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上有几个女人敢这样
把薄弱当成了倔强
那一夜疾来的风和雨
吹落了满园的芬芳
……”
这几句歌词,你是不是特殊熟习?没错,暑假在家无事,我又重温了这部经典电视剧——《至尊红颜》。剧中的媚娘是一位多情善良的女子,身上的巧诈与邪恶彷佛都跑到她那位闺蜜徐盈盈身上去了。但实在这才是她最初的样子容貌。如果不经历这般的“傻、白、甜”,她又怎么默默无闻地在后宫蜗居十四年呢?
神龙元年,武曌逊位后,李显给母亲上了个尊号:则天算夜圣天子。于是,她在后世就有了响当当的一个名字——武则天。
我们喜好武则天,古往今来的女性也都崇拜她。她可以是女权主义的解放者,也可以是巾帼英雄的代言人;她是一个喜好扮装的小女子,也是一位气吞山河的女天子;她是慈爱的母亲,也是权力的追逐者。她是时期的创造,也创造了时期。
从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之后,这个世间便再没有武则天,同时也不会有人能再成为武则天。她逐渐地化身成名人,吸引着无数读者。由于,她是独一无二的。所有只有抛弃世俗成见,才能感想熏染她那独到的光芒。
英雄,当创造时世
武则天的进宫,和后来她的助手上官婉儿差不多,最最少两人都是志愿的,而且都带有赌钱的风险。武则天出生于山西文水,父亲武士彟曾做过木材买卖,后来又在李唐推翻隋朝的战役中走上了从军道路。
武士彟中年丧妻,娶了杨达的女儿杨小姐。这位杨小姐喜好读点书,而且比较有思想,是个大龄剩女。和武士彟结婚时已经四十四岁了。本以为女人过了年纪,生养能力有限,杨夫人却持续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三女儿实在都想过普通人生活。只有这二丫头不甘埋没,她便是后来的武则天。
贞不雅观九年(635年),武士彟去世后,武则天姐妹和母亲逐渐不受武家族人待见。先是她们的叔叔,接着便是两位哥哥。他们的目的也很大略,便是要分割家产。武则天姊妹被陵暴到什么程度?从她后来对这两个哥哥的手段看,显然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给妹妹们构成了阴影。
到了十四岁时,母亲杨夫人托关系把女儿往皇宫里面送。经由一番周折,终于让唐太宗知道了她名字。于是接入宫当秀士。临走的时候,还对母亲说了一句:见天子庸知非福?见了天子不知道是福是祸,但在家里肯定是没什么出路的。武则天这种想法,仿佛又让我看到了那个“汉恩自浅胡恩深”的王昭君。
进入皇宫后,唐太宗给她起了个名字,叫武媚娘。有了名字后,天子也很快记不得这个小丫头了。之后,武媚娘开始探求各种机会表现自己。听说天子喜好书法,那行,我就先练吧。听说喜好和别人谈论诗词,那我就学着作诗!
武则天的文学兴趣可能便是这时候埋下的,后来一贯陪伴了她终生!
而说到出风头,武则天一贯是不遗余力。但在不同的人身上得到的回应也不同。在唐太宗身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冷漠。
这天,太宗带领他的妃嫔们来看一匹新上贡来的野马。这马高大威武,毛发乍起,和狮子一样,于是唤作狮子骢。
唐太宗叹惋道:“是匹好马,可惜无人驯服。”
这时武则天跳出来义正言辞地说:“我能驯服!
”大家都震荡了,唐太宗也颇为惊异,问道:“爱妃如何驯服?”
武则天就说她须要铁鞭、铁锤和匕首。唐太宗更惊异了,问:“你要这些干什么?”
武则天说:“我先用铁鞭抽它,不服,再用铁锤锤它,再不服,就用匕首来刺!
”唐太宗都懵了,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该当说出的话吗?
武则天可能想着太宗生平驰骋疆场,喜好刁悍的女性。但是她错了,硬汉喜好的,反而是那种柔柔谅解的女子。武则天不是这样的人,她和唐太宗之间注定没有缘分。但是也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敢于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的人啊。她是女儿,却一身男子气概!
我的爱情,不输给七夕任何一对
七夕,很多情侣们都开始晒了。关于这个日子,可以追溯到女郎织女的故事。但最令我撼动的,反倒不是牛郎织女,而是“七月七日永生殿,夜半无人密语时”。唐玄宗能在后来创造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身为奶奶的武则天可能都预想不到吧。
武则天的地位不仅一贯得不到升迁,相反,还平白无端地卷入一场灾害中。听说唐太宗晚年,民间忽然流传起“女主武王”的预言。于是,他召见太史令李淳风讯问天机。
李淳风说:“确实有这么个人,但由于带有王者之气,陛下不能轻易动他。”太宗又问此人现在何处?李淳风说就在宫中。唐太宗于是找了几波人来瞧。李淳风先看那一百人的军队,指了一组,唐太宗将这组又分为五十人,让李淳风指。李淳风怕透露天机,说只能到此为止。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这些人中有没有武则天呢?我以为肯定没有。首先,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身份低微时她会非常哑忍,守时待发,而且嗅觉极为灵感。自从经历了狮子骢事宜,她变适合心翼翼,听说宫中有这么一件事后,而且和自己有牵扯,她一定会早做打算。其次,万一唐太宗年夜怒,要将姓武的都赶尽杀绝了呢?以是,武则天这会儿不仅做好了瞒天过海的准备,乃至可能连改姓都打算好了。这便是她为什么能活下去的缘故原由。熬了几年,场合排场终于变了。
唐太宗病重,太子李治常常侍奉旁边,武则天借此机会,和李治逐渐相识,并谈起了恋爱。李治生性懦弱,却喜好武则天这一款刚强、爱表现的姑娘。加上她又比自己大四岁,有恋母情结的李治对武则天自带一股崇拜。两人暗暗约定终生。
不久,太宗去世于翠微宫,享年五十二岁。他去世之后,武则天等一些没有子女的嫔妃就到感业寺当尼姑了。李治登基称帝,逐步地把也这事忘了。可是武则天没忘啊。不仅没忘,这段感情还是她身处困境的一张王牌。可是此时天子身边有皇后啊,还有不少嫔妃,为了想办法让李治回忆起她,武则天写了一首诗:
看朱成碧思纷纭,干瘪支离为忆君。
不信最近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快意娘》
李白看了都称写得好!
如果说,上官婉儿的情诗工具有些模棱两可,那武则天所要诉说的工具就很清楚了。没错,这一看便是写给天子的,而且是她这辈子爱过的唯一男人。晚年的那些面首不过是些玩意儿。
武姑娘看朱成碧,已经形容干瘪。关于她脸庞干瘪的重大记载,除了这次,可能便是五十四年后神龙逊位了。
李治是个懂诗的人,读完这首情真意切的断肠诗后,能够做到无动于衷吗?很快,他就亲自去看望武则天了。
皇后,是生平的出发点
李治借着到感业寺行喷鼻香祈福,会见了武则天。《唐会要》记载道:武氏泣,上亦潸然。能将天子落泪记载在正规史籍中,这很了不得,解释两人的感情真的很深厚。既然深,暂时的分别自然就显得依依不舍。李治放不下武则天,那么该若何把她接进宫呢?
此时,王皇后正和萧淑妃争宠。为了辖制对手,王皇后给天子提建议,让把武则天接入宫来。可见在这个时候。天子和尼姑之间的事,已经是广为流传了。王皇后一则为知足天子的欲望,达成自己贤德名声,二则让武则天来管束萧淑妃。未曾想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武则天成功进来,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戏就快落幕了。
武则天再次入宫不到一年,就被封为昭仪。次年,又生下了李弘。有了孩子后,一方面,她更受宠爱,另一方面,也开始扶植自己的势力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变得无人问津。于是,两人又统一战线,同等对付武则天。
那么怎么扳倒皇后呢?武则天一咬牙,制造了“小公主”事宜。这一招陷害,令唐高宗对皇后损失好感。接着,她又贿赂后宫,诬陷皇后与她母亲进行厌胜。也便是谩骂。谩骂谁呢?武则天说是皇室中人。试想,一个女子胆子就再怎么大,也不敢谩骂天子,而且她的出路就靠天子。以是,武则天确实很聪明。
谩骂一案,李治念及旧情,又是轻松处理,贬了皇后的外家人。武则天阴谋达成,接着,便是探求支持者了。她一壁拉拢朝臣,一壁牢牢捉住李治的心。到了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下诏:皇后、淑妃想要下鸩酒谋害朕,将其废为庶人,父母兄弟,一并流放革职。
几天后,许敬宗等被武则天拉拢的官员,就开始联名上表,要求立武昭仪为皇后。于是,再度入宫,经历了三四年的斗争,武则天终于坐上了皇后宝座。那么王皇后和萧淑妃呢?
两人被废之后,关在暗无天日的小黑屋里。只有一个小洞每天送入饭菜。一个月后,高宗忽然有些惦记,来到了看守所,一看这个情景,顿时伤心落泪,朝着洞口喊道:皇后、淑妃安在?皇后就说:我已经被废了,又有什么尊称?接着又要求天子念在昔日的情分上,让她们重见天日。李治说:“朕立时去办!
”
前脚刚走,武则天就知道这事了。可见她的情报之迅捷。武则天一哭二闹,李治答应把这两个人彻底处置,就交由她去办吧。武则天是怎么做的呢?先把二人各打一百大板,又砍去伯仲,泡在酒缸的。之后得意洋洋地说:“不是喜好做梦嘛?让你们醉到骨头里去。”两人在酒缸里又活了一段韶光。临去世前,王皇后说:“昭仪得宠,我就知道自己只有去世的分了。”声明她确实斗不过武则天。而萧淑妃却诅咒:“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由于武则天去世后留下遗诏,要赦免王皇后和萧淑妃,以为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对不起她们。大概,她本不想与二人为敌,只是她们恰巧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谁说女子不如男
登上皇后位置的武则天,并没有得到知足。大概她一开始的目标就不仅仅是做皇后。武则天先是废了太子李忠,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太子。接着拉唐高宗一起调换门庭。那些反对武则天的,整天和唐高宗叫板的,全部被赶出朝廷。一韶光,太宗留下的顾命大臣没人了。就连国舅长孙无忌也被陷害至去世。媳妇的这番操作,李治看在眼里,心里却很支持。
“武皇后”三个字已经引得大家自危了。她又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先是参加了亲蚕之礼。以前的皇后都是做做样子,从小贵族身份,衣食不愁,根本不知道劳作的辛劳。可是武则天清楚,她亲自带领大家干了好几天。那些平民妇女见了,都纷纭夸奖:这个皇后不一般啊!
接着,要提倡节俭,把衣服改一改,减少材料摧残浪费蹂躏。做完这些,又要安置外家人了。外家人应不应该一人得道,一人得道?在其他人那肯定就直接提拔了。但武则天却只把母亲接来侍奉,她那几个哥哥和叔叔,由于以前虐待过她,以是并不理会。乃至后来还设计害去世了他们。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由于太子还小,朝中的元老重臣又全部被他清理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新人,缺少信赖。李治便把国家大事交给老婆处理。从入宫,封昭仪,当皇后,再到执政,李治对武则天的爱,在此还用明说吗?
几年后,王伏胜告武则天在宫里厌胜,谩骂唐高宗。上官仪又说她喜好专政,导致海内不与。李治就问:“你以为该怎么办?”上官仪说该当废后。唐高宗就说,那这事你去办吧。谁知,武则天立马就得到了,一哭二闹三吊颈,撕了诏书。并质问李治:“我犯了什么罪?”李治一慌,把锅丢给上官仪,上官家族就完了。王伏胜也很快以谋逆罪处去世。
以是说,李治也是个怕老婆的主。但他这怕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妻子的感情很深,由于他本身就很重情。二是武则天在贰心里是一位有着巨大魄力的姐姐形象,李治有时乃至把她作当长辈,不敢违拗。
经历了这些事后,终于迎来了二圣临朝的局势。武则天说:“底下那些大臣,有的不怀美意,天子不易分辨。往后就让我和您一起上朝吧。”李治回道:“没问题。”
《资治通鉴》说: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逐渐地,大臣们已经习气对这位皇后俯首称臣了。
摘瓜的开始
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曾写下一首《黄台瓜辞》 :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这诗写得真好,可以媲美七步诗了。武则天刚好四个儿子,那么按照长幼顺序,当然先从大哥李弘开始了。
武则天自从上朝享受天子的报酬后,又给自己加封天后。权力已经越来越大,而唐高宗的病也越来越重。李弘已经终年夜成人,除了编编书本,没事也喜好溜达。
一次,在掖庭碰到了同父异母的两个姐姐。她们都是萧淑妃所生。武则天害去世了她们的母亲,两个女儿也关押了多年,如今已经快三十岁了,还没有婚嫁。李弘赶忙把这事报告给高宗,要求让两个姐姐出嫁。皇上答应了,武则天可不高兴,指着大殿外的两个门卫说:“那行,就他俩吧”。于是,两个公主就这样草草娶亲了。
儿子屡屡违拗,武则天心里很不是滋味。正准备教训他时,李弘却病去世了。李弘去世时,武则天的心情还是特殊悲痛的,但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可以连续我行我素了。大哥不幸去世,二弟李贤就被立为太子了。
李贤当太子后,唐高宗却不让他参政,而是把更多的权力交给老婆武则天。逐渐地,由于一些大臣支持李贤,母子之间又产生抵牾了。武则天看不下去,给儿子送去了两本书——《少阳正范》和《孝子传》。李贤把书一扔,连续干自己的。
武则天于是动员手底下的人制造了“谋反案”,从太子府搜出几百领盔甲,责怪太子有谋反之嫌。唐高宗听了完备懵圈,向武则天保人,武则天却“大义灭亲”,将李贤废为庶人,关押起来。
李贤被废后,又立李显为太子。这时,唐高宗为了祈求神灵庇佑,屈服武则天的主张来到洛阳。本来想着封禅嵩山,但是唐高宗的病情却越来越重。请了多少名医总不见效。永淳二年(683年)十仲春,李治病逝洛阳贞不雅观殿,享年五十六。武则天将丈夫灵柩运回长安安葬,还冲破传统为他刻碑颂德。武则天这个老婆做得若何呢?我以为对待丈夫方面还很不错。
权力压制了母爱
唐朝的第四位天子是谁?这个问题可能真不好回答。是李显、李旦,还是武则天?
高宗临去世留下遗诏,让太子灵前继位,守孝韶光缩短。同时有军国大事未定的,听一下武则天的见地。李显顿时以为自己的出息光明了,开始得意起来。可是位子还没坐热,就被母亲赶下来了。
短短几天韶光,武则天把宰相班子换人了,而且还把中心禁军从长安拉到洛阳。而李显却只顾着到处封官,先封皇后,再把自己的老丈人提拔为刺史。这时,顾命大臣裴炎看不下去了,来质问天子。李贤耍性子说:“我还要把天下给老丈人呢。”裴炎忙把这事申报请示给皇太后,武则天没过几天就把李显撵下台了。当了二十七天子,被废为庐陵王。
李显刚一被废,武则天的小儿子李旦直接由王爷变成天子。朝中那些和武则天不对付的大臣这时都懵了。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个国家还是女主人说了算,她那几个儿子不过是摆设。
由于武则天的一番不良操作,引发了扬州叛乱,骆宾王也写出了大名鼎鼎的《讨武曌檄》。可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女人还会打仗。几个月韶光就把乱军整顿了。骆宾王和李敬业都不知身死何处。之后,她又利用叛逆事宜,将朝中反对的大臣逐一打消。武则天的手段可谓十分高明。留在的文武百官这下都乐意臣服她了。接着,她又用分外手段,将皇室成员彻底血洗。
打消了大障碍,武则天让男宠薛怀义建筑明堂,让侄儿武承嗣等人制造祥瑞,营造舆论。翻译《大云经》,各处建寺庙,还亲自迎佛。经由这么一系列巩固后,民众的思想已经发生变革了。都以为武则天不是一个女人,而是神仙下凡。
由神仙来带领大家有什么不好呢?于是就发生了上万人的请愿事宜。一起要求武则天顺应天意民心,登基称帝。
李旦一看这架势,眼明心亮地也加入请愿团,和群众一起高呼:武皇万岁!
武则天就这样,在万方叫好中,登上了天子宝座,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女王。
山登绝顶我为峰
武则天的统治为什么相对稳定?实在说到底还是得民心。不仅得民心,也得臣心。
武则天一开始任用酷吏,诋毁大臣,把那些反对自己的统统换掉。换掉之后,又忘恩负义,美其名曰“顺应民意”,把自己的酷吏集团处置掉。酷吏集团都是一些没文化,只知道诬陷的小人。天子杀掉这些人,让百姓很拥护。接着,她又免税,心情好了还让大家饮酒吃肉。百姓以为,这女主人当天子也还不错。大家就随着好好过日子吧。
至于此时朝堂上的大臣,有狄仁杰、徐有功、娄师德、姚崇。能打仗,能断案,都是些有能力有韬略之士。对付最倚重的狄仁杰,她能做到什么程度呢?狄仁杰年纪和她差不多,有一次骑马帽子掉下来了,武则天忙对李旦说:“去吧,赶紧给国老捡回来。免得他弯腰。”狄仁杰一年能断一万多件案子,有他在,国家清明。又由于天子提倡节俭,鼓励农桑,人口急剧上涨。
随着武皇把国家管理得这么好,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什么问题呢?便是立侄儿还是立儿子为太子的问题。实在这本不是一个问题,普通人的第一想法肯定便是立儿子啊。可是对武则天而言却是个问题。立儿子,百年之后,皇位又回到李唐一脉;立侄子,往后的继续者就都是武家子孙了。然而这个僵局很快就被狄仁杰冲破了。狄卿说:“必须立儿子!
”又说了一长串情由。武则天一想,还是儿子亲,武家那几个侄儿,他们的父亲可都是陵暴过我的啊!
于是继续人的问题办理了,李显被接回来,立为太子。间隔上次离开,已经有十五年了。
武则天乐意屈服大臣们的见地,除了情绪上的左袒,也是为了稳定大局。大家都以为这位老母亲只是代儿子管家,往后还会把权杖还给儿子,以是才支持她。武则天明白民气还在李唐这边,扬言自己是从太祖、太宗和高宗那儿继续的皇位,这样一来,她就和王莽不同了。
拼了这么多年,就不能享受享受
武则天感到自己身体有变革了。她承认自己老了。偶尔政务之余,她也问自己:“我拼了这么多年,就不能享受享受吗?”得,开始享受生活吧。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开始了她生平最清闲的阶段。
她找来自己的心腹上官婉儿,组建了文艺社,大家没事写写诗听听音乐。上官婉儿便是裁判。到洛阳龙门石窟,武则天让大家写诗来纪胜,先写好的赏赐锦袍一件。没一下子,东方虬就写好了。武则天一看,不错,就把袍子给他披上了。可是还没捂热,宋之问也写好了。武则天一看,这也不错啊。就问婉儿哪个更好?上官婉儿细细批驳,终极以宋之问更佳。武则天就把锦袍扒下来又给宋之问披上了。
夏天到了,武则天喜好到嵩山避暑,写下一诗: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石淙》
这诗一读就带着皇室气息,不说字面意思太过明显,便是这份散逸洒脱,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这世上愁最多的,可能是天子,但最不愁的,也只有天子了吧。
和女儿一起游完,武则天也会即兴赋诗: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游九龙潭》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这句细品起来,自有一番滋味。自己和女儿两只风凰能够压在九龙之上,这是她一向的气势。本来喝着美酒,尽显奢侈之态。可是思念家乡的声音,就只剩下这风入松了。面前之景,倒勾起了她淡淡忧伤。武则天不是一个喜好忧伤的人,可是人最怕静,一旦她不再像以前那样醉心政务,孤独就来了。
王者也会有落幕
武则天为了排解孤独,找了很多男宠,这个中的代表便是薛怀义和二张兄弟。薛怀义由于烧毁明堂被武则天处去世后,受宠的便是二张兄弟了。
这两个人把武则天陪得很好,但逐渐地也都走上乱政之路。他们不仅打压异己,陷害宰相魏元忠,还把李显的儿女给害去世了。接着又要诬陷太平公主。于是,武则天的几个孩子终于联合起来了。他们精心密谋,凑集势力,趁着武则天病重,发起了政变。终极,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以及他们的同党都被翦除了。武则天被迫敕令李显监国,第三天传位给他。从此退居上阳宫。
退休之后,武则天真的老了。本来是鹤发童颜,现在呢?《唐统纪》记载:及在上阳宫,不复栉沐,形容羸悴。上入见,大惊。老太太不梳头,也不洗脸,乃至连饭也不想吃,很快就脸庞干瘪,不堪一击了。而真正打败武则天的,不是岁月,是政治生涯的结束。
接着,李显规复了高宗时候的统统。关于老母亲,不仅保存她的天子称号,每隔十天还要带文武百官去看一次。在即位大赦天下的诏书中,李显说:“高宗去世后,逆臣叛乱,我老妈妈是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又顺天应人,才登基为帝的。现在年纪大了,又把皇位传给我。”天下百姓都知道了,原来武则天是个女英雄。李显又说:“在朕躬则为慈母,于士庶即是明君。”老奶奶真是年夜大好人啊!
这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了,享年八十二。临去世前哀求取消帝号,并以皇后的身份与高宗合葬。很多大臣都不同意。这时孝顺的李贤立马开办了。他亲自把母亲的灵柩扶回长安,打开乾陵合葬。还给她竖了一块碑。可是碑上面写什么呢?这位母亲可不好评价。
接下来的几年,不断发生宫廷政变,屈曲的韦后为了谋权毒去世了自己的丈夫。从这点看,她连武则天的皮毛都没学到。接着,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人又纷纭登场。武则天的事也就被撂下了。矢志不移,她的碑上依旧空无一字。不过,这大概才是最好的安排吧。
由于独一无二,又居功甚伟,以是不管过了多久都会有人记得她。末了,还是用那段经典的歌词来歌唱她吧:
“寸心炼成了钢
百媚千娇下火场
她也曾一枝山花笑烂漫
转身间叱咤九天上
谁说女子不如儿郞
是谁说柔胜不了刚
看千古风骚人物
还有谁独秀一枝万年长”
-作者-
孔尧。笔名黛珂。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