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Gary
来源 | 汽车做事天下(ID:asworld168)
7月2日,重庆永川永城汽修厂老板沈于良和宝马5系车主,在主管部门的见证下,签订了和解协议。
自4月25日车主第一次进店到7月2日双方和解,“永川宝马事宜”持续了两个多月,期间发酵成为全国性关注事宜,“自带配件轇轕”、“车主索赔2万”等字眼,不断刺激着全体行业的肾上腺素。
在6月初,沈于良通过直播、视频等渠道,将这次事宜公之于众,当时,汽车做事天下并未第一韶光宣布,紧张考虑到,今年由自带配件引起的冲突事宜过于频繁和重复。
作为一个行业媒体,我们不想做“抖音笔墨化”的大略动作,也不想为了流量去挑逗行业感情,激发行业对立。
不过,7月2日,在把稳到事宜双方达成和解后,汽车做事天下看到了本次事宜不同于往常的地方:自带配件并非一个致使修理厂全面抵制的无解难题;而车主和修理厂产生抵牾,也存在主动对话的可能性。
这个结局背后的过程,大概能给全体行业带来更多现实性的启示和一定的教诲意义。
以是,7月4日,我们联系到当事人沈于良进行线上采访,获取了第一手真实资料,还原出不少事宜中的细节,以及双方如何达成和解,更主要的是,沈于良也分享了针对此事的理性思考和反思。
煽风点火和陈词谰言之外,行业更为须要的,该当是谨严和思辨。
一、起因在沈于良的影象中,宝马5系车主第一次进店是4月中旬,但是,从来自于车主的一份资料看到,准确日期该当是4月25日。
影象的偏差解释,这次事宜跌宕的韶光确实太久。
不过,沈于良记得很清楚的是,一开始,车紧张求的项目并不多,紧张便是两方面:一是全车油漆,二是改换几个配件,包括集风罩、挡泥板等。
然而,情形在当天晚上涌现了变革。
“当晚,车主发微信给我,哀求变动维修操持,原来的普通车漆升级为高品质车漆,同时增加了几个项目,彷佛是改换水管、进气管等。”
由于车漆项目是沈于良互助的油漆师傅来操作,以是这块业务沈于良让车主直接和师傅沟通,而其他维修项目,则是沈于良亲自沟通。
此后,事情的发展出乎沈于良的猜想:车主开始分阶段、分批次不断增加项目,例如水管改换之后,车主又哀求做胶套项目,过几天又新增气门油封等,如此递增。
并且,上述增项的行为,都是通过微信,在线上沟通确定。
在增加项目之外,另一个分外的地方在于,除了早期进店沟通的项目,后期线上增加的项目,对应的配件都是车主在线上购买,直接邮寄给沈于良,乃至到了这么一耕田地:“后来配件加倍越多,有些小配件,我都没有跟车主沟通,就直接给他做了安装。”
汽车做事天下讯问,前前后后到底新增了多少项目?
沈于良没有统计详细数量,只是凭借影象:快递单号都有20-30个,太多了,有的快递没有送上门,还是自己去拿的。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便是配件质量。
车主委托沈于良在收取配件后,查看确认是否为正品原厂件,在一批配件到达后,沈于良查看了配件包装和编号,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这也成为后面的争议点之一。
从车主第一次进店,到5月份提车,大概是35天韶光,个中,油漆项目花费15天旁边,维修项目花费20天旁边,这期间,车主只是在做全车喷漆的时候来过门店一次。
那次进店车主也有过疑问:“他问油漆师傅,油漆材料的外包装上为什么没有钢印号,后来师傅给他阐明了一下,车主就没有穷究。”
沈于良阐明,油漆的品牌和型号都是按照车主的哀求来采购的,采购来源是油漆师傅认识的供应商。
抵牾并不是出在油漆项目上,而是潜伏在一个多月的沟通和维修过程中。
二、抵牾5月尾,沈于良关照车主到店提车,争议由此产生。
“紧张是发动机这个板块有争议,这个板块我做了气门油封、正时链条、底壳、水管、油管等等项目,并且按照各个单项报价,工时费4500元,但是车紧张求给一个打包价,2700元。”
沈于良手写的配件和工时费价格表
上图是沈于良手工记录的配件和工时费价格表,可以看到,他是根据每个单项来单独打算工时费。
车主咨询后得到的工时费打包价
比拟来看,上图是车主咨询了一家豪华车专修连锁之后,得到的一个打包价格,比沈于良的报价少了1800元,也便是直接打了6折。
沈于良不同意打包用度,缘故原由很大略:这些配件并非一次性发过来,而是分批次发过来,每次都产生了新的项目工时,并且,项目先后还影响事情量。
以油底壳洗濯为例:“本来正时链条、气门油封都换好了,车主又见告我把油底壳拆下来洗濯,我当时就提醒他,这个油底壳本来没有漏油,如果拆下来,一是会产生工时费,二是有漏油的风险。他还是坚持要做这个项目。”
那么,在维修过程中,沈于良和车主有确定好工时费收取标准吗?
沈于良承认:“没有完备讲清楚,由于维修中途,车主说了一句,工时费不用一项一项报。早期我是坚持单项报价,但是后来项目特殊多,他又这么说了,以是我也不好意思每次都单独给他报价。”
这就为工时费争议埋下伏笔,包括底盘项目也有问题:“我给他的底盘改换了几个胶套,同时换了刹车片和电瓶,车主认为,后面两个项目该当算作底盘打包项目,也不想单独给工时费。”
双方对付工时费无法达成统一见地,引起了车主的不满,进一步爆发成为不可调和的抵牾。
车主手写的赔偿诉求
车主将此事上报到主管部门,创造永城汽修并未按时备案,因此进一步质疑全体维修过程。
以是,车紧张求检测配件是否为原厂件,同时到有资质的企业检讨施工是否合格,终极统计下来,一共是2万元的检测鉴定用度。
这也是车主“索赔2万元”的由来。
此后,沈于良积极应对车主的诉求。
一方面,沈于良收到“责令变动关照书”,正视经营合规问题,因此停业整顿一段韶光,期间补齐了经营资质,完成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登记。
另一方面,沈于良还是希望只管即便和车主沟通,将抵牾肃清,“以是我主动提出来,和车主进行协商。”
三、和解6月初,沈于良在抖音上通过直播和视频等办法,将事情的原委道出,得到了不少同行的关注,也收到了很多建议。
“有的说打持久花费战,有的说把配件拆下来还给车主,五花八门的见地很多,估计车主也看到了这些信息。”
不过,沈于良表示,他的初心是希望找到一个共赢的办法办理问题,“不是说谁去难堪”,“赚的都是血汗钱,能拿到就行,优惠一点也无所谓。”
以是,在沈于良主动推动下,从6月开始,他和车主在主管部门的参与下,进行了三次协商。
第一次协商,也便是车主一开始诉求赔偿2万元,沈于良认为这一诉求并不合理,协商以失落败告终。
此后,双方还有一次私下沟通,车主这次希望直接提车走人,双方谁都不支付用度,仍旧被沈于良谢绝。
第二次协商,车主提出的办理方案是付3000元固定支出,然后给沈于良的小孩5000元红包,沈于良没有赞许。
“这种办法,虽然钱收到了,但是名不正言不顺,彷佛是乞讨一样,我肯定不能接管。”
但由此也可以看到,车主已经涌现了付钱的意愿。
第三次协商,也便是7月2日,双方终极达成共识,车主一次性付8888元维修费,含配件和工时,同时承诺自带配件部分涌现任何问题,与修理厂无关。
沈于良先容,比较于一开始11364元的报价,终极的和解用度依然低了一点,相称于双方各退一步。
中国有一句老话:退一步,夸夸其言。
至此,“永川宝马事宜”算是告一段落。
四、反思沈于良1988年生人,19岁就踏足汽修行业,2016年开出永城修理厂,门店便是他和老婆两人,是一个范例的夫妻店。
“今年的买卖情形肯定不好,进店量和客单价都低落挺多。”
深知行业的经营不易,才会珍惜每一单业务和每一个客户。
他表示:“从全体过程来看,车主不是来故意碰瓷的,以是,这算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通过自媒体将事宜传播出去之后,沈于良也感谢同行的关注和帮助,“师兄师弟对我确实带来很大支持。”
与此同时,沈于良针对这次事宜,也有自己的反思。
第一,在维修过程中,和车主的沟通非常主要,包括施工工艺、工期、配件和工时费价格等等,都要提前确定清楚。
第二,针对自带配件,沈于良不建议接大批量自带配件的业务,一是不愿定配件质量,二是存在潜在的风险,“我这次还比较幸运,车主对维修质量没有疑问,一旦涌现质量问题,麻烦就更大,比如今年杭州火花塞事宜,就无法挽回。”
当然,沈于良并未完备抵制自带配件,“有时候老客户带一个小件,比如网上买的改装件,这就无所谓,但是涉及到核心部件,还是只管即便不要接。”
事实上,直到末了,双方都没有搞清楚,配件到底是从哪里购买的,配件价格是多少,到底是不是原厂件。
这也是沈于良反思的一点,配件来源和质量,一定要在维修过程中,和车主达成共识。
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辩论输赢对错,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在汽修行业连续前行下去。
未来的路,注定不会那么平坦,但总是要走下去。
写在末了今年以来,自带配件的抵牾和争议习认为常,大多数时候,事宜经由媒体渲染之后,很随意马虎转变为口水战,乃至导致网暴征象。
媒体不应在未获取一手信息和资料的情形下,成为网暴的温床;读者也不能仅仅隔岸观火,还是要看到事宜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这次“永川宝马事宜”,就并未勾留在口水战层面,而是在沈于良的推动下,终极达成和解:车主拿回自己的车辆,沈于良收到应得的用度。
很多时候,对事不对人,积极沟通和对话,才能真正办理问题,而不是导致抵牾激化,将事情拖入不可挽回的田地。
注:文中事宜干系的图片资料均由沈于良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