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时表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创造金红利5元(含税),估量年度分红金额将达10.2亿元,约占年度净利润的25%。
去年,根据干系统计,亿纬锂能海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4.45%,位列国内第四,相较于2022年提升两个位次,市场霸占率提升2.01%;储能电芯出货量已连续两年位居环球第三。
年报发布当天,亿纬锂能在微信公共号也表示,“2023年对付公司而言是精修之年,秉承高质量发展计策,技能、制造和质量水平实现全面打破。岁月丰成,构建起大规模、高品质、环球化交付平台,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详细来看,在亿纬锂能的业务中,动力电池2023年出货量为28.08GWh,同比增长64.22%,实现营收239.84亿元,同比增长31.41%;储能电池板块增势明显,年度出货量为26.29GWh,同比增速121.14%,实现营收163.4亿元,同比增长73.24%;消费电池板块营收为83.62亿元,同比降1.78%。
在研发方面,亿纬锂能2023年研发投入为28.71亿元,同比增长26.97%,占营收比重为5.88%。
在诸多技能路线中,大圆柱电池是公司重点投入的方向,方案的年产能20GWh的大圆柱电池工厂一期已在荆门完成投产,二期的首批设备也在2023年年底开始进场。与此同时,公司同步方案了沈阳、成都、匈牙利等地超50GWh产能。截至2023年末,亿纬锂能46系列大圆柱电池已经下线超过425万只。
而不才一代电池技能路线的储备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锂金属二次电池已成功占领三大技能难点,基于10Ah的电芯,最高可实现能量密度580Wh/Kg,支持5C的输出,同时全性能测试可知足UL1642和UN38.3的安全哀求。
半固态电池基于50Ah的软包电池,可实现能量谬的400Wh/Kg,超过1,000次的循环寿命,利用温度可拓展到-20°C-80°C,目前已完成设计定型。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开展聚合物类固态电池的研究,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室温下的稳定运行。
二线电池商与宁德时期差距何在?
然而,只管和自身比较,2023年亿纬锂能取得了可喜的古迹进步,但与宁德时期、比亚迪两强比较,差距仍旧不小。
在此前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坦言,“2023年的行业数据,有一个清楚的逻辑,动力电池领域里宁德时期和比亚迪两强的格局是非常显著的。除了市场份额外,更主要的是两家企业赢利了,其后的兄弟们各有各的上风,目前各有各的难处。”
2023年,宁德时期锂离子电池销量390GWh,动力电池系统销量 321GWh,同比增长32.56%;储能电池系统销量69GWh,同比增长46.81%。根据SNE统计,2023年宁德时期动力电池环球利用量市占率达36.8%,连续七年稳居环球榜首;储能电池环球出货量市占率40%,连续三年蝉联天下第一。
2023年,宁德时期营收4009.2亿元,同比增长22.01%;归母净利润441.21亿元,调度后同比增长43.58%;扣非后净利为400.92亿元,同比增长51.65%,基本每股收益11.79元/股。
比较来看,宁德时期的归母净利润超过了亿纬锂能10倍。
除了营收和利润的体量,在毛利率方面,亿纬锂能与宁德时期也有差距。2023年亿纬锂能综合毛利率为17.04%,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27%,较上年同期低落0.84个百分点。
个中,动力电池毛利率为14.37%,同比低落1.59个百分点;储能电池毛利率17.03%,同比上升8.07个百分点;消费电池毛利率23.73%,同比低落0.95个百分点。
而宁德时期2023年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达到22.27%,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储能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3.79%,同比增加6.78个百分点。
为何会产生如此的盈利差距?据东吴证券在今年2月剖析,电池是非标品,产品、客户差异造成产品价格差异,目前宁德电池价格远高于二线电池是合理且持续的。2022年在原材料高点时,宁德时期与二线价差并不明显,基本为0.1—0.2元/Wh,而2023H2原材料价格低点时,价差扩大为0.2—0.3元/Wh,紧张缘故原由为宁德时期产品和客户构造多样化、供应链采购上风,电池价格调度相对平滑。
同时电池为非标产品,价差明显。目前储能磷酸铁锂电芯0.35—0.4元/Wh(含税),动力磷酸铁锂电芯0.4—0.45元/Wh(含税),而外洋三元锂电池包仍在1元/Wh以上,而宁德时期三元锂电池出货量比重约50%、外洋客户超50%(含特斯拉)。
据东吴证券剖析,2024年,基于本钱和产品上风,宁德时期与二线厂商的盈利差异将连续保持,24年单位利润微降至0.07—0.08元/ Wh。
特殊在本钱方面,宁德时期与二线电池企业比较有0.05—0.06元/ Wh的差异,紧张来自原材料用量少及采购价低(0.01元/Wh),单线产能大、人工低、折旧少(0.01元/Wh),良率高、产能利用率高(0.03元/Wh),这是基于长期工艺,短期难以赶超。
“精耕细作、颗粒归仓”是方向
看清了现实格局,亿纬锂能对未来保持了复苏的头脑。
在接管机构调研时,亿纬锂能表示,海内电池厂在2023年已经涌现分解,2024年将会是分水岭,电池厂财务状况也会成为客户的主要考虑成分。一味采纳低价策略的公司,很难击败具备顶尖制造水平的头部企业,卷价格不是主沙场,而且不可持续。
详细而言,“2024年公司将精耕细作、颗粒归仓,希望培植的每一个工厂都能实现盈利。动力电池方面的经营重心在提升质量,缩小与头部公司的差距,目标是把交付水平做到行业最高水平,提升市占率;储能电池方面,努力在今年和明年把交付量排名进一步提升,且今年开始要逐步提高Pack和系统的交付比例。”亿纬锂能方面称。
在年报中,亿纬锂能也表示,未来要重点提升“技能”和“质量”能力,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详细的电池技能方面,公司力争锂原电池在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上,持续强化在智能表计、物联网设备、汽车产品等市场所需的龟龄命、高可靠、宽温等关键技能研究,通过创新构造设计,提升电源可靠性,加大产品竞争上风;在动力电池方面,公司持续开拓快充技能,同时在大圆柱电池上发挥极致制造效率和高同等性、高可靠性上风,形成量产能力;在储能电池方面,公司面向 TWh 级别储能规模升级628Ah电芯技能开拓,实现电芯及系统层级的本钱双降。
进一步降本增效也是公司的目标。年报提到,要通过新产品、新工艺降落每Wh本钱,致力打造亿纬王牌产品。
个中,亿纬锂能目标王牌产品大圆柱电池尺寸标准,制造效率提升30%,制造本钱降落 50%。王牌产品 LF628K 储能电池采取超大电池 CTT技能,相较于314Ah电池可减少电芯 数量 50%,提升生产效率30%。此外,公司将通过簇级别尺通过簇级别尺寸的优化,可适配行业标准集成方案,降落客户利用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