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G到5G,时期在技能的长河中不断演化,置身个中的互联网产品有的依旧长青,有的却已经走向终点。为什么有些当年曾引起行业内轰动的产品会走向“没落”?在产品的更新迭代中,又有哪些履历在韶光的淘换中被留存?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人们吊唁逝去的亲人、思念先烈,追忆似水年华。
作为产品经理的我,打开“网抑云”,听着Leona Lewis的Yesterday,开始码字怀念那些逝去的“产品”,考试测验在emo的感情下,梳理那些产品的逝去是历史的一定还是“时也命也”。
当然回顾“逝去”是为了产品更好地“活着”。接下来我会从每一个赛道选一个当年曾经红极一时的产品,通过商业模式、产品基因、 用户体验、时期背景等方面拆解它们的成功与失落败,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一、社交类——飞信
飞信是2G-3G时期最火的社交通讯类产品,飞信的极盛期间险些覆盖了所有学校、组织,当时以发短(1毛一条,彩信更贵)为主的社交年代,免费的飞信再结合运营商的“话费组合套餐”(开通38元月费套餐送500M飞信定向流量),当时可以说在海内基本上无竞品。
它办理了用户发信息免费的痛点需求,而且还支持群发、群聊,打破了原来短信点对点的通信。极简的UI界面,在对付价格十分敏感且对付发信息还有高频需求的学生群体中一下子就裂变了,实现了从1-N的引爆。
飞信找到了当时的“北极星指标”,即增加在网用户数,即在网用户越多,飞信可以触达的用户就越多,开通38元套餐的用户越多,在网时长越长,通信做事收入和利润指标完成得越好。
为什么后来玩不转了呢?
首先4G时期到来,互联网运用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运营商通过自己的网络上风搞免费发短信的商业模式就不再是壁垒了。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速率提升和流量用度的不断下调(感谢国家的提速降费政策),这些互联网公司可以制造一个APP,只在APP里面发送信息,并不须要转化为实际的短信,用户可以24小时永劫光挂着这个APP,就能担保一贯在线,及时收到信息,乃至是图片、语音、视频,乃至是在APP内进行语音通话、视频通话。
这些做事互联网公司也可以免费,乃至前期还可以倒贴,参考春晚抢红包等案例。互联网公司可以一周一个小迭代、一个月一个大迭代,不断提升优化用户体验,不断更新feature,这些是被运营商系统编制内的各种规则束缚的飞信很难做到的。
可能有人说了飞信后来也支持了语音、视频、通话,为什么还是无力回天呢?这就要回到本身公司的基因导致的产品局限性了。
前面提到,做飞信的底层逻辑是扩大在网用户数,让中国越来越多的异网用户(电信/联通)转化为本网用户,办套餐充话费(运营商一样平常哀求包年,办业务须要长期在网),提升在网用户数量和在网时长,提升黏性,完成收入和利润的指标。
这个底层逻辑是全天下通信运营商的商业逻辑,大家办的充话费送手机/大米/锅碗瓢盆等统统业务都是做事于这个底层逻辑。
在这个逻辑下,就会区分本网用户和异网用户。
比如说早期对付飞信来说,联通和电信的手机用户肯定就不能很好地利用我的做事,你得先办张移动的电话卡、开个套餐对吧?这种底层逻辑就会导致飞信的用户就有天花板,即移动的在网用户数,由于你不可能把全中国的人都变成移动的手机用户。
同样电信和联通的长期在网用户也不能为了一个飞信功能就放弃自己利用多年的手机号,以是这便是一个大bug。
但是对付后起之秀微信,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便是由于微信或者是互联网公司的底层商业逻辑完备不一样,他们是做大用户规模、提升生动后卖流量,通过节制全网的用户后,我就可以卖广告、导流电商、游戏、接其他各种各样的做事,我节制了入口就仿佛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所有从我这过去的,请留下买路财,此时建筑高速公路的各大运营商只能哭晕在厕所。
以是说飞信的成功与失落败只能是自身基因决定的,也有历史的一定性存在。
二、音乐内容类——千千静听
千千静听该当是陪伴很多人走过PC年代最主要的产品,以至于到后来海内魔改Windows将千千静听作为默认系统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是什么?不知道、没听过、不认识。
千千静听在PC时期为什么能一统江湖?第一是它支持多种音乐格式的播放、音乐聚合搜索、下载,而且自带歌词下载和同步滚动播放,用户体验远超一众音乐播放器。
很多95后或者00后朋友肯定会说,这不是一个音乐播放器该当具备的根本功能吗,有什么分外的。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音乐很多是要依赖门户网站(新浪、雅虎)或者是搜索引擎下载后,再导入到音乐播放器中进行播放的,由于一样平常播放器没有连网能力。
如果用户想要一边听歌一边看歌词,还要单独搜索一个叫.lrc的格式的文件,导入音乐的时候一并导入。而且一样平常网络高下载的歌词韶光不准,须要自己手动调度歌词的韶光来达到和音乐的配准,乃至交多网友不惜自己打韶光戳自做lrc文件。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软件把以上所有步骤替用户做好、闭环,让用户能体验打开一个运用、悠扬的音乐直接在耳边响起,屏幕还滚动着与之匹配的歌词,用户还可以和着音乐小声吟唱。这觉得和拆开一盘磁带或者是CD放到walkman里按下播放键,拿着纸质歌词听着音乐的体验同等了。关键是听歌免费,不用倒带,“真喷鼻香!
”
同样韶光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期,曾经的壁垒不复存在。大家都可以做到一样的用户体验,乃至依赖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智能推举,都不须要用户自己搜索,后台会根据你听歌的记录自动推举,或者根据运营主题进行主动推举。
此外之前PC时期的系统预装在智能机时期也毫无意义,用户对付预装除了无感之外乃至会反感,卸载再下载一个新的APP是一气呵成的事情。如今的音乐巨子的壁垒变成了,网易云的“歌单”、咪咕音乐的“免费周杰伦”、TME(腾讯音乐集团)的海量独家版权。
千千静听纵然后期被收购,也无法阻拦被时期年夜水淹没的命运。
三、团购电商类——糯米网
糯米从被大家收购再到专卖百度,彷佛一起都很坎坷,但糯米毕竟是千团大战后少数的胜利者和幸存者,并且糯米跟现如今的美团创始人王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毕竟我们还是主聊产品,这背后我就不深挖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看看那段历史。
百度刚收购糯米的时候,李彦宏曾在百度天下大会上说,百度未来要从连接人与信息转变为连接“人与做事”,还放言要拿百度账面上的500亿现金的40%即200亿来把糯米做好。
在百度糯米的蜜月期,由于大量成本的注入,以及百度本身作为搜索引擎的流量转化为糯米带来了快速增长,短韶光内团队规模快速扩展,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建了本地发卖团队,像极了如今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大厂确当地生活团队。还记得2014年时轰轰烈烈的1毛钱吃 M 记,如果用百度支付还可以吃KFC。
百度不断地发挥着自己善于的卖广告的商业模式,把三非行业(非餐饮、非酒店、非电影)的“佣金模式”转为百度善于的“广告推广”模式,同时详细承载的“本地直通车”产品也会对餐饮等商户开放:既希望在餐饮品类上连续收取佣金,又希望餐饮老板也可以投钱做广告推广。
说白告终构糯米,只不过是为百度在连接人和做事这条O2O管道上连续卡位卖广告罢了,挂着连接“人与做事”的招牌连续做着给商家竞价排名广告位的买卖,熟习的配方、熟习的味道。
直到2016年,魏则西事宜的爆发与发酵,股价暴跌市值蒸发,直接导致百度计策目标的大幅调度,李彦宏后面在公开场合紧张提及的也很少涉及“人与做事”了,而是转向做“all in 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
糯米没有金主爸爸的持续输血,在与王兴的“美团点评”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最退却撤退出历史舞台。
糯米产品的失落败和前面三个产品都不太一样,如果前面有很多历史发展的一定性或者是“宿命论”的天灾,但糯米的失落败却更像是人祸。
糯米产品生命周期中,几经易主,但没有一个人真正想把产品本身做好,粉墨登场的大多只是心怀鬼胎的过客,不论是当作成本市场上的筹码还是线下流量入口的棋子;跟把“孩子”一点点培养的美团来比,或许糯米一开始就输了。
在美团专注做好线下做事的时候,它屏蔽了许多物流做事,只为给用户更整洁的界面、更顺畅的体验。糯米为了获利,则把线下门店和物流电商通通放到一起,乃至物流电商广告费出得多一些可以得到首推。由于有前面多次创业失落败的履历,比较之下,美团却更懂得专注、用户体验和取舍的主要性。
四、结语
产品的实质是为用户持续地供应代价,而不是将用户当作牟利的一种手段或者是工具。产品体验做好了,确实可以办理用户的痛点、知足其需求,用户会为其买单,产品也可以兑现其应有的代价。
但同时产品又须要极其敏感,在时期快速变革的时候有壮士割腕、自我改造的勇气。比如从PC时期到移动互联网时期,从传统的MP3/MP4到功能机到如今的智好手机、下一步的AR/VR头戴穿着产品,每一次大的变革来临之时,是对过往威信的寻衅与颠覆,也为新参者带来更多机遇。
比如Netflix最早实在是做租借DVD光碟起身,再到后来做线上长视频平台,再到现在开始全天下范围跟精良的创作团队互助制作低廉甜头剧,Netflix的每一步都是彻底斩掉过去的上风、跳出舒适区、颠覆性创新,但如果不这么做,Netflix产品也不会存活这么久。
但我们看到的伟大产品无一不是自始至终地坚持不变的理念,将用户放在首位,微信如是、iPhone如是、Netflix如是,Amazon亦如是。
末了用陶渊明的诗文与诸位产品人共勉:“悟曩昔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作者:大仙河,7年AI产品干系履历;微旗子暗记 :大仙河知识学堂
本文由@大仙河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本文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原创勉励操持》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