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嘻哈火了。

中国有嘻哈我跟风见异思迁但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休闲娱乐

昨晚,一群同事测试后台留言程序,公司那位平时并不怎么爱说话的程序员,直接来了段 freestyle:

他说放工的地铁上听着 Rap,回家就有了灵感。
“觉得生活都变得押韵了。

虽然写的不怎么样,但看到他这段 freestyle 的女同事都说:“好可爱的程序员啊。

可一贯关注嘻哈的老粉丝们不愉快了,在他们眼里,猖獗的新粉丝像是“跟风狗”,什么火喜好什么。

网上有很多人评论说:“去年听民谣的和今年听嘻哈的是同一拨人。
”还有人说:“现在很多喜好 PG One、喜好 Jony J 的人,之前都是宋冬野、赵雷的‘老婆’。

虎扑上一个叫“国际张”的网友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段 Rap。

我的程序员同事也是赵雷的粉丝。

去年他买了吉他,学会了弹唱《少年锦时》。
今年,他吉他忘得差不多了,喜好上了《中国有嘻哈》的冠军 GAI。
“由于老家同在四川的威远县,口音很亲切。

他在北京生活近 10 年,由于想改掉明显的口音,他碰着老乡也只管即便不说四川话。
而最近,他开始学着用家乡话唱 Rap。

平时大家对他的印象是“含羞”、“心善”、“呆”、“诚笃虔诚”之类的词。
喜好上嘻哈之后,我创造了他的另一壁,是有趣、原谅、不去世板。

鄙视别人跟风的人,只看到他们追逐盛行,却不知道每个人的喜好,都有自己的情由。
而喜好上一样新的东西,便是打开一个新的自己。

公司还有一个年轻的产品经理,所有人眼中的“潮流男孩”。
追风他永久跑在前哨。

大疆无人机一出新款,他就绝不留情地卖掉旧的换了新的,买来鼓捣了一周,以为不好玩,拍了张照发完朋友圈就退回去了。

看到朋友家的音响很酷,他一口气买了俩(不同品牌),个中一个买来到现在只用过一次。
大家都担心他这样下去,往后谈恋爱会不会面异思迁。

头天还在听周杰伦,拽英文歌,嘻哈一出来,他就光速跟上了,跟人谈天他能用Rap:

被对方说歌词写得不好,聊崩了,吵架也能用 Rap:

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随着节目里那些嘻哈小子学、装酷吸引女生,直到有天加班到半夜,回家路上他愉快地给我看自己和朋友一起创作的歌词,我再也不鄙视他了。

这样的片段,他手机里写了三四页。
在空荡荡的三环边上,他大声地把这一段唱了出来,听上去还是那么回事儿。

作为产品经理,事情中他最明显的习气便是在第一韶光理解各种新产品、新玩法、新趋势。
他是我们公司第一个知道什么是 new school 和 old school 的人,也是第一个把 Rap 用到产品文案里的人。

鄙视别人跟风的人,嘲笑他们没主见,什么火喜好什么,却不知道有的人跟风也会负责、走心。
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每每会给你带来新的灵感。

讲这些故事,是想说,跟风不一定是坏事。

火爆过后,热度肯定会退潮。
但由于得到大众的喜好,嘻哈音乐从地下走到地上,原来要靠在夜店做 DJ 养活自己的 GAI ,现在演出费上百万。
很多原来不理解嘻哈的人,迷上了这种音乐。
今年被称为“中国嘻哈元年”。

前阵子刷屏的“一元画”,也让原来被忽略的分外人群得到帮助和关注,很多买画、发朋友圈的读者说,这是一次充满温情、善意的跟风。

乃至有时候,我们明知道自己没那么喜好,仍旧去追逐一个事物,由于它有用。

几年前,有个女孩跟我提起她自己的社交焦虑。

她刚毕业到一家公司演习,同事都是都邑出生的白领,而她在屯子终年夜,心里自卑,跟周围的人搭不上话。

她听到大家常常聊最近的电影、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就开始猖獗地追,什么火就看什么,看完电影还去看影评。
有天她和朋友用饭,苦笑着说赶着要去看新上映的《逃离德黑兰》,“紧张是想攒一些谈资,尽快跟大家混熟。

她很抵牾,以为自己是不是太假了,是不是该当做自己才好?但我以为,这无可厚非。
当初的跟风,是她掩护人际关系的“社交货币”,也成了她进入这个圈子的入场券。

末了,她真的喜好上了电影,现在成了一个不错的影评人。

嘻哈男孩 TT 的微博粉丝涨到了 230 万,老粉丝给他留言说:“再也不能说是我的男孩,现在已经是他们的男孩了。

先喜好上的人,难免有霸占欲。

赵雷还是一个小众民谣歌手时,追随者们提及他的作品如数家珍,就像自己发掘的宝藏,不舍得跟别人共享。

后来他参加《我是歌手》,成了所有女孩的“老公”,大街小巷都能听见《南方姑娘》和《成都》。
最初的那一小波粉丝说:你变了,变得汲汲名利,顺应大众。

小众给人带来一种独特感和优胜感,如果大家都喜好,这个爱好看上去就没那么酷了。
先喜好上的人,彷佛失落去了什么一样,很生气。

比起做一个大众化的俗人,一些人更乐意享受小众事物带来的“个性”光环。

乃至有些人实在对他声称喜好的那个东西没什么觉得,只是喜好小众本身,那种“我是少数人”的觉得,看上去更酷。

这也没什么,创造没人创造的宝藏的确让人窃喜。
但没必要责怪那些跟风的人。

少年期间的喜好大都本末倒置。
而终年夜后,当我们懂得真正去欣赏一件事物,反而会充满分享的希望。

不过,确实有很多盲目的喜好让人困扰。

前阵子,Jony J 演出时差点被粉丝从台上拽下来,手都抓破了。
他很烦那些不懂什么是嘻哈,只把他当爱豆的迷妹粉丝。

Rapper 辉子的几个女粉丝说,由于他有女朋友以是要取关。
辉子发微博骂“滚犊子!

看到那些不听歌只会喊“老公”的陌生人,不管是真粉还是歌手,都以为自己的宝藏,被毁了。

说到底,喜好这件事儿不分先后,看的是至心。

不管是网红奶茶还是明星同款,如果你要买一件东西,最好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买?我真的须要吗?

不管是偶像还是恋人,如果你要喜好一个人,最好先问问自己,我理解他/她吗?

好的跟风,是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坏的跟风,是在朋友圈,或在别人眼中,假装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彩蛋:

我们的产品经理说,看了虎扑网友的谩骂他很生气,于是和朋友一起写了一段歌词 diss 他,这是个中的几句:

自以为是嘻哈老炮,不过护食狭隘无可救药

看起来高高在上有说服力,实在是秀优胜演的一出戏

以为是人群中最亮的星,不过在成见里自嗨成精

骂骂路人划清界线标榜是朵孤傲的花

照照镜子恍然大悟不过群众吃剩的瓜

读后思考:

你曾经跟过什么风?它给你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