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柳州市的一个市辖县,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鹿寨监狱,然而说巧不巧的是,鹿寨县的监狱就在英山柴油机厂内,也叫英山监狱。英山柴油机厂于1989年迁居至桂林七星区,遗留下的所有资产由监狱局接盘,直到2007年英山监狱迁居出山区,这里才彻底摈弃,现在已经是一座空城。
英山柴油机厂始建于1967年,依照当年中心的指示,将大城市的大工厂转移到内地的山区,为的是避免敌国轰炸,将工厂分散到各地,即能在战时状态下担保计策物资不断供,还能增援山区掉队的工业根本。1965年经省领导和中心随派职员多地稽核,终极确定培植以柳州为中央的工业基地,并在桂林,柳州两地培植干系工厂。
柳州钢铁厂、柳州托拉机厂、宜山轴承厂,融水、全州等地的兵工厂亦是在同期间动工培植。柳钢供应各个兵工厂和附属工厂所需的钢材,英山柴油机厂紧张是为柳州拖沓机厂供应柴油发动机,柳州便是一个完全的工业体系。柳州之所往后来成为广西工业城市,其实在三线培植期间中心就已经方案好,就好比如柳州的汽车工业便是在柳州拖沓机厂的根本上发展起来的。
按当年三线培植一厂一社会的哀求,英山柴油机厂内亦分有生产区和生活区,厂房、职工宿舍、电影院、礼堂、食堂、商店、学校、医院等一应俱全。60年代只管海内已经和平多年,但是残匪和敌特仍有活动,为防止敌特毁坏,初期省军区派驻连队进行安保事情。生活在厂区内的工人得到保护才得以安心事情,事情效率更加的积极和激情亲切。
省委对英山柴油机厂很重视,对援建单位过来的技能员和管理骨干都给予当时最好的居住环境和福利报酬。同时还在南宁、玉林、百色、桂林、柳州等地的大中院校招精良学生补充到人才军队当中。为担保政治面貌和革命精神的纯洁性,还在当地招收有志知识青年和培植民兵营中挑选积极分子和征地符合条件的村落民补充到培植军队当中。
为培养和储备人才,英山柴油机厂还设技能学校,不过技校都是招收本厂的职工子女。当年还有成文的规定,父母退休子女接岗,上世纪70、80年代的国企职工都很重视子女教诲,出息的孩子一样平常都不会回到父母的单位接岗,但总会有几个不出息的,书念得不好的职能在本厂的技校深造然后接岗上班。
80年代后国家环境缓和,隐蔽在深山里的三线厂运作本钱和交通堵塞等缘故原由,不利于工厂的发展,加上国家工业系统编制改革,为适应新的市场系统编制和社会环境,英山柴油机厂整体迁居至桂林。柴油机厂迁居后由英山监狱接管其资产,监狱成为柴油机厂旧址的主人,在四面环山的桃园之地,改造犯人确实是个利益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造制度走向人性化,2007年监狱也迁往桂林迁居。监狱迁居后这里就成为一处无人之地,好比做是一座空城。
鹿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监狱,出生于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那段韶光正是改革开放与西方文化领悟期。年轻人都喜好走泼皮风,拉帮结派,相互打斗成为男青年的主流生活,不过也是监狱接管青年最频繁时段。我们村落就有一个年轻人参与聚众打斗后去监狱深造,监狱便是位于鹿寨县的中渡镇,当时不知道叫英山监狱,只知道鹿寨监狱。年轻人来英山监狱改造3年,出狱后对自己的人生改变真的让人大跌眼界。没进监狱前,家里什么活都不干,出监狱后家里的甘蔗都不用请民工,12吨甘蔗两天砍完,装车也就一个上午,而且还是一个人完成,当时好多人都开玩笑说3年监狱比上3年大学还管用。
中渡镇是一座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古镇,至今仍保留有浩瀚的明清民居和历史古迹,自三国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又是桂、粤、黔商道的经济重镇,被誉为“48弄明珠”。山净水秀或许比不过宜州、桂林,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游山玩水不过是一场不经意的创造原生态的美,喜好嬉戏历史气息浓重三线厂的朋友何不前去看看,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包涵。感激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培植性见地。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