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春,寒风中已模糊透出春天的气息。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的一处“饿了么”站点,原有的60多名“蓝骑士”外卖员大多都回老家过年,或是选择了安歇,只有杨诗人和十余名同事依旧留在合肥、坚守在岗位上。

怀揣着两个充电宝、每天6辆电瓶车轮换上路的杨诗人,是名副实在的“跑单王”,也是同事们眼里的“劳模”。
多年来,奔跑在路上,既是他的事情,也早已成为他“兑现”梦想的办法。

新春走基层|外卖跑单王老杨的留守年 汽车知识

杨诗人在展示他的“跑单王”名誉勋章。
新华社 马姝瑞 摄

老家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杨诗人今年55岁。
4年前,他来到合肥打工,很快就找到一份保安员的事情,每月收入一下子提高到近3000元,比在老家收废品翻了一倍。

“干了一段韶光,无意入耳老乡提及城里有外卖员这个职业,觉得很新鲜,就想试试。
老杨淳厚地笑着说。

2018年2月,是他兼职送外卖的第一个月,由于韶光有限和路线不熟,一天下来最多只能跑完40单,一个月只赚了647元;第二个月,收入增加到3757元;第三个月,已经“熟门熟路”的老杨决定全职做外卖员,他的收入又翻了近一倍,达到7145元。

“收入提高了,家里人生活立即就有改进,我以为越跑越有劲,热爱上这份事情了!
”老杨愉快地说。

正在取餐的杨诗人,春节期间,他依旧留在合肥,坚守在岗位上。
新华社 马姝瑞 摄

外卖员的站点间隔老杨租住的屋子不过几百米,而周围道路、小区、商业中央、超市、饭店、药店……很快被老杨跑到“熟透了”,他的订单送得越来越快。

打开手机,老杨骄傲地向展示自己2020年的“成绩单”:47960.98公里,总订单量28135个,最多一天完成了110个订单;得到好评5770个,227笔打赏;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出勤68天、完成4449单。

“别人老问我当上‘跑单王’有啥诀窍。
实在没别的,便是要坚持跑、一直地跑,不能偷

为了好日子,跑起来!
这是贰心中始终的信念。
在租住的平房小院里,一字排开的电瓶车满满当当霸占着门廊,只要没电了,老杨就立即回来换一台,连续上路。

在异日复一日的订单里,还藏着这座城市变革的“秘密”。

“这些年,订单量不只越来越多,还越来越贵,解释大家日子都过得更好了!
”杨诗人见告,从餐食到甜品,从生鲜水果到药品、扮装品,最“贵”的一单金额乃至超过了1000元。

这是杨诗人珍藏的一部分名誉证书和勋章。
新华社 马姝瑞 摄

而他自己也在奋斗中迎来了“春天”。
2020年10月,老杨拿到了打拼多年买下的新居子的钥匙,98.8平方米的三居室让一家5口人都可以安居下来,他操持春节后就动工装修,争取早一天住进新居。

“人生没有白跑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要连续跑下去,不只给大家做事好,也把自己的日子越跑越好!
”老杨的声音铿锵有力。

:马姝瑞

视觉/编辑:江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