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公民没有忘却这位忠实的共产党员。
8月24日,李清学捐躯4天后,中共辽宁省委追授李清学同道“辽宁省精良共产党员”称号,辽宁省政府决定评定李清学同道为义士。
8月26日,建昌干部群众冒雨送别好布告李清学。新华逐日电讯于力摄
8月26日,建昌县为李清学举行了隆重的伤悼会,近千名干部群众冒雨送别李清学。
苍天垂泪,建昌一早上就开始下起了小雨,上午9点半伤悼会开始,雨势逐渐加大,仍旧挡不住当地干部群众对李清学的思念之情,党员干部身着白衬衫黑裤子,胸前戴着党员徽章,家乡的父老乡亲相互搀扶,上千人站在伤悼大厅表面的空地上,手拉横幅,眼含热泪。
横幅上写着“公民的好布告 我们永久怀念您”“生命逝去 精神永存”“清学布告一起走好 小台子村落民永久怀念您”……是酸心,是致敬,是思念。
伤悼大厅正中间上方挂着李清学遗像,遗像两边的挽联上写道:忠实向党 亮节高风万古存;齐心专心为民 良操美德千秋在。李清学的尸首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周围簇拥着鲜花。伤悼会上,党和公民给予李清学高度评价,称他为“齐心专心向党,在平凡中铸就忠实”“齐心专心干事,在实践中展现担当”“齐心专心为民,在奉献中诠释初心”。
小台子村落是李清学生平为之奉献的地方,这里的村落民和他感情深,思念切,50名村落民代表一大早就赶到殡仪馆,为他们的好布告送别。
大水中并肩战斗的臧春英来送别战友。
臧春英,小台子村落妇联主席,和李清学并肩战斗的战友,25日一夜没有睡好,26日凌晨听到表面哗哗的雨声,禁不住掉下眼泪,20日凌晨,也是这个韶光,也是在这样的大雨中,她目睹了李清学救人捐躯的过程。
20日凌晨2点多,他们俩冒雨巡查河道,溘然接到村落民田百凤求救电话,两人赶到失事地点创造,田百凤及3个女孩被困在大水中的一辆微型面包车里。
“你在这等着,我过去。”臧春英至今还记得李清学和她说的这句话。他拿出绳子一头捆在自己身上,一头让臧春英固定在岸边铁门上,自己转身冲进大水里。一个、两个,李清学先后将两个孩子救上岸,在水中跌倒的他又奋力起身回到车边前去营救第三个孩子,此时田百凤已被大水冲到下贱岸边获救。闻讯赶来的村落民甩给李清学两根绳子,他把两根绳子都牢牢地绑在孩子身上,这个时候大水已经猛涨没过肩膀,两人和面包车也被冲走五六米远,恰好被两棵胳膊粗的小树拦住,在这危急时候,李清学大喊:“别管我,保护好孩子!
”村落民们奋力拉绳,李清学用身子抵着树干,用尽全力将孩子往前推。第三个孩子被困难地救到了岸边。
此时,李清学已筋疲力尽,只好抱住身边的小树。水势越来越大,岸边村落民用力拽却拽不动绳子,当村落民再去喊人接济时,溘然一个2米多长的方形铁制水箱从上游冲了下来,把他砸倒在湍急的大水中,救生绳索又被一大块损毁的沥青路块压住,至此李清学就再也没有站起来,经由村落民连续两个小时的搜救,李清学被打捞上来,此时他已经停滞了呼吸。
在伤悼大厅,臧春英抱着李清学的妻子韩亚利失落声痛哭,连声喊道:“我没有保护好李布告啊!
”作为李清学的妻子,韩亚利此时眼泪已经流干,看着面前的臧春英,她又怎么能忘却在雨中,在路边,陪伴丈夫的场景,又怎能忘却数百名村落民冒雨默默地守护。
20日上午8点多,李清学的尸首被打捞上来后,雨还不才,去往李清学家和村落委会的路水情严重,村落民们只好把李清学的尸首暂时放在阵势较高的边界沟路口,村落民周鹏把自己家的大方伞拿来为布告遮雨,还有的村落民从家里拿出被褥、门板。闻讯赶来的韩亚利看到躺在地上的李清学,顿时呆住了,和她一起生活30年的丈夫,就这样悄悄地躺在雨中,躺在门板上。她不相信这是真的,她坐在丈夫阁下,用手握住丈夫的手,不断地揉搓,多么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体温通报给丈夫,能够产生奇迹,让丈夫重新露出笑颜。
12点多,李清学的尸首被抬到村落委会,越来越多的村落民听到后也蹚水冒雨向村落委会赶来,有的为布告擦拭身体,有的为布告整理衣服,屋里空间小,更多的村落民就在村落委会的院里顶着大雨默默为他们的好布告守候,直到晚上6点多,尸首被送到殡仪馆。“让我看看布告,让我看看布告,年夜大好人啊。”一位姓李的80岁老人赶到后,蹲在李清学尸首旁老泪纵横。
那一刻,韩亚利的心中有悲哀,也有冲动。
村落民李正新安置好瘫痪在床的丈夫,一定要来送送自己家的大恩人。
53岁的李正新自己身患癌症,丈夫瘫痪在床,还要养活三个孩子上学,这个困难家庭始终装在李清学的心里。“他险些每周都要来我家看看,拿些吃的用的,帮助打扫院子,一有空还到我家地里整顿整顿庄稼。”让李正新难忘的是,有一次听说他们要去县城医院看病,李清学把车开到家门口,背起瘫痪在床的丈夫,一贯给送到县医院,又陪着他们看病,末了又把两人送回家。看着李清学遗像上那温暖的眼神,她连连鞠躬说:“您是我们百口的大恩人啊!
”
来送别的还有62岁的村落民赵印来,“村落里谁有事找他都不嫌麻烦,都能搭把手。门打不开了,就喊一声‘清学布告’;车子熄火了,也要喊一声‘清学布告’;便是取快递,还有村落民也能想到清学布告,他总是乐呵呵地答应,一起小跑就过来了。”最让赵印来感激的是李清学一贯督匆匆他盖新居,他家的屋子坐落在河套边上,是年久失落修的危房,在李清学的多次督匆匆帮助下,赵印来终于在汛期前住上了新居,“要还是老屋子,这次大雨肯定被冲掉了,布告是救了我们百口的命啊。”
满头白发的小台子村落党支部副布告、62岁的赵继权站在李清学的尸首旁含泪倾述:“我知道你心中未了的心愿。”
2021年10月,李清学担当村落党支部布告、村落委会主任。“他上任时就向全村落百姓立下誓言,一定要带领全村落1235名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赵继权说,三年来,他为全村落的发展费尽了心血。
李清学上任伊始就把目光投向了本地成熟品牌——黑山科大枣,确定了“做大总量、做优模式、增强后劲”的发展思路,与辽宁省农科院旱地农林研究所互助共建,采纳“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示范庄家”模式,带领53户村落民绿化荒山荒坡1000余亩,栽植新品种大枣6万株,全面达产后每户年均可增收2万元,实现村落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为实现“党群共同致富”,李清学在大枣基地开辟了一处“党员林”,号召全村落党员责任栽种枣树苗1.1万株,让全村落人看到了发展,看到了希望。
“清学啊,我知道你心中最牵挂的是大枣基地,基地培植发展正在关键时候,村落里还有一段柏油路没有修,村落里的路灯还想今年都安上,放心吧,你未竟的心愿我们会替你完成。”赵继权擦干眼角的泪水,目光武断。
在抗洪中负伤的黑山科乡党委布告张卫昌拄着双拐,一步一步走进伤悼大厅。
20日凌晨,冲在抗洪一线的张卫昌也经历了死活磨练,被年夜水冲走后,他牢牢捉住一棵大树,独身只身一人在树上呆了7个多小时,直到大水退下去。“李清学一家可以说是党员之家,父亲李洪民便是一名老党员,父辈的艰巨奋斗在潜移默化中孕育了他忠实于党,忠实于公民的政治品质,他的妻子是党员,他的女儿在大学期间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李清学是真正树立起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张卫昌激动地说。( 于力)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