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

农历七月初八

立秋丨夏色隐秋声起 休闲娱乐

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落阶梧叶月明中

宋 • 刘翰

立秋,七月节。
立,建始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云天始收夏色,木叶始动秋声。
这个开始,与凋零有关,也与收成有关。

立秋一候凉风至。
总说叶落知秋,但更多时候,秋的到来,是从一阵凉风开始的。

凉风,即西风,肃清之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凋零自此开始。
盛夏闷热无风的光景终于要告一段落,“徂暑迎秋薄,凉风这天飘”,立秋之后,丝丝凉风一解暑天的烦热,或奔驰砰湃,在这“凄悲惨切,呼号愤发”的秋之声中,草之色变,木之叶脱,斑斓夏色渐次退场,寂寥却壮阔的秋天景色逐渐显现。

晴照穿绿枝,不知秋将至

城中晚夏思山

唐•齐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二候白露降。
初秋大雨之后,清凉风来,气温低落,叶片上一片白茫茫而尚未凝珠,为立秋的白露降。
露,东汉刘熙将其释为“虑,覆虑物也。
”覆虑,是荫庇、养育之意。
白露,生于秋,色彩生僻,在繁华夏色褪去之后,素净澄澈的它,是凉风送来的礼物,在干燥的时令默默用自己的办法滋润津润地皮。

三候寒蝉鸣。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蝉生于暑,至秋凉后,阴气切近亲近,蝉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而其孵化的幼虫落到地面钻入土中,也要等三到十年后的夏天从蝉蛹中抽身出来才能再发声,“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感知离去将近的暮蝉,发声困难,这秋声,是它们生命的绝唱,叫醒在夏天昏昏欲睡的人,关照收成时令的来临。

“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立秋,夏秋交替的主要时候,喻示成熟到来的主要时节,在宋代,为欢迎这一主要节气,会举行专门的迎秋仪式,《梦梁录》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
’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
”可事实上,秋季不是在这一瞬间就会溘然降临,“秋老虎”还在发挥余威,露水尚未凝集,统统开始酝酿却仍未发生。

成熟,也从来不会如此严格地遵照韶光的界线。
植物着花结果,便是成熟,大概在秋季,也可能在夏季;人的成熟,不会正恰好在某个年事发生,不一定在十八岁、不一定在高中毕业,不会由于举行了一个仪式就溘然拥有成熟,但这个仪式会提醒我们,成熟的时候要到了,我们该做好终年夜的准备,并开始学会终年夜了。

风吹叶落,万物候秋,小小的人儿,你何时终年夜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扬部出品

编辑 | 7号小北

拍照 | 李敏莹

排版 | 赵依佳

万物成熟,我在终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