱,里面放着他的衣物。
只穿旧衣服,给他买新的,他不要。”嫂子熊光荣见告成都商报,弟弟对物质生活没有任何哀求,用饭也是从来没有规律,有时吃两顿、有时吃一顿,韶光都是不才午两三点,或者晚上十一二点,填饱肚子就行。龚联彬不吸烟不饮酒,从来不买东西,假如让他拿10元钱出来,还得回家凑,而且肯定是一堆零钱,五角一元面值凑起来的。
熊光荣说,从小到大,弟弟一贯随父母生活,父亲去世往后,家里剩下他和母亲。如果弟弟凭修锁技能,每天挣一两百块钱是比较轻松的事情,可他偏偏不收钱,至今还是社区的低保户。
龚联彬没有手机,谁要找他修锁,要么上门来找,要么给邻居带话。不管是谁,他绝对随叫随到,即便在用饭,他会立马放下碗筷出门;对方叫他吃完再去,他都禁绝许。天晴下雨、三更半夜,龚联彬都会应邀去修锁。他总是说:别人进不了屋,肯定很焦急。
邻居:镇上的“活雷锋” 大家亲切喊他“龚锁长”
在龚联彬灵堂,陆陆续续都有居民前来吊唁,追忆他平凡的人生。成都商报随即采访的20余位群众,每一位都夸奖龚联彬是年夜大好人,是镇上的“活雷锋”,也有很多人亲切地喊他“龚锁长”。
镇上居民李强说,在镇上生活这么多年,大部分家里都碰着过门锁住打不开、门锁坏掉的情形,都是找龚联彬。大家乐意找龚联彬,不是由于可以免费修锁,而是由于他的手艺好,干事细心。
“虽然晓得他不收钱,但大家每次还是要硬塞钱给他,(他)始终不要。”居民刘华称,偶尔碰着推不掉的,龚联彬才勉强收下,也就一两元钱,不会超过5元。临走时,龚联彬还会见告对方,往后不要找我修锁了,其实让人哭笑不得。
龚联彬修锁不收钱是名声在外,他不仅对赵化镇居民免费,对周边飞龙、安溪、万寿等州里的居民也是如此,修锁开锁免费不说,还要倒贴两三元的车船费。
熊益见告成都商报,龚联彬喜好走路,他走路的姿态,一眼就能认出他——瘦小的身材、右肩挎个装工具的口袋,弓着背,一起小跑,这是赶着去修锁;放慢了步子,笑眯眯地给遇见的任何人都打呼唤或拉家常,那是暂时没事干。
熊益说,龚联彬是个热心肠,太热心肠了。每天,他都在外奔波,不是免费帮人修锁开锁,便是傍晚时候邻里收摊、打扫门店前卫生,乃至有时晚上八九点,他还提来扫把扫大街。
龚联彬最爱干的事情是捡废旧纸箱纸壳卖钱。为此,许多群众家里但凡有废旧纸箱纸壳,都给龚联彬留着,遇见他时,便叫他拿走。有时候,龚联彬给人修了锁不收钱,见到别人家里有废旧纸壳,他便会哀求用纸壳抵账。
儿子:父亲很爱我 但是不会表达
龚联彬的收入只有三项:一是低保,每月约380元;二是残疾补助,每月约50元;三是卖废旧纸壳,每月只有几十元。
儿子龚俊友的影象里,父亲话不多,但总是微笑着,“我知道他很爱我,但是不会表达。”龚俊友说,在他12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他跟母亲生活。后来,初中、高中期间,母亲外出打工,除了学校,便是爷爷奶奶家。
虽然父亲是智障2级,但家人们认为他并没有病,只是反应慢。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龚俊友多年来的学费紧张是母亲供给和爱心人士捐助,生活费方面,他勤工俭学自己挣。在大学期间,龚俊友送过快递、送过外卖,还当过做事员。“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就不麻烦别人”。
在龚俊友的身上,社区布告杨静也看到了龚联彬的影子。她称,2016年冬季,社区举行爱心帮扶活动,本来给龚俊友准备了3000元钱帮扶金,但他谢绝收下。他的情由是,已经得到了某部门2000元爱心帮扶金,这3000元留给比他更有须要的人。
镇政府:正在妥善处理干系善后事宜
赵化镇党委副布告张文彬接管成都商报采访时先容,事情发生后,镇政府积极折衷社区,帮忙龚联彬家人做好善后事宜,并妥善处理好干系补偿问题。目前,请龚联彬到家里开锁的居民胡某,已前期支付1.5万元用度,后续补偿待双方进一步协商。
张文彬坦言,龚联彬确实是赵化镇以及周边州里上口碑载道的年夜大好人,他免费为居民修锁开锁,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难能名贵。18日上午,镇政府在会议完毕后,专门组织了捐款活动,60余名参会确当局机关奇迹单位职员,为其捐款3000余元,现已交社区待转交其家人。
彭叶 成都商报客户端|袁伟 拍照宣布
编辑|余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