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丹丹有约”冒着纷飞的春雨走进惠州市粤西商会,与惠州市粤西商会现任会长吴政贤(惠州市众和房地产开拓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届会长康华以及专职副秘书长谭裕康三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弘扬大粤西文化,硕果累累
:据悉,惠州市粤西商会是全国第一家以“粤西”命名的商会,可否谈谈商会成立之初是在若何的一个背景下成立的?惠州市粤西商会成立至今8周年,会员发展到了近200家。这些年来,商会做出了哪些成绩? 尤其在为粤西和惠州两地发展牵线搭桥中,哪些标杆典范最能让惠州“粤西人”引以为傲?
康华:惠州市粤西商会前身是广东省粤西企业促进会惠州分会,是在2003年在广大的粤西籍企业家及在惠的粤西籍宦海老领导倡导下成立的,我们的初衷便是办一个大粤西人商会,让大粤西贩子都能真正的抱团发展。商会预备历时三年,在各方协力下,于2010年12月份经惠州市民政局批准成立。2012年以总分第一获评惠州市首批5A等级社会组织;2013年商会党支部被评为“惠州市前辈党支部”。这些名誉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信心。相信商会在第二届会长吴政贤的带领下,更好地朝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发展!
吴政贤:商会在首届会长康华的领导下已打下了坚实的根本,在商会做事这块,以商养会的初衷始终不变。如何给予各会员一个粤西人真正的家,便是“凝聚力量,抱团发展,商会是我家”一起发展壮大。我和三位首席会长及部分会员筹资在市区收购了一家公司,免费划出3000多平方地给商会办公用,内置有会议室、党建活动室、餐厅、会员洽谈室、篮球场、阅览室等,真正做到了让在惠的粤西人有一个“家”的觉得。
2017年商会被评为惠州市工商联系统“精良商会示范点”暨“四好商会”,2018年被湛江市工商联系统评为“四好商会”。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在2017年9月,成立了“惠州市粤西商会关心下一代事情委员会”,组织更多的会员企业加入关心下一代事情。二是商会在2018年6月挂牌成立“惠州市粤西商会法律咨询仲裁调度中央”,商会紧张领导班子及法律顾问等16人参加了湛江国际仲裁院学习,得到了“湛江国际仲裁院仲裁员证”。这是专门帮助在惠州的粤西籍企业家办理民商事纷争和有关法律所设立的做事机构,也是省内社会组织中为数不多的仲裁机构的商会之一。
谭裕康:惠州市粤西商会是一个“大粤西”观点,紧张有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市籍在惠州发展的企业家组成。在粤西和惠州两地发展上,商会不少企业家会员都做了标杆性的引领。
吴政贤:这些年,两地政府招商引资带来的效果明显。有一个湛江籍的首席会长,为助力村落庄振兴,他回吴川黄坡投资了4.5亿元开拓了一个楼盘,反响很好!
回湛江投资的会员企业,据不完备统计有十几亿元了。一位化州籍副会长投资十几亿元还乡收购一间玻璃马赛克制造厂,办理了当地一批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这种勇于担当的家乡情怀影响深远。还有我们一个湛江籍的首席会长企业,在大亚湾西区投资过百亿元开拓房地产。
擦亮粤西人行业品牌,共筑两地经济发展
:驻外商会是家乡人的“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打独斗的时期已过去,抱团才能取暖和。商会拳头产品(行业)都有哪些?在打造本土商会品牌意识上,你们又如何打造家乡品牌?
吴政贤:拳头产品以建筑行业和制造业为主,个中又以建筑行业为重中之重。商会基于“抱团发展”理念,商会里面每一个行业的细分都有龙头企业(标杆者),高下游的干系会员企业,都会在中标项目中获益。作为会长的我更因此身作则,每次领到一项工程项目,都分包给会员,进行专业团队分工互助。商会要树立的便是“大粤西商会”的行业招牌。
商会因此做事好会员为目的。以是,商会还卖力品牌化的运作,实现会员最大盈利的目的是商会要去磋商和做事的。有品牌的,以商会为凝聚力多给机会打响品牌;没有品牌的,费尽心机帮助造就品牌。品牌是企业和家当长远发展的主要核心。包括牌号注册、品牌定位、营销策略等,都要全方位为会员考虑到。
我们也是基于商会建筑行业秘闻深厚,重点鼓励发展房地产开拓,在树立商会品牌的同时打响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名片,譬如吴川“建筑之乡”的名片。商会有一个制造业会员企业很出名,在惠东经营一家玻璃马赛克工厂,生产的工艺装饰品全部出口欧洲国家。我们还有一个常务副会长投资了近2亿元养殖金钱龟,颇具标杆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设立商会的专家型智囊团,为企业全方位量身打造,精准做事。
谭裕康:秘书处是商会运作的核心机构,是参谋部,必须事无年夜小、公而忘私地助推商会更好发展。譬如在对接工程项目网络材料信息,分配给专业成员企业上,在编发商会杂志《粤西人》和运营好商会"大众年夜众号上,在处理待人接物上等等,都必须具备“绣花功”功力。
粤西人互助共赢,共谋他乡发展路
:随着商会会员的日益壮大,如何有效管理商会更有凝聚力和粘连度,通过什么办法让企业会员在商会平台更好地叙乡情、话发展、谋互助?
吴政贤:让企业会员有“家”的觉得,商会就必须做到事事都做到为家人办事的态度和实行力。商会是政企沟通互换的桥梁和平台,尤其是会长(们)具备各种问题的办理能力。企业会员碰着事情生活上的各种问题须要商会办理的,商会都责无旁贷沟通折衷帮忙办理。每次商会举办的企业发展论坛,也约请粤西干部一起出谋献策,增强大粤西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更好地让企业会员通过商会平台叙乡情、话发展、谋互助,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加强人才军队培植,发挥好商会人士联系面广的上风,在不同岗位、态度上绘就发展同心圆的浸染。
谭裕康:秘书处也在造就年轻的政企沟通传承力量。商会运作过程中,我们设有顾问团、首席团、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财务部、编辑部、项目发展部等,专人专职,管理严格,规范运作。
:如今商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兄弟城市商会的信息互换和发展互助越来越多,你们和周边兄弟城市商会在“合纵连横”资源整合上有什么共谋发展?
吴政贤:每年商会年会都会约请珠三角的粤西各地区兄弟商会及惠州友好商协会前来互换,同时也受约请参加各地的兄弟商会年会及拜访互换,学习各地的文化经营理念;譬如学习温州商会、潮汕商会的“协力抱团”理念。只管在财力上与温浙商会难以并论,但粤西商会也不会妄自菲薄,我们也有自己的优点,譬如行业细分和精准工匠精神。粤西商会这些年在惠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年和兄弟商会的互助区间也逐步放大,并有了某些领域上的互助机会。
康华:目前,商会已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贩子之间建立横向联系、达成情绪认同与主见共同利益的渠道。常与兄弟商会的互动,大家互助共赢。
“粤西人”精神,抱团发展共赢未来
:公益互助是商会的一个主要功能。你们在勾引、带动会员企业在扶贫济困、捐帮助学等慈善奇迹上,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吴政贤:抱团做公益,也是商会的主要事情。每年的“6·30”我们都有行动,2017年的“6·30”系列活动,惠州市粤西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共捐助了150多万元,帮扶惠州和湛江的扶贫教诲。去年徐闻菠萝滞销,粤西商会组织会员带头购买了78000多斤菠萝。每年惠州市粤西各地区兄弟商会年会,我都资助活动经费,他们各商会的会长都是我们粤西商会的理事会成员,这在联络粤西人在惠州起到很大的积极浸染。每年的重阳敬老节,我与各首席会长都回老家牵头举办看望慰问老人活动。在家乡助学方面也做了大量事情。在惠就读的粤西籍学子约有2000人,我们商会为此还成立了一个粤西大学生联合会,不定期组织活动,资助经费给他们,帮助他们就业及扶持穷苦学子完成学业。每年商会对大粤西帮扶献爱心的事例不少。湛江遭遇的台风磨难和往年高州泥石流造成的自然磨难,粤西商会都积极伸出援手帮扶。
:惠州市粤西商会是一个涵盖度很高的商会,你们如何定义本日的“粤西人”精神?对外谋发展计策大将来你们有什么设想?
吴政贤:惠州市粤西商会连续秉承以“凝聚力量、共铸辉煌”为宗旨,以“做事会员”为重点,以“弘扬粤西文化、树立粤西人联络互助形象”为义务,整合伙源,实现上风互补,创建互惠互利,强强互助,共赢发展新模式,为粤西和惠州两地的发展牵线搭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粤西人”品牌商会。从每一天开始,凝聚商会企业会员力量,提升大粤西格局以抱团发展为目标,这也是本日“粤西人”努力的一个方向!
谋发展,先把心谋齐,一个大“拳头”打出去,这才是真实力和硬气!
我希望不仅仅是惠州市粤西商会在抱团这么做,天下的粤西人都该当这么做,一起抱团发展,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