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秦皇古道上,有一个分外的村落,处于两河口地带,还是两官道必经之地。这个村落原来山水面积广阔,大五龙口福地。传奇故事多多,是秦皇古道上举足轻重的村落。这个村落便是传统村落长岗村落。
长岗村落和南河头村落原来是一个村落。一九六三年才分开,因此原地界从石北牌楼至六六O二的红石。西边涧沟东至绵河东龙王山,全是长岗的大范围。
红石垴直入绵河与河东鱼脉遥相呼应,这才是七人岗岭下来的大龙头。因日寇开公路和改大铁路,红石垴南边和东边被开采不少,原貌是没有铁路和公路的大垴,直通河边的大垴。秦皇古道在石圪垴下边的河边行走。现在铁桥南边的古道上有一座单孔石桥,朝南朝北,长岗和六六O二的沟水下来,从此石桥下流入大河中。到日本侵华改铁路、公路才又修了一座叫宫本桥的石拱桥,(长岗记载为松本桥)上面是公路。
铁桥是与庄旺原铁桥,还有乏驴岭吊桥一样的热铆吊桥。后来,吊桥被冲毁后,原样重修。解放后冲毁后就变成了,无上网架铁桥。
从矿区、南正、涧沟下来,河北岸是一条古官道,到长岗村落西入长岗村落街中,穿街而过。从村落东阁出来入秦皇古道。到日本侵华期间涧沟河南,有一条小火车道,与旧正丰道、正太道相邻,小铁路比正太正丰铁路窄十公分这地方便是南河头的庄窝坪。曾为车站,开过场。后来也从山西阳泉往下发石炭(无烟煤)。原来南河头河中还有残留的铁桥浆砌石桥墩。后来村落北还有一条土道,说是官道,实在是后有的,旧官道上道有堰子沟,都有统一的石拱桥,有桥没有水,下雨时让水从桥下流入涧沟河,这桥在长岗村落西靠涧沟河上边。
那时,没有微水车站,铁路从馍馍泉下边,现在的际华水岸河边穿过,(现在河中还有大石砌桥墩)然后是馍馍山到五里铺,现在滑雪场上边还保留当年的火车道隧道洞子。
后来,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华。在微水建发电厂,采取德国发电机组设备,(当时是大型发电厂。一方面是想用矿区优质烟煤作燃煤发电和抢夺外运。另一方面是发电供煤矿利用,让煤矿采取机器化生产提高产量。(那时煤矿全凭人工刨煤,往上背煤。)用电力代替人工产量倍增。无情抢夺煤资源,一本万利。
古驿道上过去只能渡河。到明清期间有了十三孔石拱桥。桥的位置在现在铁桥南边的长岗沙坪地这地方,现在河东还有旧石桥码头遗迹。后来被大水冲毁再也没建大桥,一贯依赖渡河。日本人建了车站改变了长岗微水格局。
过去,微水罗庄长岗叫微长庄。从长岗往南往北河滩是开阔地。一建发电厂,公路车站一起建。为担保电厂运煤和往外运煤。将正太铁路改线。铁路线微水过东天门到上安头泉,改道从上安过岩峰到微水。避开了东天门高岗,也保存了秦皇古道遗址。
车站和电厂的建立,使微水发生大型地形地貌改变。从微水大北山下过电厂边到车站。这原来是平地。除金良河道外,都与桥西和古驿街一个平面,一大片开阔地。从长岗罗庄过河后才畅通古驿街一通五里铺和东天门。一根铁路土路基车站东。全是挖土石垫起来的,再加上电厂占地。把这一大片开阔地毁坏殆尽。
本来古驿道从长岗过石桥(有桥时)和渡河后,沿车站西南方向到微水河西。河西街一贯通向古驿街是微水热闹非凡的大集市,两旁为各种买卖家板大门门市。是秦皇古道上的商贸中央,也是秦皇古道的旧遗迹。电厂铁路一占地,进出微水只有桥西黑阁和猪厂那一黑阁能外出。现在的电厂边公路是有了汽车后才占用河道修的。(因黑阁又窄又矮。)现在的培植北路阁是大后来,实施混凝土预制件阁,先做好后采取推进法硬将铁路垫方改的。这些都改变了大家对背水之战古沙场遗址的各类预测和谬谈。
在建电厂同时,一是在微水建车站。二是改线正太路。三是改建新井铁路。
正丰路是从南张村落,出岔子接正太路到风山,现三矿采煤。
后来的新井在横涧川建电厂后,从车站修吊桥(上面为钢材热铆网架构造)到长岗,废原来通南河头庄窝坪窄轨铁路。改为现在用的新井铁路。铁路吊桥在一九五六年刮毁后,改为大工字钢桥梁,分别在一九六三年和六六年刮毁重修至今。
在六六年以前,距铁桥不远的北边是洋灰桥,曾被大水两次冲毁。位置在现在的水文站,还能看到西码头。过大桥后到电厂西边路叉口,一边到桥西走黑阁,一边向东北向岩峰方向。桥西码头一边向南去山西,一边向北到罗庄。
六六年发大水冲毁后,只好轮渡。后来在现在桥处建北边的水泥桥。因河面宽阔,还没有冲毁过,但因设计荷载不足重修过。后来因堵车又在南边紧靠原大桥又建一座。缓解了交通堵塞状况。
到王金廷当布告时,又拓宽了微矿路,翟布告临走那天,举行陉山大桥开工仪式,拖了好久时日,才建成陉山大桥。
长岗至南河头河滩,还有好多季磨跌头。水磨分老磨和季磨,老磨是在不易被大水冲的地方建的水磨,没冬里夏(方言)能磨面。季磨是只在跌头上建磨轮坑,发过大水后修一修,将磨安上。上面用木头捧坡顶架,再铺上高梁秸,里外抹红泥开张磨玉米面等,有的磨喷鼻香面。(灵榔条木粉)一样平常等处暑河清(不发水)到来年麦熟(芒夏时节拆除)。等雨季大水过后,重新安装。
实在,老磨和趺头磨沿河到处都有,(绵河上)到了有了电磨,特殊是娘子关附近陈家提水工程后,绵河除渠水外常常断流,水磨成为历史。
现只剩南峪还有。传说,当时绵河水在高处出水,大禹治水时,问水神为啥往高处出水?水神说为浇地而往高处出水。大禹怒道,现在到处水灾,你还在地里流,一铲铲开个口子说沿山河流吧,去给人们拉磨去吧!
这里没写长岗五龙庙和龙母的故事,七人岗村落志上都有,但在一点,长岗处在甘陶河、绵河、金良河向北流的冶河和横涧河五龙口地带,出龙母是地理风水所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