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就西宁市城北区开展“法治花儿”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法治文化北区模式的做法申报请示如下,欠妥之处,敬请批评示正。

为了贯彻落演习近平总布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培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普法新思路。
“七五”普法以来,在省、市普法办的精心辅导下,我们把法治文化阵地培植作为法治宣扬教诲事情的主要抓手和载体,先后在学校、屯子、社区和宗教场所分别打造了法治文化阵地示范点。
个中:学校法治文化阵地位于城北区祁连路小学;屯子法治文化阵地位于大堡子镇朱北村落;社区法治文化阵地位于马坊街道新村落社区;宗教场所法治文化阵地位于北山寺。
2018年,我们依托法治文化阵地,创新拓展法治文化宣扬渠道,借助青海“花儿”文化的独特上风,把法治元素融入“花儿”中,积极打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法治文化作品——“法治花儿”,力争通过“花儿普法”这种有效形式深入各村落、社区遍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不雅观念,使群众在欣赏之余耳濡目染地接管法治的熏陶,达到普法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目的,使普法事情真正“嗨”起来。
我们的紧张做法是:

唱响法治花儿  培植法治文化 休闲娱乐

一、 立足普法新哀求,精心构思,打造法治文化一枝独秀。

区委、区政府的倔强领导是开展法治宣扬教诲事情的主要保障。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宣扬教诲事情,落实了事情经费,保障了事情机制,同时对峙异普法形式、提高普法实效提出了更好的哀求。
区法律局第一韶光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支配和事情哀求,坚持将创新普法模式作为推进法治宣扬事情的打破口和关键环节,总结以往法治宣扬事情中群众对青海“花儿”文化的喜好和激情亲切,及时组建了“法治花儿”策划专班,深入基层和民间进行了调研,节制了第一手资料,提出了“花儿普法”的新构思,并积极与青海花儿专家、民间艺人沟通折衷,把法治文化与河湟文化、地域民间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城北区独特的法治文化新模式。
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思路和办法得到了领导和同道们的认可和支持,鼓足了普法事情干劲,为法律局精心打造法治文化的一枝独秀“法治花儿”供应了领导和组织保障。

二、紧握优质新资源,工匠制作,发挥“法治花儿”引领浸染。

“花儿”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是“河湟花儿”的发祥地之一,“花儿”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历史悠久,曲令浩瀚,歌手辈出,但“法治花儿”是近几年才有的新事物,要把“法治花儿”做成群众口口相传的法治文化作品,须要专业的团队和力量,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的理念,充分发挥“专业研究员”的智囊浸染和“民间艺人”精雕细琢的工匠上风,一是特邀青海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花儿专家满自忠同道卖力“法治花儿”文案创作,结合群众身边易发生的婚姻家庭、劳动维权等抵牾轇轕和法治案件,将宪法意义、法律声援、法律进校园、反腐倡廉、农人工权柄保护、妇女儿童权柄保护、法律进屯子等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加入花童谣词当中,精心创作了“法治花儿”文案。
二是约请实力雄厚的青海一、二线花童谣手组成演唱团队,倾力演绎和专业彩排,委托专业的青海聚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精心制作了普法宣扬“花儿”MV专辑。
三是严格审核、严把质量。
法律局在负责履职尽责的根本上特殊约请区普法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审定宣扬内容和编排唱曲,确保内容真实、形式活泼、新颖。
四是群策群力,凝聚聪慧。
城北区“法治花儿”的制作得到各级领导和同道们的大力支持和激情亲切鼓励,特殊是得到青海省政府参事谢佐教授的认可和题词,被誉为“七五普法创新篇”。
今年1月11日城北区2019年普法事情启动仪式暨“法治花儿”首场展演活动在大堡子镇朱南村落文化礼堂拉开了帷幕,约请张存秀、彭措卓玛、杨全旭等7位本土有名花童谣手现场演唱,把法律知识演绎的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并向现场群众赠予了精心制作的城北区法律局普法宣扬“花儿”MV光盘。
通过唱“花儿”,听“花儿”,议“花儿”,把法治宣扬与文化艺术结合起来,积极勾引群众传播法治正能量,让公民群众真实感想熏染到法治带来的惠民举措,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好评,省市法律厅局和城北区委、区政府的干系领导以及谢佐教授、满自忠专家到临现场辅导并亲自感想熏染到了群众“法治花儿”的激情亲切和喜好。

三、活用五种平台,积极推广,促进法治宣扬各处着花。

扩大“法治花儿”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是创作法治文化作品的初衷和落脚点,因此,我们积极利用“网络、新闻媒体和民间团队”等五种平台,在全社会掀起唱花儿、晒花儿、漫花儿的浓厚氛围。
一是网上传。
利用省市区各级普法网、北区政府官网法治专栏和微博等网络媒体,立足“实用、亲民”,及时上传“法治花儿”最新动态和取得的成效,与网民进行实时互动互换,回应网民关怀,让广大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管法治熏陶,“法治花儿”引起了线上线下的共鸣。
二是群里晒。
利用法治北区微信"大众平台、普法微信群、QQ群、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把青海“花儿”俊彦和草根明星现场演绎“法治花儿”的场面晒出来,让广大群众不出家门也能领略到“法治花儿”的独特魅力,品味北区普法达人为花儿粉丝打造的法治文化大餐,使“法治花儿”从山谷里走向大江南北、千家万户。
三是院里唱。
结合“12•4”国家宪法日、“6•26”国际禁毒日、农历“六月六花儿会”等节点,约请更多的民间花童谣手学习传唱,深入社区、屯子、企业等文化大院一展歌喉,让群众现场感想熏染“法治花儿”别样的风采。
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法治花儿”演出和推广活动,把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生活办法、一种行为习气,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
四是舞台秀。
积极与电视台、广播电台联合举办“法治花儿”大赛等活动,掀起全民漫唱“法治花儿”的浓郁氛围,使广大群众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虔诚崇尚者、自觉遵守者、武断守卫者。
五是团队演。
深入民间发掘“花童谣颂”好手,组建属于自己的“法治花儿”民间巡回演出团队,利用民间歌手把“法治花儿”带到田间地头,让群众成为普法的传播者,从舞台演向更接地气的群众唱转变,努力让“法治花儿”在群众中传唱,让老百姓大家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在全社区努力营造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办理问题用法、化解抵牾靠法的浓厚氛围。

虽然我们精心制作“法治花儿”,利用“花儿”普法的有效形式开展法治宣扬教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哀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多差距,须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下一步我们将负责贯彻落实全省法律行政事情会议精神,不断探索提高法治宣扬教诲针对性、实效性的新路径、新方法,长于担当,勇于实践,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有力的举措,不断首创普法事情新格局,为培植“生态宜居北区”、“双创聚拢区”供应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供稿:西宁市城北区法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