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词坛泰斗乔羽师长西席于6月20日凌晨在京去世,享年95岁。
我深深怀念他老人家。

10多年前,我曾拜访乔羽师长西席并为师长西席画像。

同伙来了有好酒|思念词坛泰斗乔羽师长教师 休闲娱乐

回忆还是戴着红围巾时,我就爱唱乔羽师长西席作词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过了半个世纪,2007年,我终于约到乔老并拜访他。
我约请乔羽夫妇到一个挂有我作品的客厅,为乔老画像。

已是八十高龄的乔老,一双深邃的眼睛眯缝着,浑圆的面庞上满是笑意,一口舒缓浓重的山东乡音,一派智者气度、善者形象。
我边画边与乔老谈天。
听乔老讲话很是享受,他不仅机警诙谐、妙语连珠,而且学识丰富、让人受益。

乔羽幼时受其父熏陶,聪慧过人,4岁就能识3000字,青少年时就通达格律、乐府和民歌。

乔羽原名乔庆宝,1946年他18岁时,得到共产党地下事情者的勾引,秘密奔赴太行山共产党开办的北方大学学习,并改名为乔羽。
1949年10月1日,21岁的乔羽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激动地流下热泪。

乔羽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都流淌自己民族的血液。
你没有情由不报效自己的祖国!
”他还说,写歌词要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没有真切体会是写不好的,能保留下来的,都是历史选择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喷鼻香两岸……”《上甘岭》电影年轻时我就看了许多遍,每听到乔羽作词《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总是心潮澎湃。
我现在耄耋之年,平时闲步随身播放歌曲也喜好听这首歌。
在极残酷的抗美援朝战役中,乔羽用美好的歌词,尽情抒发了对祖国热爱、对生活的希望。
“这是俏丽的祖国,是我成长的地方。
在这辽阔的地皮上,到处都有妖冶的风光。
”如此柔美,又如此强烈,被称为“刻在骨子里的旋律”,传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晚年的乔羽“百年心思归平淡”,三大爱好闲谈天,有了灵感写词篇。
乔老的夫人佟琦见告我们,他们家车库里没有车,放着一箱箱的酒。
车库成酒库,他每天3两酒。
我老伴一旁悄悄问她:“会不会因此影响老人的康健。
”夫人大声笑道:“他身体棒着呢!
”2006年,79岁的乔老带着夫人赴美参加活动,坐飞机12个小时,下了飞机又乘车6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参加了近两个小时聚会,紧接着又游览了一天一夜。
马一直蹄,乔老真是精力过人。

乔老因歌而名。
曾在山西事情、学习过的我,对《人说山西好风光》一歌也情有独钟。
我问起乔总是否去过山西,“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写得那般亲切,那般派头。
乔老说1945年他到山西上的北方大学艺术学院,范文澜师长西席是时任院长。
我老伴也特殊喜好这首歌,请教乔老为什么他的歌词能那么普通明白、朗朗上口,那么幽美抒怀、生动形象。
乔老说他不喜好涂脂抹粉,喜好直来直去的大口语,写歌词便是要写出公民大众心底最美好的情绪和欲望。
有人说乔老玩“土气”极为隧道,玩出了中国派头!
我想,这样看似普通的大口语随意马虎写,但写好真难。
这样带着淳厚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作品是最好的,哀求作者有出神入化的思想功力、生活功力和艺术功力。
乔老的创作与时期同步,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歌词《我的祖国》《牡丹之歌》《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爱我中华》《夕阳红》……艺术生涯七十余载,乔老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乔老的词句插上音乐的翅膀,唱红了一个个残酷的歌星,飞进了千家万户人的心中。
乔老以聪慧、情绪、才华和勤奋塑造了自己的崇高形象,成为“词坛泰斗”。

画完肖像,呈上请乔老在画上题字,老人竟像老顽童似的笑着,挥笔写下了自己为影片《上甘岭》创作的《我的祖国》中的一句歌词:“朋友来了有好酒,乔羽,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这题词一如乔老的为人,坦诚率真,豁达乐不雅观,洞彻人生,广结善缘。
乔老始终激情亲切待人,始终属于公民!

愿乔羽师长西席一起走好!
公民的乔羽,永久活在我们心中!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