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蒲州城终极被秦武通攻陷,王行本逃回了王世充那里。
而后是唐军四处出击,后方的潞州、浩州、汾州、隰州等地都面临着唐军偏师的全面威胁。
金刚派出的援兵都被唐军击退,四处疲于奔命。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从太原到宋金刚大营的补给线受到唐军的全面骚扰。
到了620年四月,宋金刚的粮道已经被全面割断。
唐军乃至已经到达了北方三百多里外的介休附近,并且攻占了介休汾河河谷上的张难堡要塞。
宋金刚无法确知,攻占张难堡的唐军是李世民派出的,还是当初李元吉、裴寂做主帅时失落散的唐军。
但不管若何,军中粮草已经不敷了,再拖下去,他的大军就有崩溃的危险。

一曲秦王破阵乐 休闲娱乐

然而,无论宋金刚如何派人挑衅,安居在柏壁的李世民始终谢绝出战,坚守不出。

宋金刚征战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猥琐的打法。
自己不正面出战,然后放出零散的小部队到处穿插骚扰,像一群赶不走、杀不尽的蟑螂一样平常。
看来对面柏壁大营里的不是李二郎,而是“李二螂”吧!

四月十四日,宋金刚大军的粮草终于耗尽,只得敕令撤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在宋金刚的背后,潞州有唐将王行敏,浩州有唐将李仲文,隰州有唐将刘弘基,“定杨军”竟然已经身处于包围之中,只有沿着汾河往北,经由霍州、介休回太原这一条路才轻微安全一点儿。
宋金刚也是一个极为精良的将领,知道撤退时是大军最危险的时候。
当初隋炀帝第一次征辽东时,便是在大军撤退中遭遇打击,险些全军覆没的。
以是,他慎重地安排了断后部队,以偏将寻相为后卫,大军垂垂北撤。

宋金刚的顾虑是对的,李世民的追兵果真来了。

寻相的断后部队到达吕州时,李世民的追兵终于遇上了他们。
李世民看破了寻相耍的埋伏、偷袭之类的花招,双方一番恶战,李世民大破寻相。
李世民随即敕令,全军稍作休整,然后连续追击。

这番胜利来之不易,以是李世民既然已经出击,就要追上宋金刚的主力,让他们全军有来无回。

于是,唐军连续从吕州北上,开始追击。
这一追,就追了两百多里。
李世民的追击,要的只是一个字:快。
粮草和辎重快不起来不要紧,辎重兵逐步来,主力部队先行。
主力部队连续向前,步兵快不起来也不要紧,逐步走,但是剩下的数千骑兵要以最快速率向前。
他们只有一个任务,那便是追上宋金刚的主力,然后彻底地把他们打趴下。

李世民连续率军一起北上,到达高壁岭一带的时候,连麾下那些履历丰富的老将都追怕了。
此时,唐军经由一通急行军,辎重队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中间是紧赶慢赶的步兵大队;而最前面的骑兵队则由李世民亲率,带着秦叔宝、程咬金、秦武通、翟长孙等一干骑将,把大部队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由于步兵和辎重的行军速率受限,以是军队之间的间隔越来越大。

大家都是带兵打仗的里手,这种情形能不让民气惊胆战吗?孤军深入、轻敌冒进,这类兵家大忌,李世民全都犯了个遍。
但李世民仿佛什么都不管,便是一马当先,骑着他那匹叫作“特勤骠”的名贵战马,蹄声嗒嗒地闷头往前。
行军总管刘弘基实在忍不住了,拉住“特勤骠”的缰绳苦劝道:“秦王把敌军打得大败,一起追到这里,已经是大获全胜,功劳已经足够了。
如今还要连续深入,还请秦王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而且,士兵们都已经又饿又累,实在不能再往前了,还请秦王先按兵不动,等到后面的粮草和大部队跟上了,再追击也不晚。

刘弘基说得委婉,只是劝李世民爱惜自己的身体,实在是在说要爱惜全军将士的性命。
如此冒进,万一假如有什么不测,便是全军覆没的危险。

李世民也听出了刘弘基的这一层意思,但丝毫不为所动,回答道:“宋金刚这次被打败,军心涣散,是我们等了一年才有的机会。
现在是有些战功,确实来之不易,但我们面前的这个机会,错失落了再想捉住就更不随意马虎了。
以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如果我们停在这里不走,那他们就会缓过神来,准备防御之策,到时候我们再想打过去就晚了。
”顿了顿,他连续说道,“世民不遗余力,就算这次殉国了也不敷惜,哪还会管自己的身体呢?”他豪情满怀,倒是丝毫没有在意此时讲殉国之类的话会不会犯忌讳,策动缰绳,“特勤骠”又载着李世民向前飞驰而去。

将士们虽然确实又饿又累,但见秦王与他们一起同甘共苦,一样忍饥受饿,以是大家也都不敢提这件事情。
骑兵连续向前,一头钻入了数十里长的雀鼠谷中。

李世民担心的,便是通往介休的这条雀鼠谷。
当年他们从太原起兵,攻打霍邑的宋须生时,李世民就曾带着右军走过这条雀鼠谷。
几个月前,李仲文也在雀鼠谷中被“定杨军”击败。
这条山谷险要非常,只有鸟雀、獾鼠才能翻上山去,因此而得名。
万一宋金刚休整下来,在雀鼠谷阻击,那唐军就会面临严重的威胁。

果真,雀鼠谷已经有了宋金刚安排下的守军。
不过,这些守军都是刚刚吃败仗的败兵,士气不高,而且都没想到唐军居然这么快就到了这里,一时完备没有了斗志。
李世民麾下的铁骑绝不费力地消灭了他们。
前前后后,一整天内,他们在雀鼠谷中遇上了八处守军,都被李世民带领骑兵逐一击败,斩杀、俘虏了几万敌军。
李世民安排少数将士管着,等待后面大部队来吸收,就连续匆匆打马而前。

一天八场战斗,再加上长途行军,到了夜晚安歇时,将士们全都累得险些虚脱。
李世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其他将士们也都一样。
全军到处找吃的,搜遍附近,也就只找到一头羊。

一只羊,不能更多了,战马是如今最紧要的东西,更加不能吃。
于是,李世民敕令,全军高下一起分食这只羊。
数千唐军,每人就分享到了一小块羊肉。

但这块羊肉,大概是将士们这辈子吃过最喷鼻香、最适口的肉了。

咚,咚,咚,鼓声响起,原来是秦王李世民击起了乐器。
星空之下,篝火为伴,李世民年夜声唱起了战歌,歌声洪亮,冲动大方而高亢。
将士们回忆起这天的战绩,想起秦王一马当先,将敌阵瞬间冲毁的场面,豪情壮志不由得再次丰裕了他们的胸膛,都情不自禁地随着应和了起来。
原来的饥饿感烟消云散,铿锵有力的战歌声响彻了全体山谷。

多年往后,李世民让人将这首战曲重新填上新词,便成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
每当这首歌曲奏响,便让人回忆起当年的那个乘风破浪的时期,秦王李世民带着数千人狂飙突进,一举破敌。
终极,这首歌曲传遍天下,从东瀛岛国到印度天竺,都在传唱着这首曲子。

李世民,代表着马背上无双的天下精神!

第二天,李世民的几千骑兵终于走出了雀鼠谷,抵达了介休城西门外,而宋金刚才刚刚驻扎在这里没多久。

宋金刚在介休城尚有两万士卒,却切切没想到李世民这时已经兵临城下了。
此刻宋金刚退无可退,便决心与李世民决一去世战。
当即出城,在西门外摆开一字长蛇阵,他准备给李世民来个迎头痛击。

李世民在城外休整了一下子,等后面掉队的士兵们稍稍遇上,便开始组织攻击。
李世勣、秦叔宝、程咬金等人攻阵北,翟长孙、秦武通攻打阵南。
战斗打响,宋金刚的战阵快速向前推进,而唐军稍稍向后逐渐退却,逐渐地,“定杨军”与介休城的间隔拉大。
也就在这时,李世民亲率的精锐骑兵迂回到了“定杨军”后方,猛攻宋金刚的后军。
宋金刚全军腹背受敌,于是又兵败如山倒。
宋金刚骑马逃走,连介休城也没进,就往太原城而去。

介休城中,就剩下了尉迟敬德、寻相的留守部队。

但李世民还是没有理会介休城,连补给线也不要了,他绕过城池,连续带着身边还能站得起来的骑兵,向着宋金刚追击。
盘踞介休城的任务,则交给后面赶到的略阳郡公李道宗和宇文士及。
不久之后,尉迟敬德和寻相便带着介休城和永安城屈膝降服佩服了,不过这都是后话。

又追逐了几十里后,李世民的追击部队抵达了张难堡。
他们惊奇地创造,大唐的旗帜居然飘扬在这处要塞之上。
原来,守将樊伯通、张德政原来是浩州守将,李元吉、裴寂等军败后,就在这里孤独地坚守着。
整整一年里,他们击退了前来围攻的“定杨军”,还顺便挟制了几票“定杨军”的运粮队,在骚扰敌后方面发挥了主要的浸染。

这真是一个好,要知道,李世民这支部队已经三四天没有好好吃东西了。
于是,李世民等人在城堡下高呼守军开门。

但在守军眼中,这队经历过连日决斗苦战的骑兵衣衫褴褛,全身血污,完备看不出是谁的军队。

“我是秦王李世民,快让我们进来!
”李世民说道。

然而这个几天没有卸甲,脸上全是肮脏的血污与尘土的年轻人,谁也看不出他到底是谁。
李世民只好摘下头盔,向城堡内示意自己的身份。

“真的是秦王!
”有人认出了李世民的样子,张难堡内立地欢呼雀跃。
一年的坚守,终于等到了唐军的援救,而且还是秦王亲自到来。
无数守军都高兴得流下泪来,城堡的大门急速向李世民洞开。

李世民进城之后,瞥见城中唐军将士喜悦的样子,也很冲动。
随从这时见告守将,秦王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于是城中守军赶忙准备起来。
但是,张难堡此时也是条件艰巨,他们拿出最好的东西,也只是粗米饭,以及浑浊的酒。
但只管如此,李世民以及随同到来的追击骑兵的将士们,都吃得非常愉快。

一顿粟米吃尽,大军连续马一直蹄地北上,这半年来“定杨军”侵略的国土,誓要他们底本来本地吐出来!

(摘自《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 范西园/著 华龄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