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相信“诚至金开2号”延期兑付事宜还在持续发酵。投资者日前已将投诉信递至当地银监局,哀求推动事情尽快办理,早日收回本息。此外,上海、广州等地的投资者还进行了维权行动。剖析人士指出,“诚至金开2号”延期或意味着刚性兑付的冲破,而长期以来中国相信市场这种刚性兑付的征象让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失落去了精确的认识,但完备借助市场之手调控仍是一个长期过程
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诚相信“诚至金开1号”兑付风波于末了关头找到第三方接盘,避免了违约。然而,“诚至金开2号”却没能延续这份幸运。
7月24日,中诚相信有限任务公司(下称“中诚相信”)发布公告称,由于融资方山西新北方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无力还款,7月25日到期、规模13亿元的“诚至金开2号”凑集相信操持无法准期兑付,将对其进行延期,延期期间收益率亦仍按相信文件实行,并称“力争在15个月内完成相信财产的处置变现事情”。
这对“诚至金开2号”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
“诚至金开2号”相信操持成立于2011年7月26日,召募资金13亿元,估量终止日为2014年7月25日,期限3年,投资者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0%-11%。项目融资方为山西新北方公司,资金用于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等支出。
维权未果
在延期的坏公布后,各地诚至金开2号的投资者组织起了维权QQ群,并到诚至金开产品代销机构工行私人银行部讨说法。
8月4日,上海骄阳似火,室外温度最高超过38度。上午10点,十多位诚至金开投资者自发组织,来到位于上海浦明路的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私人银行总部进行维权。
不少投资者向《国际金融报》表示,购买诚至金开2号产品最紧张的缘故原由是工商银行对该项操持的强烈推举,是理财经理的“谎话”太过诱人,是对产品风险的刻意遮盖。
一位从江苏江阴赶来的投资者曾红(化名)见告《国际金融报》:“我是工行的老客户了,2011年7月,我接到工行理财经理电话,他在电话里推举了诚至金开2号产品。”
这位理财经理明确地见告曾红,这款产品高收益、无风险,绝对保本保息,只留给工行高端客户,数量有限。
被理财经理一说,曾红有点动心,“我没有投资过相信产品,也不理解煤炭行业,于是咨询理财经理在最坏的情形下,这款产品的风险是否会较大。理财经理当时非常肯定地说,这是工行自己的项目,是工行山西分行推举上来的,知根知底,纵然相信所涉项目出了问题,也可以通过工行放款办理,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如此担保之下,曾红终极购买了300万元该相信产品,在工行私人银行部签了条约。
然而,现在诚至金开2号兑付延期,曾红致电该理财经理,对方一贯关机,打电话到工行才得知,这位理财经理已经不再任职了。
而在投资者供应给《国际金融报》的诚至金开2号产品的项目简介上,明确地写着“本相信操持是由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推举并卖力后期监管”。
上海投资者黄华(化名)向《国际金融报》强调:“2013年,2号产品利息支付已经不正常,在诚至金开1号产品爆发兑付风波的时候,我几次再三追问,2号产品是否会涌现问题,我的客户经理表示,这是两个产品,2号不会有问题。”
投资者供应的《诚至金开2号凑集相信操持2014年第一季度管理报告》显示,新北方集团未向受托人支付2014年第一季度的股权坚持费约5037.5万元,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三个季度拖欠股权坚持费。截至2014年3月31日,新北方集团共计向相信专户支付股权坚持费3.62亿元,累计欠付股权坚持费1.8亿元。
据理解,在场的所有投资者都在2号产品公告延期后被改换了客户经理,原来的客户经理或者是调换部门,或者是跳槽,还有的是离职。
维权当日,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事情职员把投资者们带到会议室,但一贯没有能给出阐明的高层管理者露面,银行的事情职员称领导电话一贯未打通,直到下午一点半仍旧没有任何结果。黄华对感叹:“当初须要客户投资的时候,工行乃至派专车把我接到嘉宾室接待,现在出了问题我来要说法,却拖了又拖,卖力人避而不见。”
让投资者介怀的并不是相信产品有风险,而是工行在发卖的时候没有提示风险,乃至对风险只字未提。根据银监会2009年印发的《银行与相信公司业务互助指引》第十六条,相信公司委托银行代为推介相信操持的,相信公司应该向银行供应完全的相信文件,并对银行推介职员开展推介培训;银行应向合格投资者推介,推介内容不应超出相信文件的约定,不得浮夸宣扬,并充分揭示相信操持的风险,提示相信投资风险自担原则。
疑点重重
除了发卖环节的浮夸其词和风险提示不到位外,投资者还对诚至金开2号的项目成立、运作充满疑问。
早在诚至金开2号成立以前,融资方新北方集团已通过华融国际相信成立了“华融·山西新北方集团煤炭整合特定资产投资凑集资金相信操持”(以下简称“华融新北方凑集相信”)。华融相信以相信资金7.03亿元专项用于购买新北方公司享有的对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太原有限公司的192万吨煤炭的债权,而新北方公司将相信资金紧张用于收购煤矿、洗煤厂、支付资源并购款。
2011年7月12日,“华融新北方凑集相信”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相信财产管理报告显示,报告期间,受当地政策影响,新北方集团与山西煤运合营的4个煤矿暂未复工生产。在此情形下,经协商,由新北方集团向受托人出具“代为交付第1期煤炭确认函”,并且由新北方集团采纳外购原煤并筛洗后经天津金栋发卖给中能滨海的办法,代为履行山西煤运的本期煤炭交付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代为履行交付责任一样平常是指包管方在某种情形下履行包管责任,帮助融资人渡过难关,而此时新北方集团与山西煤运合营的4个煤矿没有复工生产,代为履行交付责任极有可能表明当时融资方资金链涌现了问题。
而就在融资方的资金链可能涌现问题的质疑声中,2011年7月26日,“诚至金开2号”却成立了。为何在质疑声中还能设立起13亿元的项目操持,这值得穷究。
黄华表示质疑:“在诚至金开2号相信操持成立之前,融资方已经暴露出问题,我要问问工行,作为工行山西省分行的推举项目,工行是知情不报、欺骗客户,还是尽职调查失落职、风险监督空缺?我哀求工行将项目成立的过程阐明清楚。”
投资者还提出一点质疑,《2011中诚·诚至金开2号凑集相信操持项目简介》中的质押包管中,包括一部分公司企业的股权,但是只显示出百分比,并未标明实际代价。在投资者看来,这是一种欺瞒行为。
此外,让投资者较为不满的是,2009年银监会颁布的《相信公司凑集资金相信操持管理办法》中指出,涌现提前终止相信条约或者延长相信期限的情形时,应该召开受益人大会审颠末议定定。但中诚相信直接公告延期,据理解,到目前为止,仍未召开受益人大会且暂无召开迹象。
危急延续
此外,有投资者向感慨,诚至金开1号无论过程多么弯曲,但终极还是平稳地结束了产品,华融新北方凑集相信也及时结束了相信操持,为何2号产品却被延期,运气真是欠佳。
中诚相信7月24日发布的公告还显示,本相信操持的相信期限将自动延长,直至货币形态相信财产能够知足受益人相信资金本金及按照预期收益率打算的相信净收益,或者相信财产全部变现完成且变现所得全部进入相信专户之日止。相信操持延期期间,受益人预期收益率仍按相信文件实行。在相信操持延期期间,受托人将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履行受托人职责,连续督匆匆新北方公司推进下属煤矿的整合进程和干系手续的办理,推动企业规复经营生产,并将连续推动新北方公司下属煤矿的二次整合,积极探求意向受让方,通过法律路子向干系主体主见权利,以实现相信财产的变现和现金回收。受托人将力争在15个月内完成相信财产的处置变现事情。
更有中诚相信人士透露,2号相信操持延期的15个月期间,中诚相信将用3个月韶光进行环评,3个月韶光进行资产价格评估,余下韶光进行产权挂牌交易。而终极如果交易不堪利,还将连续延期。
对此,优选财富高等理财经理江才家表示,1号和2号产品的差别在于诚至金开1号在末了一刻,相信紧张关联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取得煤矿采矿权而暂时渡过难关。而诚至金开2号中相信操持投资的4家煤矿业务执照至今仍未办下来。 7月24日,中诚相信公告称,因新北方公司下属煤矿的二次整合尚未取得新的进展,诚至金开2号确定延期。新北方公司下属五煤矿整合和技改复产事情尚未完成,即是说这3年来,这4家煤矿并未生产经营过。其余,1号和2号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1号在今年初发生兑付危急时,中诚相信和工行所面临的社会舆论压力较大,再加上1号的规模较大(30亿元),涉及到的投资者数量较多并且都是工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无疑也给银行增加了比较大的压力。而2号危急涌现时,监管层已经开始提出有序冲破刚性兑付的辅导见地,而且2号产品规模相对较小。
用益相信剖析师闵清华认为,1号能够找到接盘方,相对2号延期处理来说影响较小。1号末了虽然只兑付了本金,而未兑付第三期的利息,投资者还是可以接管这一办理方法的。但是2号选择延期兑付,并且韶光为15个月,等待的韶光是很长的。首先,不论15个月往后投资者能否拿到本金和利息,这中间搁置的韶光对投资者来说都是很大的丢失。更何况到目前为止,还未有确切答复能否兑付全部本金和利息。业内认为,2号已经形本钱质性违约,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刚性兑付。
上海一家大型相信公司研发部卖力人在接管《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听到诚至金开2号延期兑付,而且给出的期限是15个月韶光,让我其实吃了一惊,原来我以为也就三四个月的延期。那么永劫光的延期对中诚相信自身也是不利的。如果事情连续闹大,监管层参与调查并创造问题,那么银监会很可能出台惩罚方法,如停业整顿等。此外,如果真的发生违约,冲破刚性兑付,中诚相信的信誉和品牌将受到重创。”
从上半年相信机构盈利情形来看,相信业净利润前十强已经涌现了改变,中诚相信跌出十强,从去年的第四滑落至第14名。中诚相信今年上半年实现业务收入8.92亿元,净利润为4.87亿元,仅占去年整年18.5亿元净利润的26.32%。
互推任务
中诚相信发布延期公告后,中诚相信和工商银行就开始相互扯皮,推脱任务。中诚相信曾对媒体回应称,“诚至金开2号”项目发起和资金安排均由互助银行卖力。银行卖力相信操持的推介和代理资金收付,还卖力相信资金的保管,监管相信增资款的后续利用。因此,该项业务具有通道业务的性子。所谓“通道业务”,是指券商向银行发行资管产品吸纳银行资金,再用于购买银行票据,帮助银行曲线完成相信贷款,并将干系资产转移到表外。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向银行供应通道,收取一定的过桥用度。
投资者则对表示,他们自始至终都未打仗过中诚相信。购买诚至金开2号时,是由工行客服经理先容,是在工行私人银行嘉宾室签的合约,以是出了问题,当然须要工商银行对他们卖力。
上海一家大型相信公司研发部卖力人表示,该产品实在是一个通道业务。银行给当地企业贷款受阻的情形下,通过中诚相信这个通道为企业输入资金,然后包装成相信产品推销给自己的私人银行客户,帮助企业融资,项目和客户方都是银行供应,中诚相信只是一个通道。
而从中诚相信这一产品的用度构成看,也可以看出,中诚相信扮演了通道角色。投资者预期年收益率为10%-11%。中诚相信收取的相信报酬为每年2.5%;银行收取的各项用度合计每年4.3%,个中资金保管费率每年0.5%,资金代理手续费每年1.5%,财务顾问费每年2.3%。
中诚相信在全体过程中,只赚取了几个点的通道用度。
上述研发部卖力人表示,通道类业务在相信产品中并不少见。这类产品的任务要看银行与相信公司之间的互助协议。
在项目涌现问题往后,中诚相信方面曾做出回应,但工行方面至今未有任何声明。7月28日,上海投资者在工行私人银行进行维权时,银行事情职员曾表示两日后会针对客户疑问给出回答,但是一周后仍旧没有动静。
早在诚至金开1号产品涌现兑付问题时,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就曾表示,中国工商银行不会刚性地向投资者供应补偿。
江才家对表示,工行声称“条约上明确银行行使的是资金托管和相信资金收取的任务”,而中诚几次再三回应“项目发起和资金安排均由互助银行卖力”。投资者与相信公司签订条约,一旦失事,相信公司自然担负第一任务。
相信产品并没有刚性兑付的法律规定,有序冲破刚性兑付是监管层的辅导方向,从这一层面讲,中诚相信在法律上不存在问题,按照相信条约的规定处置抵押物也是正常表现。但根据投资者透露的,工行在发卖过程中存在误导行为,并且有承诺保本保收益的行为,如果证据确切,工行可能要受到违规发卖的惩罚。
从全体事宜的发生过程看,银行和相信应负有任务,相信公司在项目发起过程中,尽职调查不充分,而工行在发卖过程中存在违规发卖行为。
闵清华则认为,任务方要看银行和相信公司之间的条约约定。按照详细规定来说,如果银行不愿意兜底卖力,投资者也无可奈何。投资者投资的直接干系方是相信公司,相信公司和银行之间的互助办法对投资者没有影响。
刚兑或破
随着韶光流逝,中诚相信与工商银行还没有拿出被投资者认可的办理方案,多数投资者对能否拿回本金、利息越来越感到担忧。
闵清华对说,刚性兑付只是行业的潜规则,不是一个制度性的规定。不能定期兑付是正常的市场征象,冲破刚性兑付的预期很大,银监会的99号文中提出的“风险处置市场化”解释监管层也在逐步冲破刚性兑付,风险将由市场承担。
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提出,要有序冲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刚性兑付增加了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引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以是应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有序冲破刚性兑付,顺应根本资产风险的开释,让一些违约事宜在市场的自发浸染下“自然发生”。同时,增强投资者对付理财产品的风险意识,树立“卖者尽责、买者自大”的理念。当理财产品涌现兑付风险时,应合理界定理财发行方、渠道方和投资者之间的任务和责任,各自承担相应的风险,以此推动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实质。
“刚性兑付长期来看利好理财市场,作为投资者,我并不反对冲破这一行业潜规则,但是从问题产品开始冲破不当善,对投资者来说并不公正,也让金融机构的不道德行为有机可乘。”黄华表示。
目前,诚至金开2号兑付仍迷雾重重,如何既能顺应市场化的发展,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磨练着干系各方与监管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