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授予每个人的任务,也是履行可持续发展计策的主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期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面前或局部利益而毁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这是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道于2000年的一份指挥,正是这份指挥,救下了一个距今18.5万年的史前遗址,守住了一份中华文明留给人类的远古影象。
福建三明万寿岩是我国南方范例的旧石器时期洞穴类型的遗址,有着“南方周口店”之称。近年来,在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勾引下,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全力打造成福建省乃至全国学术互换基地、文化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诲基地、科普教诲基地,古遗址抖擞新生命。
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贾兰坡对万寿岩遗址评价说:“这个遗址很主要,必须保护!
这是万寿岩遗址的船帆洞内创造了距今4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等主要遗迹,对研究早期古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供应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洞内创造的某些石制品的制作工艺与类型与台湾创造的锐棱砸击石片、石核相同,为闽台史前文化渊源供应了实物证据。”
1999年灵峰洞考古发掘环境
据三明市文旅局党组副布告、副局长苏世斌先容,20年来,三明市有力推进万寿岩遗址保护和利用事情,制订出台了《万寿岩旧石器时期遗址保护管理规定》《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使万寿岩遗址保护和利用有法可依;完善任务目标机制,成立专门项目机构,健全依法行政机制;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文化遗产中央分别体例《福建省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期遗址总体保护方案》《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方案》;推进考古遗址公园、万寿岩遗址博物馆、万寿岩文化广场等项目的培植与改造,以及项目根本配套举动步伐的完善。
在科学方案与全面保护下,万寿岩遗址有了全新的面貌。2001年3月,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重大新创造”,是“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列入全国百项大遗址保护之一;2001年6月,万寿岩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万寿岩遗址保护事情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认可,也让三明市与万寿岩的品牌在社会上打响。
在做好遗址保护事情的根本上,三明市还对万寿岩进行合理开拓,让保护成果惠及民众。2019年6月,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方案占地面积81.5公顷,由洞穴遗址、遗址博物馆、宋代五级涌泉生态规复区、渔塘溪滨水区等组成,形成“一廊万寿十二景,树绿花红果飘喷鼻香”的生态文明和历史文明景不雅观。
如今的万寿岩遗址一改当年狼狈的样子容貌,神清气爽地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万寿岩洞穴遗址、万寿岩遗址博物馆、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些历史文化项目的陆续建成,也带动了岩前镇文旅家当的发展,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供应了新路子。统计显示,2019年万寿岩遗址累计接待游客、研学团体近8万人次。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万寿岩古遗址文化,离不开旅游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岩前镇积极打造“以节点为景点,以镇区为景区”的三明近郊特色康养小镇与全域旅游核心区。目前,以万寿岩为中央,以古人类文化、闽学文化、乡土文化为纽带,万寿文化研学实践区、吉口康养精修体验区、乌龙田园农业示范区、蝴蝶谷森林户外游憩区已初具规模。
“现在的岩前镇人气旺起来了,生态环境变好了。万寿岩遗址履行保护往后,原来很多工业家当退镇入园,成立了专门的家当园区。”岩前镇党委布告蔡明泉表示,经由“退城进园”及多年招商引资,目前位于岩前镇的吉口经济开拓区渐成规模。如今的岩前镇已成为一座欣欣向荣的生态工贸新城。
不仅如此,岩前镇还依托其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与城郊区位上风发展生态农业,已建成万亩水果、4万亩丰产毛竹生产基地以及千亩举动步伐农业示范基地。
万寿岩全景 刘冬春摄
历史文化耐久不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尽头。未来,三明市将以万寿岩为紧张空间载体,创意再现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场景,借力优质的山林环境,打造以史前文化研学、体验、餐饮、住宿为特色的高品质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区。
来源:新华号 中国博物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