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新家了。
今年一月份的某一天,早上5点多,我们全家起了个大早。家里整理的东西都被搬家公司的人一件件扛到楼下了,老爸也在查看有无东西落下,我也开始正式与老房子告别了。
我摸了摸墙,那墙上有我每年长高的记录横线,我想起每年的第一天,妈妈都会为我量一下身高,再算算我长高了多少厘米,特别是看到自己长高这么多时,我都会一蹦三尺高!我还用手机拍了我房间的照片作为留念,与我的小书桌说了声“再见。”姐姐看见了却说我太幼稚了。
八点多我们全家和我邀请的一位同学动身向新家出发了。临走前我还摸了老家的门,与邻居一一告别后,在路上我有点舍不得,因为我已经住习惯了,邻居们都很好。
后来,妈妈把老房子租出去了,我心里更加不舍,一直在想:房子只是暂时租出去,我还会经常回来看看你的。
篇二:风中的老房子
老房子屹立在风中,我的童年也飘荡在那丝风中。
记忆中的老房子是用淡灰色的土块坯子砌成的,没有掺杂一点点水泥,灰得很干净,很干净。指尖在上面轻轻地划拉一下,便会有一条白色的长长的细线蔓延开来。屋顶上铺着瓦,青灰色的,一绺一绺的,残留着飞鸟漫步过的痕迹。门边挂着一串风铃,用贝壳做的,微风吹来,清脆的响声就会在风中回荡开来,让人有种忽然想安静下来的冲动,这一切都弥漫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就是在这样一座不起眼的老房子里,我度过了人生最美丽最精彩的童年,那是一片心灵上的宁静与和谐。
常常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慵懒地躺在院子里的一张斜斜的摇椅上,翘着二郎腿,手里捧着一本书,不是为了证明我有多爱读书,只是想给这个温暖的午后一个美好的格调而已。阳光,是那么耀眼。树影的朦胧使我想起了往日的悬念……把时间定格在午后的阳光,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欣赏。很温和,很温暖,使不禁想让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在阳光的怀抱里,聆听着干净的风铃声,像一只懒懒的猫咪一样睡去,睡在这个和妈妈一样亲切的怀抱里。这时最好还有一阵淡淡的风经过,夹杂着山中特有的花香,带走在我脑子里所有的乱七八糟的思绪,只留下指尖那残留着的清新的花香。
或者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一样有着和煦的阳光,我坐在屋子里的一张小凳上,帮外婆择菜。老房子的门不算太破旧,但也不算是新的,上面有一些长年累月留下来的裂缝,细细长长的。关掉灯,屋外的阳光透过这些裂缝,就会形成几条朦朦胧胧的白光,有很多很多的
灰尘在其间旋转,起舞,仿佛它们都是一群身着芭蕾舞衣的孩子们,在舞台上的灯光的照耀下尽情地跳跃,尽情地挥霍专属孩子的童真。
而我,也在尽情享受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童年。在这所老房子里,有我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是由宁静、温暖、快乐而串成的一个个音符,在我的生命乐章里不断地弹奏令人会心一笑的乐曲。
记忆里,老房子屹立在风中,伴着我灿烂的童年……
篇三:老房子
闲暇之余,漫步在故乡的小径。做个深呼吸,感受泥土的质朴,花红草绿肆意的芳香沁人心脾。一堵斑驳陆离的墙面闯入眼帘,让脚步放缓——我回来了,老房子。
被岁月冲刷的小径坑坑洼洼,仿佛还在记忆着爷爷奶奶蹒跚的脚步。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绿色渲染着家的和谐。这就是爷爷奶奶辛勤经营的农家小菜园。菜架上爬满黄瓜,豆角。菜畦上是白菜,西红柿,萝卜……抬头看见有些破败老房子立在西边。爷爷听见我的脚步从老房子里迎了出来,“贝贝回来了”。爷爷那双布满裂纹的粗糙的手拉住我,把我拉到屋里,“贝贝你饿吗?”我摇了摇头,爷爷又问“吃饭吗?”我只是淡淡的答了一句:“爷爷我吃了。”然后走出房里,但我还是清楚的听到了爷爷的叹息声。
院子中最引人注目的景物便是那块青石板了。上面那凌乱不堪的纹理修饰着石板,顺着那细腻的纹路,有一处凹陷的地方,里面积满了雨水,孤零零的陪伴着石板。
我走出了院子,打算走到那口周围布满青苔的水井边,体验那甘甜的井水。一条水泥铺成的羊肠小道通往水井,在那短短的路程中,没有听到宛如天籁的鸟鸣声,也没有体验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悠远境界。到了水井边,我稍稍欣慰,现代化的工业还没有将这一个仅存的景物破坏掉。我登上旁边新建的高速公路俯瞰家乡,只有我家还是老样子,别人已经为求利益而放弃了对家乡的思念。我默默的回到家中,还是那个老样子:一堵斑驳陆离的墙面,坑坑洼洼的小径……
“贝贝,回家了。”爸爸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悻悻的坐上了车,对余晖下的老房子投向一种充满悲痛和无奈的目光。
别了!老房子!
篇四:老房子
这幢老房子,没什么不同,一贯的屋瓦,一贯的石墙,一贯的窗户……只是,几簇钻入院子里的红花,让我想探探这幢平凡而如一块磁石一般吸引着我的老房子。
房外。木制的大门缠上了几丝翠绿色的藤蔓,植物们在微风中“唰唰”摇曳着深绿,其中夹着几朵嫩黄色、淡红色的小花。这花园竟飘游着一缕缕清香,露珠、泥土的味道溜进我的心窝,用熟练的手法轻拨我心弦,弹出一首首优美的大自然的乐章。这动人、奇妙的声音,早已掀开了破旧的阴霾,让阳光照入我的心房。
一丝淡淡的琴声混着一股浓浓的茶香召唤着我,我“吱嘎”一声推开大门,将手搭在了光滑的木制扶梯上,上面褐色的木纹仿佛藏着一股轻纱般柔软……
我走上楼,橙黄的烛光早已在房间里游移着。无数的快乐随那小吉它清脆的声响,悠悠淌进我心。老旧的木头柱子上,几幅画也令我陶醉其中:金色的稻田、闪着碧蓝色辉波的湖泊、深绿色的山坡,一丝秋天农庄的韵律便像节日的礼花一样,在我心中绽放。
突然,一股水彩的气息悄然而至。我顺着这气息向楼下张望,只见一张长长的红木桌子在地面上铺开,时不时发出“嗒嗒”的声响。几个艺术爱好者坐在桌旁凝望着一张张纯洁典雅的白纸,随后,轻提画笔将单调的颜色通过层次分明的笔触绽放在白纸之上。过了一会儿,隐隐有几声笑声传来,那是艺术爱好者们的笑声呢?还是画中人的笑声?
此时,窗外的太阳终于闪出了身子,射出一束金子般的光辉。它斜斜射在那画上,映亮了农民们弯曲的脊背。
是的,正如我说的那样,这老房子没什么特别,可它那捉摸不透的美像那橙黄色的烛光,打动我心。
篇五:我家的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安徽,记忆中的老房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光,那用石灰砌成的墙,带着浓浓的回忆。几年前,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周巷,爷爷不愿一起来,和奶奶一起依然固执地守着老房子。爷爷总是说,舍不得这房子啊,都长感情了呢!
老房子是一座高平房,堆积许多枯叶的屋顶,深黑色的瓦檐,铺满爬山虎的外墙,为房子增添了一份陈旧感。屋子是朝南的,光照充足,室内布局合理,卧室、厨房、书房一应俱全。除夕夜里,厨房里特别热闹。妈妈在灶台旁忙着做年夜菜,我和姐姐把灶火烧得旺旺的,跳动的火光把我俩的脸映得红彤彤的。书房是爷爷的乐土,地板已经磨旧,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整个下午,爷爷喜欢腻在书房里,坐在一把竹制藤椅上,悠闲自得地品品茶,看看书。
走出屋子,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就可走到院子的尽头。一路走着,总会发现顽皮的青苔从石缝间冒出来。老水井在小院的东边,听爷爷说,这口井的年纪可大了!井水清冽可口,尤其是夏天,在刚打上来的井水里浸一个西瓜,等切开后轻轻咬上一口,透心凉的感觉绝对让你回味无穷。院子西边围着一圈栅栏,那里有我童年的玩伴——几只活泼可爱的小鸭子。每天早上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们喂食。只要我撒下一些稻谷,小鸭子就争先恐后地围了过来,几只小脑袋凑在一起,你争我抢,吃得不亦乐乎。院子中最显眼的是那棵高大的柿子树。秋高气爽,一个个柿子挂满枝头,好像一盏盏红灯笼。我和姐姐拿着一只网兜,看到熟透的柿子,轻轻一钩,柿子便乖乖入网了。吃着香甜绵软的红柿子,我俩别提有多高兴了!
老房子载满了我们一家人美好的回忆,小院里的青石路上留下了我一串串的脚印。老房子,你将永远珍藏在我心间!
篇六:再见,老房子
听说爸妈要将生我养我的老房子卖掉,我急忙要求他们带我去看最后一次。爸妈很爽快地同意了。
还是原来的老院子,古老的墙壁下有一排用来种菜的花盆。花池里长着一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树,它是当年爸爸妈妈结婚时种下的,我小的时候还经常和它比个子,可现在它已经和两层楼房平齐了。
刚进大门,我一眼就瞅见了客厅里那面墙。墙面虽然被白色的乳胶漆涂过,可还是遮不住底下五彩缤纷蜡笔的颜色,那是我小的时候,玩性大发,在墙上留下的美好时光。当时妈妈看了不但没有指责我,还夸我画的好看,说我是个“天才画家”呢!沙发上面的墙上,用绿色蜡笔画了一只只小兔子,又用红色蜡笔为它们加上了大大的蝴蝶结;兔子的右边,三个小人手拉着手,左边是妈妈,右边是爸爸,中间那个最小的当然是我了,虽然现在看起来画的不怎么像样,但当时可是得到大家的一至好评哦!妈妈见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墙,就说:“墙上面被你画的印子还在呢,我的小画家!”
走进房间,我震撼了,床头正中的墙壁上,曾经挂着一张白色花边像框裱起来的照片,黄色的背景中坐着个穿着红色肚兜的小孩。也许就在昨天,那个小孩对着镜子为自己化妆,只可惜用口红画的“美人痣”布满整个额头;也许就在昨天,那个小孩还为没吃到一颗糖哭闹,一但得逞她便露出胜利的微笑;也许就在昨天,那个小孩夜里做了恶梦,哭哭啼啼从婴儿床爬向爸妈的大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逼真,仿佛刚刚发生过一般。啊,这不就是那个哇哇乱叫的小孩出生的地方吗?啊,这不就是那个坐在学步车上呀呀学语的小孩成长的房间吗?还是那么温馨,还是那个充满童真、洋溢着欢笑的房间!
离开了那个生我养我的老房子,我不禁流下了眼泪,虽然温馨,但所有的一切都将消失,别人会把我们的房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装修。而我,只剩下一件事可做:蘸着思念的浓墨,写得一树樱花落。再见,老房子!
篇七:老房子的温度
我走进小区大门时,一天的太阳刚刚温暖,许久未回的老房子,就在这样明媚的阳光里静默着。门后的世界就在那破旧的“吱呀”声中出现,空空荡荡。妈妈独自在进了房间忙着,不知道在翻什么。“我就说什么都没有吧……”。我坐在沙发上,环视着这个空无一物的家。
那道柱子突兀地立在房子的正中间,上面五颜六色一道又一道杠。从一米到一米二,到一米四,戛然而止。我曾无数次站在那柱子前,眼含期待,等着爸爸在上一次的身高上面又用七彩的笔画出一道成功的线,也曾装模做样地为自己的芭比娃娃画上歪歪扭扭的一条,却又无比头疼得想:我在长高,芭比怎么总是那么矮呢?爸爸总会捂住我冻得冰凉的手:“那是因为你好好吃饭啊,我的小宝贝。”
“去把阳台的窗户打开。”妈妈在房间喊我。
连冬日难得一见的和煦阳光,在通过瓦蓝色窗子的照耀下也冰冷得如河水一般,空气中的微尘都明亮地闪耀着,那辆簇新的自行车在一片光亮中斜靠在墙角。我当然认得它,那长长横杠上凹进去的印记还是我摔的呢。
那时的我才刚刚三年级,觉得每次爸爸两步跨上车的动作极为帅气,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偷偷骑了自行车玩。我还不及车高,推着车把跑得飞快,三步两步作势要上车。但那男式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和我的小车实在相差太大,车摇晃了几下就倒在地上,我灵活地避开跳到一边,一点儿事都没有。在楼上厨房烧饭的妈妈看见我把她的宝贝自行车给摔了,穿个拖鞋就跑下来。我便拖着冬天宽大的棉鞋飞奔,被她追得丢了一只也来不及回头捡。妈妈终究没有抓到我,我一跑出小区门就撞上买菜回来的爸爸,躲在他温暖的背后神气活现地对着妈妈做鬼脸。那一道凹痕在冰蓝阳光下有暖暖的,回忆的触感。
妈妈抱着被子从房间出来,一下搭在竹竿上:“这被子在柜子里都快发霉了,又冷又硬,把它晒晒再带回去吧,今天阳光好。”
妈妈从前最爱晒被子,最爱在晚霞挂在树梢时把脸深深埋入被子,吸一口气:“你闻,太阳的味道。”我也一下扑上去,学着你的样子大吸一口气。“什么呀……”声音闷闷的通过被子传来,“我只闻到泥土的味道”。不过那个温暖的冬夜我的确一夜好梦,也没看到几次为我盖被子的妈妈。
我们在华灯初上时离开了家,冰冷的水泥墙上亮起几家橙色的灯,谁能想到,老房子冰冷的水泥外壳下包裹着温暖的家的温度。紫红色的天幕又下降些许,夜色冰凉,空气冰凉。但自己仍毫无偏差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管时间空间如何变化,也总有一盏灯为我亮起。
你看,就在那不远的夜色深处,就在前方。那里,就是我的家。
篇八:我家的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安徽,记忆中的老房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光,那用石灰砌成的墙,带着浓浓的回忆。几年前,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周巷,爷爷不愿一起来,和奶奶一起依然固执地守着老房子。爷爷总是说,舍不得这房子啊,都长感情了呢!
老房子是一座高平房,堆积许多枯叶的屋顶,深黑色的瓦檐,铺满爬山虎的外墙,为房子增添了一份陈旧感。屋子是朝南的,光照充足,室内布局合理,卧室、厨房、书房一应俱全。除夕夜里,厨房里特别热闹。妈妈在灶台旁忙着做年夜菜,我和姐姐把灶火烧得旺旺的,跳动的火光把我俩的脸映得红彤彤的。书房是爷爷的乐土,地板已经磨旧,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整个下午,爷爷喜欢腻在书房里,坐在一把竹制藤椅上,悠闲自得地品品茶,看看书。
走出屋子,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就可走到院子的尽头。一路走着,总会发现顽皮的青苔从石缝间冒出来。老水井在小院的东边,听爷爷说,这口井的年纪可大了!井水清冽可口,尤其是夏天,在刚打上来的井水里浸一个西瓜,等切开后轻轻咬上一口,透心凉的感觉绝对让你回味无穷。院子西边围着一圈栅栏,那里有我童年的玩伴——几只活泼可爱的小鸭子。每天早上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们喂食。只要我撒下一些稻谷,小鸭子就争先恐后地围了过来,几只小脑袋凑在一起,你争我抢,吃得不亦乐乎。院子中最显眼的是那棵高大的柿子树。秋高气爽,一个个柿子挂满枝头,好像一盏盏红灯笼。我和姐姐拿着一只网兜,看到熟透的柿子,轻轻一钩,柿子便乖乖入网了。吃着香甜绵软的红柿子,我俩别提有多高兴了!
老房子载满了我们一家人美好的回忆,小院里的青石路上留下了我一串串的脚印。老房子,你将永远珍藏在我心间!
篇九:老院·老墙·老房子
我的老家让我最留恋的是那老院,老墙,老房子。
印象最深的要数老院了,那是一处风光独特的地方。奶奶总会看着时令,会在后院种上蔬菜瓜果。一到丰收时节,长长的丝瓜,扁扁的荷兰豆,绿绿的大白菜,欢悦地扑入你的眼帘。风一吹,丝瓜就尽情地跳起舞来,荷兰豆摇曳着它那半月形的身体……生气勃勃、喜气洋洋。院子的四周,栽种的树品种繁多,树木茂盛,我却只能认出三种:香樟树、桂花树,还有梨树。记得每年八月,那桂花树的桂花满枝,煞是好看。而且,大老远就能闻到香味,真可谓是十里飘香,令人流连忘返,禁不住驻足观赏。
而那青苔遍布的老墙上,唤起了我孩提时代的美好记忆。我曾在老墙上面,用小刀刻画了我们温馨的全家福,还把我的名字在上面划了千百遍。随着时光的推移,这幅稚气的“墙上涂鸦”,却在我的脑海中已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永远也难以抹去。
院子北边的老房子,毫无疑问是我爷爷奶奶辛勤劳动的结晶。这座房子有两层,楼上有一间卧室,卧室对面是一个杂物间,里面存放着很多好东西,都是爷爷奶奶用过了却舍不得丢弃的旧物。楼梯靠西的墙上,爬山虎成群结队地往上爬,形成了一派壮观的景象。要是满目的碧绿迎送你上下楼梯的每一步,这种感觉能比令人心旷神怡吗?
楼下客厅正中央斑驳的墙壁上,依然未改地挂着一个毛主席照片,爷爷曾告诉我,毛主席是我们老百姓的大福星。我每次看到照片上毛主席他老人家慈祥、亲切的笑容,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中堂,往左是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的好地方,因为可以躲藏的地方有很多,那一桌一椅,一橱一柜,在我们一帮小家伙眼里,往往充满着神秘感。往右是我爸妈的房间,摆设整齐,有我小时候的写真集,还有我最爱的两个糖罐。窗前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台老式的收音机。白色的纱窗轻轻拂动着探进头来的柳枝,阳光洒落在书桌上,满屋子的温暖。
有时候,你推开老房子后门,会发现别有洞天,因为那是一片棉花地,白花花的棉花,微笑着,欢舞着,欣欣然向你招摇着手,满目都是白……
老家的老院,老墙,老房子,使我留恋,让我难以忘怀。每每想起,心头一阵温暖。
以上就是关于老房子的作文-老房子作文8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二作文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