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大禹为民治水在外13年,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个更伟大的人,他的事迹不是传说,他为我们国家造“两弹一星”,28年不回在首都的家,因为,他要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他是这样想的,也是终身这样做的。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邓稼先博士。我读了《海国学志》,深深地被邓稼先的爱国精神打动了;同时,我也找到了一个问题的答案。那个问题就是,出国留学是为了什么?答案是:学以致用,报效祖国。
先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邓家世代书香门第,邓稼先自幼就有爱国、救国思想,这离不开他父亲的言传身教。他的父亲邓以蛰(1892-1973)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文学博士,25岁时又到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和美学,1925年回国在清华、北大、燕大和厦大任教授,是爱国正义的老一辈知识分子。1948年邓稼先考取公费留美,当时他认为建设国家需要科学技术,自己趁此机会出国学习科学技术,将来好回国参加建设。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刻苦学习,用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只有26岁。1950年就毕业,毕业后的第九天就动身回国。
回到祖国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要造原子弹,当时这是非常保密的工作,要隐姓埋名,长期苦战于沙漠荒野。他对夫人说:“做好这件事,我一生就活得很有价值!”过了一会儿,又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为了报效祖国,他真是高尚啊!这一去,竟是28年,28年后也是病得不行才回北京住院的。
从开始造原子弹,中国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邓稼先参加了32次。1996年7月29日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就是为了纪念邓稼先为核试验逝世10周年。
书中写道,邓稼先是国防部长张爱萍的“爱将”。张爱萍写词悼念他,有一句话:“君视名利如粪土,身许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名和利,都不是他出国留学的目的,也不是他人生的追求。这和现在的人差距太大了!现在的许多家长,他们觉得孩子在中国学业负担太重,就把孩子送出国留学,让孩子逃避中国教育,还说毕业后能不回国就不回国。就算最后回国了,也是为了借着留学生的身份去找好工作挣钱,住豪宅开好车,过着享乐的生活。这些目的同邓稼先留学的目的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如果出国留学,一定会向邓稼先学习的。
就在前天,我看了直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了!航天人也再一次得到人们的崇敬。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的邓稼先,还有和他一样的那些先辈们,虽然他们那卓尔不群的背影在时光流逝中渐行渐远,但是,作为后来人的我们,如果追随他们远去的背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光明正大,报效祖国的路。
篇二:邓稼先读后感
邓稼先给我的震撼很强烈。他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有了异乎寻常的坚定而成功。这坚定犹如阳光,打碎了如雾的迷茫。杨振宁说:“这条路,就算再选一次他还会这么走的。”为什么如此自信,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邓稼先先有梦想,有坚持。而这份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从未觉得,梦想如此美丽。
邓稼先总让我有种莫名的激动,他的热情与勇敢让我觉得他一定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梦想是目标,让你永远不知疲倦地走;梦想是灯光,让你在迷茫中找到希望;梦想是动力,是失望后站起来的勇气。它让平凡人变得伟大,它让迷茫的人找到坚定。
若有了梦想,也可以成为邓稼先一样的人,把自己的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某样东西。这份热情,它会让灰姑娘高傲地站在舞台上,在钢筋水泥的世界画出一抹绿色。
邓稼先让我知道,梦想是遥不可及的旅途,它可以是10年,或者20年,或更久。也许很久以后它也不会实现,但我们努力过,坚持过,曾流过汗水,曾洒出热泪。它不是成功与失败,它不是金钱与权力,它不是工具和支柱。它是一双天使的翅膀,让你在浩大的天空中飞翔。
在笼中的鸟儿啊,冲出笼子在空中尽情飞翔吧,当梦想在坚持的路上,这天空,这世界,这宇宙,也不过如此,他们甚至无法容下一个梦想。
我们教育人,应该有教育的梦想,只要有了梦想,我们才会创造奇迹,才会书写未来,改变教育的颜色,改变教育人的生活模式。
篇三:观《邓稼先》有感
本周末,我看了一部电影,名为《邓稼先》。看完后,千万思绪如波涛奔涌至心头。
《邓稼先》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从美国留学回来的邓稼先,为了中国的核弹事业发展,隐姓埋名几十年,一直默默地贡献着,最终得了癌症而离开人世。
邓稼先作出了这么多,他是成功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也都是成功的,像杨链,虽被魏忠贤害死,但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将光明与善良传播了出去,所以他是成功的。而崇祯,在李自成即破城之时,他选择了自尽,他打算用那种方式表达他的观点:一、绝不妥协;二、绝不当俘虏;三、尊严。于是,在那天夜里他登上了煤山,就这样吗?就这样吧,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例举了这么多古代人物,再把眼光投向这位中国的大功臣身上,他教会了我们世间万事成功的唯一真理,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如果觉得我说的有点无厘头,那么徐宏祖便可以证明这一切,他曾自身游历中国的大江南北,留下来的笔记的剩余部分就被编成了《徐霞客游记》。
邓稼先亦如此,为祖国,为人民,放弃了所谓的名誉,在中国最荒凉的地方从事着极危险的核试验,即使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因为,他已经成为超出凡人的所在,他心系着国家与人民,也做到了那一点,他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学习的不仅是那种高贵的精神和品质,还有他那用完美的人生所诠释的一个最重要的道理: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做到这一点,足矣。
以上就是邓稼先作文-关于邓稼先的作文的全部内容,更多写人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