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三恒工具有限公司驻企做事员金煊弈(右)在企业车间拜访。
嵊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民情日记”,常写常新。

庶平易近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平易近情日记 汽车知识

时期的发展,对“访民舍、记民情、想民心、议民事、解民难、帮民富”提出了更高哀求。

当下,面对日益丰富和多元的民生需求,面临抢先机、拼经济的热潮,“民情日记”如何第一韶光跟进群众和企业的所急所盼?借力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民情日记”又如何升级蝶变,实现高效处理、效能跃升?带着持续串疑问,来到嵊州,探访“民情日记”的新变革。

精准丈量民情,聚焦民生重点事变

上任半年,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落驻村落干部丁树鑫已写下许多篇关于该村落的“民情日记”。
不久前,在拜访串门的过程中,他不雅观察到不少村落嫂赋闲在家,既没有收入,生活也比较单调,随即在“民情日记”中写下一个新操持:约请专业老师,组织村落嫂学习制作手工编织品,再进行集中展销。
“这样不仅能给村落嫂们增长收入,还能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雅璜村落“80后”驻村落辅导员丁树鑫(右)正在村落民家中拜访。

翻开日记本,满满的民生需求映入眼帘。
修水龙头、补墙缝、添砖瓦……无论多么眇小的事变,都得到了负责办理,这背后,是基层干部们踏实的脚步和作风。

不过,日记中的“鸡毛蒜皮”越来越多,也引发嵊州人的思考:如何制度化办理繁复的同质化内容?

对此,嵊州在全市划出了1072个网格、7103个微网格,建立起网格常态化拜访、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挂联”、民情“微心愿”认领等机制,将八成的“琐事杂事”办理在一线。
高效的制度运转,解放了干部们的手脚,让他们腾出更多精力,得以走得更深、看得更细。

不少人创造,如今的“民情日记”,总是直击民情痛点、难点问题。
提升群众收入、加强根本举动步伐培植、发展村落庄文旅、推动精神富余等事变,成为干部解题的聚焦点。

我们对百姓急难愁盼的理解清晰多了,也捉住了村落落发展的牛鼻子。
”雅璜村落党委布告朱光军说,理解到村落民普遍希望发展村落庄旅游家当,村落里立即谋划把“民情日记”发源地这张“金名片”融入俏丽村落庄培植,先后建成“民情日记”纪念馆、民情广场、民情长廊等,打造绍兴市党员干部赤色教诲基地,引来了“流量”,村落中还顺势而动建筑了游客中央和慢生活古街。
如今靠着田舍乐和佳构民宿,不少村落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

聚焦这些重点事变的同时,“一老一小”、残疾人、低保户等须要特殊关注的群体,被“民情日记”不断推到台前。

嵊州党员干部曾经利用的民情日记本。

最近,家住嵊州浦口街道桃源社区、90岁高龄的沈老太收到了一份礼物,此前,社工宋玲洁拜访时创造老人腿脚不便,在“民情日记”中记下后,为她申请了一把轮椅,并上门赞助她练习利用。
近年来,高龄、空巢老人等分外群体在“民情日记”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专职网格员逐日联系、每周拜访、每月陪护,及时记录、处置老人们的急事难事。
据“民情日记”的记录,自2022年初至今,嵊州党员干部已探访老年人37.4万人次,办理为老民生小事5.9万件,处置涉老安全隐患事宜480余起。

“‘民情日记’的初心没变,而做事形式一贯在完善升级。
”嵊州市委组织部干系卖力人先容,当地建立了全市机关干部“民情大拜访”、“固定下村落日”等制度体系,“点对点”开展拜访、对接。
嵊州还通过举办“民情日记”大讲堂、“民情周”等系列活动,鼓励党员干部“沉”入百姓,用脚步精准丈量民情。

解难题出点子,打造创业创新沃土

去年,嵊州商场中签约、开工、投产的重大项目合计48个,总投资超317亿元,比亚迪、长鸿生物、贝达药业、晶越半导体等优质项目陆续入驻,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度后,这些重点企业和项目也迎来了赶订单的热潮。
然而在生产的“黄金期”,不少企业却碰到了招工难等问题。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抢抓“开门红”,营商环境的主要性不言而喻,在浙江省履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背景下,“民情日记”扮演起了为企业“雪中送炭”的角色。
为了帮助市场主体把握机遇,嵊州进一步扩大“民情日记”的做事范围,900余名党员干部把做事从田间地头延伸至企业的厂房和车间,成为驻企做事员,记录、传达企业的诉求,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打造创业创新沃土。

“新厂房估量今年5月就能投入生产!
”近日,浙江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在嵊州的新厂房即将迎来首批设备,董事长王承永连连为“民情日记”点赞。
去年年底,该企业急需扩充产能,但生产园地有限,项目进展受阻。
通过驻企做事员的记录和反馈,嵊州经济开拓区(高新园区)仅用时两周,就帮企业找到了一个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新厂房。

嵊州市森诚纺织有限公司驻企做事员史遇佳(右)正在企业车间开展事情。

如今,驻企做事员们正扎根企业生产一线拜访调研,针对产能规复、后勤保障、资源供给等内容,写下一篇篇“工厂日记”“车间日记”,为企业巧解难题、出“金点子”,助力扩产增效。
“驻企做事员都经由精挑细选,可以实现重点企业‘一对一’精准做事。
”嵊州市企业做事员管理办公室干系卖力人说,他们会优先选派理解经济事情、熟习企业情形的干部,在“面对面”传达惠企政策,帮忙企业兑现政策红利的根本上,精准记录企业碰到的难题,及时联结、反馈,协同干系部门办理。

新年伊始,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为了提升产能,急需一批工人,但短期内的“用工荒”阻碍了进展,企业管理者十分焦急。
通过驻企做事团队理解情形后,嵊州市人社局第一韶光在线“接单”,迅速为企业“一对一”定制办理方案。
很快,一辆辆招工大巴整装出发,帮助企业去省外定向招工,市人社局还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开放“零工市场”等办法,约请企业摆摊,精准招收工人。

随着“民情日记”的领域和内涵越拓越宽,其书写者也早已不再“单打独斗”。
近年来,嵊州组建起涉及投资、数字经济、法律保障等10方面的65个专家团组,形成“智囊团”,针对驻企做事员提交的“民情日记”内容,定向答疑,并帮助企业解读政策、出谋划策,积极保障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柄,为企业安心发展营造优清秀氛。
相对繁芜的问题则会“坐上直通车”,由市领导挂联“坐诊”,各部门专题研商集中“会诊”,并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能,实现企情网络、记录、上报、交办、反馈全流程移动化、信息化。

据统计,自组团做事启动以来,已开展活动近400场次,实现1100余个涉企问题100%回应。

数字化提速率,多跨协同高效办理

把日记搬到“云”上去!
从借助微博、微信组建“民情微群”,实时发布民情动态,实现在线互动沟通,到“浙里民情”运用正式上线,重塑传统“笔上纸上”的事情体系……利用数字化理念和技能,“民情日记”的新形态不断呈现。

在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落的“浙里民情”运用驾驶舱,“00后”驻村落选调生胡佳薇(右)和村落干部通过实时更新的数据和关键词,剖析近期民情热点。

“就和发朋友圈一样,非常方便。
”在雅璜村落,00后驻村落选调生胡佳薇事情不满4个月,“浙里民情”运用已成为她扎根村落庄的“云助手”。
在她的记录中,有反响村落民手工筛选喷鼻香榧效率低、土特产发卖渠道不畅等问题;也有创造偏远自然村落打水难,提出打井打水的点子,她打开手机就能随时翻看思考。

更多心得和“金点子”,也在平台上集中收录、实时共享。
系统后台自动抓取干部日记中的高频关键词,智能剖析实事热点。
逐日热帖还会登上平台的“最热”版块,帮助党员干部相互学习、参考互换。

“事情中碰到难题,我常会刷一刷民情动态,或者在线向别人请教。
”嵊州市三江街道丹桂社区党总支布告沈爽上任不到三周,就和居民打成一片,秘籍便是翻阅前任布告留下的电子日记。
社区的外出务工职员、空巢老人等详细情形在日记里一应俱全,充足的作业让她接手时不会“两眼一抹黑”,和居民沟通时也更能产生共情。

数字化的运用,也为系统管理、制度创新打下了根本。
比较传统从拜访记录到落实办理的“直线型”流程,“民情日记”触网后,将这条直线变成了一个圆,打开了事变办理多跨协同、“全周期”闭环处理的新格局。

不久前,在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社区,驻社辅导员许兰娟拜访时,有沿街经营户向她反响,自己多承担了公共举动步伐的水费。
由于牵扯部门多,许兰娟立即通过“浙里民情”运用上报,通过平台的统筹调度,环卫、城投、水务等单位协同合营,迅速落实办理方案,终极为经营户挽回了经济丢失。

如今,村落社事情职员和网格团队在现场无法急速办理的问题,能够在掌上“一键转发”乞助,通过系统后台及时分流、赋分“派单”,整合干系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共建单位、乡贤、志愿者等力量,“抱团”互助高效办理。

“‘民情日记’连通大数据,像是抛出了一块‘试金石’,不仅能够考验干部作风,还能营造良好的比拼氛围,更好地为民做事。
”嵊州市委组织部干系卖力人说,目前,“浙里民情”运用已打通公安、民政、农业屯子等多部门数据库,“民情触发”“民情处置”等功能在线开放,还推出了民情评价、民情榜单等版块,鼓励全体党员干部亮出“足迹”,同台竞技。

雅璜村落新貌。

据统计,“浙里民情”运用上线至今,已记录干部拜访情形28.8万余次,归集民情日记31.8万余篇、民情事变17.9万余条,帮助群众办理问题4100余个。
接下来,嵊州操持进一步推动“民情日记”与“浙里兴村落治社”等数字化运用有机领悟,提升整体运行效能,让“民情日记”写出更多新故事。

【新闻+】

“民情日记”的精神本色

刘力锐

嵊州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揣着“民情日记”走街串巷,理解群众实际需求,办理了实际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
“民情日记”书写20多年,其精神本色是为民办实事。

“民情日记”改进事情作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节制民情,着力办理年夜大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双向匆匆进感情,这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也是一个向公民学习、接管教诲的过程。

“民情日记”的生命力在于管用有效。
2022年,“民情日记”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持续串的数据背后,是嵊州群众从“民请日记”实践中得到的真实惠。
碰着难题时,刷“民情日记”找方法,同行互换长本领,党员干部也进一步提升了事情能力。

“民情日记”发展的窍门是与时俱进和创新。
坚守为民做事,但不因循守旧。
从纸质日记到数字场景,从日常琐事到共富大计,从“民情日记”到“企情日记”,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做事,载体在升级、内涵在转变、领域在拓展、力量在增强,民情日记始终在创新,始终与时期同步。
在未来发展中,“民情日记”也要连续用好效果导向的数字赋能,避免可能涌现的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