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组装汽车经历的迁居
李远秀
1975年冬天,当三岔水库移民迁居安置的任务分配到镇金区雷家公社的时候,公社干部和农机站的一干人等有些激动,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组装的一辆解放牌汽车,要派上大用场了。
解放牌汽车在三岔水库移民迁居中大显技艺(成都邑东部新区水务监管事务中央供图)
一
1971年,雷家公社农机站决定组装汽车。站长蔡中华卖力安排,司帐戢焜敦和知青吴林卖力采购部件。戢焜敦是农机站的笔杆子,曾担当过《沱江日报》的宣扬员,揭橥过散文。操持经济期间,物资供应紧张,交通、通讯也极不便利,戢焜敦和来自威远的知青吴林到成都驷马桥、温江大朗和重庆等地购买部件,要先到公社、区、县、省层层开好证明,一个部件就得十天半月乃至几个月才能买到,以是只得住宿最便宜的旅社。
成都汽车维修厂卖力人庄维新安排去哪里买,他们就奔赴哪里。曾经多次前往威远金家沟煤矿,那是吴林的老家,吴林的父亲是煤矿井长,有很好的关系,帮了不少忙。从1971年到1973年将近两年的韶光,他们都在川南川北川东川西穿行。已82岁戢焜敦回顾:“我们为了买部件有时须要办招待,喝过四块钱一瓶的五粮液,当时好心痛。当然只能偶尔喝。我们吃的苦是你们弗成思议的。”
汽车总组装的那段韶光,公社领导和农机站的成员们是愉快的、激动的,也是幸福的。他们脸上时时带着微笑,走路神清气爽,无论干什么都以为特殊有劲儿。
在雷家永兴街场口的黄葛树旁空地处架上钢架,从成都请来汽车修理厂的专业师傅庄维新进行技能辅导。农机站的戢焜敦、刘仲刚、孙廷林、吴林、刘廷英等成员全部参与到组装中来了(孙廷林和刘廷英是开拖沓机的,当时拖沓机是丰收二七和丰收三五)。这是一项众人划桨开大船的事情,有技能的出技能,有力气的着力量,有主张的出主张。对雷家公民来说这是亘古未有的大事,常常引下世人围不雅观感叹;陶加明等老师还常常特地从十几里的高嘴步辇儿前来看他们组装汽车;逢场天,看组装汽车的人会把场镇围得水泄不通!
随着汽车大梁、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差速器、线路总成、驾驶室、水箱、方向机、仪表盘等等各就各位,耗时近两年、花费一万七千多元的雷家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就此出身了。
老解放牌汽车(图片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二
安置在雷家公社的紧张是龙云场镇上的几十户人家,哀求1975年冬至1976年春完成迁居安置。
为龙云场镇的胡明甫搬家那天,他坐在家门口的石凳上,严明地对戢焜敦说:“戢同道,麻烦你们把我那狗槽也搬到车上去,我养狗很顺利。你们假如不搬,我就不走。”彷佛是一句玩笑话,但这也透露出了迁居人对自家一草一木的器重。
1975年附近春节,龙云公社集中拆掉100户迁居房屋后,在安置房未完备建好时遭遇下雨降雪,300多人露宿在雪窖冰天里。县迁委会陶文忠带领10多人的事情组赶赴现场抒难,迅速转移职员和迁居物资,由安置队腾出临时住处,并做好春节期间生活安排,帮助迁居户度过了暂时困难。迁居到雷家二大队一队的胡明甫之子胡焰回顾说:“1975年的冬天,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到处有积雪,冷得很,牙齿冷得嘎嘎响。我妈带着我们兄妹四人搬到雷家永兴街背后的庙儿山上,那间破旧不堪的保管室仓库四面透着风。估计我爸还在龙云忙,奶奶和姑姑也没有跟我们一起走。流落失落所,倍感悲惨。一家人生僻孤单地过了一个难忘的年。那年我才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印象最深的便是饥饿寒冷。一年后,在雷家学校对面修了草房。”
卖力开车的紧张有刘仲刚、吴林、干瑞长,戢焜敦、孙廷林等帮着联结须要迁居的人家。戢焜敦回顾说:“一个人开,一个人卖力押送和联结,白天黑夜都要开,真的是披霜冒露。由于是泥路,下雨就只能安歇,否则汽车打滑很危险。过年只安歇了三十、月朔和初二三天,毕竟人家迁居户要过年噻。一样平常一次只能拉一家人,整顿东西装上车就要几个小时,以是险些半天才能到达对口安置的所在大队。有时上车卸车都要打火把。从川藏当兵回来的刘仲刚师傅开车有点儿快,有一天晚上,估计他也太累了,一欠妥心在镇金区马家坳把一个老人家挂了一下,结果那老人的手臂粉碎性骨折,断了,一贯没有接好,农机站一次性赔偿了五千元。出了事件后,刘师傅就去开拖沓机了,后来便是吴林和退伍军人干瑞长开车。”
1976年春天,镇金区雷家公社圆满地完成了简阳县迁居委员会交给的迁居任务,为革命迁居、为培植着力、为三岔水库培植的顺利进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李远秀,本名李英,简阳市实验中学高等西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