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西北部的岩口乡、洼落乡、温泉乡及箐河乡境内,地处四川、 云南两省交界处,东邻盐边县国胜乡,南、西与云南丽江市华坪县接壤,北与凉山州盐源县相接。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幅员面积594.23KM,境内植被多样、生物丰富。紧张自然景不雅观以万亩杜鹃、原始森林、天然园林、大地盆景以及鬼斧神工的天坑地漏、瑰丽多姿的天国石林、奇幻百出的地下溶洞、连绵起伏的高山草甸为主,加上多民族的文化风情、幽美的传奇故事,以奇伟瑰丽的生态群落、博大精湛的民族文化,集生态旅游、文化不雅观光、猎奇探险、民俗大不雅观于一体,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胜境。
2001年,此地已列入盐边县旅游发展方案,作为生态旅游区进行开拓,2003年6月,作为全市旅游重点开拓项目,市旅游局已与四川省旅游方案设计研究所签订方案条约,估量于2004年开始高出发点、高标准、大规模地开拓培植。
彝语“格萨拉”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俏丽天国”。俗称:最好玩的地方。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区位上风明显, 交通状况较为便利,地处攀枝花盐边县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交界处,省道216线由南向北经岩口乡直通全区。从岩口乡向西有一条通往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机耕道。
岩口乡政府驻地向东南至攀枝花市118km,距二滩水库湖面36km;北距泸沽湖116km,较经西昌至泸沽湖的间隔缩短了近89km。从区位条件上看,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不仅可成为攀西大裂谷风景区的旅游支撑中央,而且还可成为攀枝花至泸沽湖旅游佳构线上的主要旅游支撑点。作为攀西大裂谷旅游区主要的组成部分,格萨拉生态旅游区拥有类型多样、特色光鲜、品位极高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同时该区域也是彝族聚拢居区,具有浓郁的彝族风情。生态旅游区内地形繁芜,山高谷深,植被丰茂,生物多样性明显,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特殊是万亩杜鹃、盘松竹林、高山草甸和彝族风情等奥妙组合,构成了一幅幅奇异的大裂谷风光画卷。再加上触目惊心、千姿百态的地质奇不雅观和天坑地漏群,宁静的原始森林以及彝族村落寨、古老传说等人文资源,充分显现出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独具魅力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旅游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