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高朋

顾建平《小说选刊》杂志社副主编

RDV時間北京  顾建平×张颐雯×行超×王忆给梦打开一扇窗DT51 休闲娱乐

张颐雯《北京文学》副主编

行超《文艺报》副编审

王忆《浮生绮梦清欢》作者

活动日期

2024年4月13日(周六)19:00-21:00

活动地点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DT51 3F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活动用度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进场

报名办法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坐席有限,先到先得

参与提问的前三位读者

将得到《浮生绮梦是清欢》1本

直播平台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请以直播形式不雅观看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

王忆用她的一根手指,在键盘上随意率性舞蹈。
她创作的女性人物,或清闲生活快意人生,或病痛中挣扎倔强生存,但末了的结局都得到了生活的厚待,这是作者对天下的期盼,也是心底的善良使然。

作者王忆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泰州市作协特聘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冬日焰火》《夏日秋千》,短篇小说集《不虚此行来看你》,诗集《王忆诗选》等,个中《冬日焰火》第八届上海好童书奖、《夏日秋千》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墨客奖,第十届金陵文学奖,2023年入选江苏省作家协会“文学苏军”新力量青年作家。
《浮生绮梦是清欢》中,王忆延续以往细腻的书写,用温顺的笔触谈及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用镇静的眼力不雅观察凡夫俗子的喜怒哀乐,以恰到好处的温暖记录着自己对天下的思考。

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是我们绕不开的生活日常,好在有梦让我们坦然享受诗意,年夜胆期待远方。

2024年4月13日(周六)晚19:00,我们特殊约请了《小说选刊》杂志社副主编顾建平、《北京文学》副主编张颐雯、《文艺报》副编审行超、《浮生绮梦是清欢》作者王忆做客DT51 3F RENDEZ-VOUS,以文学之名,给梦打开一扇窗,让东风进来;给爱打开一道门,让美好盛开。

【活动高朋】

顾建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
曾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十月》杂志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主编兼《中华辞赋》总编辑。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副主编、编审。
著有评论集《无尽藏》,散文集《冬天我到南方》等。
其作品获第十届冰心散文奖。

张颐雯

北京文学期刊中央副主任、《北京文学》副主编、编审、评论家。
曾获“全国文学报刊同盟奖”骨干编辑奖、百花文学奖任务编辑奖。
写作理论、评论、散文,出版评论随笔集《现在开始回顾》。

行超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社,任评论部副编审。
出版有文学评论集《言有尽时》《和光同尘》,文学访谈录《爱与肃静的时候》。
曾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南方文坛》年度精良论文奖、《长江文艺》双年奖、《北京文学》年度精良作品奖、北京文艺评论年度推头等,入选首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年榜(2023)•新锐榜”。

王忆

青年作家,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泰州市作协特聘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冬日焰火》《夏日秋千》,短篇小说集《不虚此行来看你》,诗集《王忆诗选》等,个中《冬日焰火》第八届上海好童书奖、《夏日秋千》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作品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墨客奖,第十届金陵文学奖,2023年入选江苏省作家协会“文学苏军”新力量青年作家。
作品揭橥于《公民文学》《诗刊》《当代》《花城》《小说选刊》等刊物,入选多部选集和多地语文高考仿照试题。

【推举阅读】

《浮生绮梦是清欢》

作者:王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王忆用她的一根手指,在键盘上随意率性舞蹈。
她创作的女性人物,或清闲生活快意人生,或病痛中挣扎倔强生存,但末了的结局都得到了生活的厚待,这是作者对天下的期盼,也是心底的善良使然。

这部短篇小说集中,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创作的近二十篇短篇,有的思考爱情真谛如《清晨大雨》《机遇》,有的探秘民气幽微如《浮生绮梦是清欢》,有的思考亲情冷暖生活原形如《七里巷》《老藤椅》,有的探索人生出路如《逆流而上的治愈》《陪诊师》等,都是作者连续以往细腻的书写,用温顺的笔触谈及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用镇静的眼力不雅观察凡夫俗子的喜怒哀乐,以恰到好处的温暖记录着自己对天下的思考。

/ 关于SKP RENDEZ-VOUS /

SKP RENDEZ-VOUS,一处包含新概念书店、时尚创意西餐、生活好物、艺术展演与文化沙龙的跨界组合。

她的构想始于书店、但不止于书店。
她以环球视角寻觅文化、艺术、设计、生活办法等领域的最新动态,为野心勃勃的生活家、知食分子与时尚人士供应永不过时的创意与灵感。

/ RDV時間 /

韶光永久地自我更新。

它不惧空间羁绊,

再造想像的边陲与视野的宽度,

永恒地指向未来。

在韶光的流动中,

我们分开沉闷的日常老例,

涤荡心灵,回归「此时此刻」,

由此迈向生活永一直滞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