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三百多年前名人顾宪成的名言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为了什么?

  作为十四万万同胞中的我,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我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战争对我来说很遥远。步入高三,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我忙然不知所措,只知道每天写作业写作业,每天都重复着做一样的事,俨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对自己学习的动力不禁感到茫然,是为了将来找到好工作吗?

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知识百科

  今天,老师让我们抽出高三紧张学习的时间回家完成一个作业,看《南京大屠杀》这部影片。我回家之后,打开电脑,看了这部片子,血腥与暴力充斥了真个画面:一个年轻的头被刀砍下来,抓在手上玩弄,我忍不住想吐,对我这个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妇女被几个日军围到胡同里并对其实施强暴,之后用刀将其捅死,长笑而去,我全身沸腾,恨不得进入影片中保护这个妇女,我痛恨这些法西斯分子。伴随着片尾曲。我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感到冷汗直冒,头晕目眩,想着这些苦难者,我充满了同情和悲愤。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道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总是没有成功,直到抗日战争的爆发,敌人残忍地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这终令国人义愤填膺。他们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决定投身军队,报效国家。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然后兵分三路对南京实施包围,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南京宪兵司令萧山令带领15万将士指挥南京保卫战,12月9日,日军进攻光华门,进而逼近通济门、中华门。他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下与敌人决战。为了歼灭敌人庞大的势力,他下令缩短防线,力挽狂澜,命令将水西门的桥梁彻底破环,令宪兵部队增援清凉山的陆军师和敌人展开卷战,将突入光华门的日军前锋部队基本歼灭。十三号,他掩护撤退的部队抵达江边,看到国军遭到水陆夹击,国军死伤遍野,悲愤至极,痛心疾首,呐喊:“杀身成仁,今日是也”。

  于是率领部队与日军冲锋,肉搏,血战5小时,国军弹尽援绝,士兵死伤惨重,不堪入目。萧山令目睹惨状,无回天之力,遂举枪自杀殉国。时年45岁,一代英豪命殒于此,有人赞颂其为:“敦诗笃礼,义胆忠肝,气吞暴日,名并钟山”。萧司令的壮举着实令我感到震撼,英雄虽死,精神长存。联想到我目前学习漫不经心的态度,实在可耻,我辈毫无感恩之心,毫无进取之心,愧对先烈!

  如今,革命先烈和他们的精神正在被社会的新一代遗忘,怪现状层出。前天新闻上还报道了一个年轻人踢倒革命先烈的墓碑,不管有什么原因,这都是一个痛心的行为,我为他感到可怜。我想我们正需要理想信念的指引,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未来强基固本。

  历史不容遗忘,遗忘会使绿洲变为沙漠,使蓝天变为雾霾,使清流变为浊水。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拒绝遗忘,牢记耻辱,让耻辱变为动力,挺起民族的脊梁,奋发向前!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学习吧!

  篇二:拒绝心中的假想敌

  接近傍晚的阳光透过窗玻璃均匀地泼洒了整张课桌,桌上轻笼着一层淡金浮光,思绪便跳脱回到那个午后,也是这样的阳光,略有些刺眼地映在写着我小小一行字的便笺纸上――知道吗,你曾是我心中的假想敌。通过同学传给几个座位之隔的你,你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埋头刷刷地写着.

  我们是很多年很多年的朋友了吧。不像歌里唱的"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太过久远,远到我一瞬之间也记不起当时我们的模样,只是当时年纪还太小,未来不有的变数,谁知道后来我们会一直同班,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不成为好朋友也难了吧。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羡慕你的,我已经记不真切了,或许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点,只是久而久之,我越来越觉得你完美,而我卑微,你是绽放的,而我微渺。小到你有一支好看的笔、一本好看的本子,大到你有不止我一个的好朋友,到哪儿都如鱼得水,我羡慕你;小到你的身高超过我10厘米,大到你的成绩在班里比我好10名,我忌妒你。愈演愈烈,我开始怀疑自己,也怀疑你。

  是真的把你当成我的假想敌了吧。我开始不自觉地凡事都要跟你较个高低,可你哪有这么轻易被我超越的道理,我一心想着跟你比,却比不过你,于是我独自黯然,郁郁不乐。心思缜密者如你,怎么会察觉不到我的不对劲?只是在你安慰我的时候,我脑海中充斥着你是让我不开心的人的念头。我像只刺猬让自己蜷缩成一团,拒绝伤害,同时,也拒绝了温暖。你不厌其烦,我却不胜其烦,许是带了几丝恨意,我推开你,独自踏入时光的洪流。

  可是许以后,在我累了倦了没有人给我安慰的时候,在我把你当成敌人让自己心神俱疲,感到痛苦的时候,当我一回头,你还在那里,那么美好那么明朗地对我笑着,包容了我的一切,我知道,我心中的恨,只能阻碍我的前进。

  那张便笺又传了回来,你娟秀的字体一如那些时日在耳边的细语――我一直都知道啊。可是你不知道,我曾经那么羡慕你的无忧无虑,我曾经那么羡慕你有一颗温热的心,我曾经那么羡慕你,可我们从未是敌人,我们一直是朋友。指腹触碰到熟悉的笔迹,我突然就释怀了。

  心有怨恨,就只能畏葸不前,心有怨恨,就始终无法放手一搏。只有在你的帮助下,我们互相鼓励,不带怨恨地竞争,我才能真的进步。

  这是你教我的道理啊,亲爱的朋友,你说拒绝心中的假想敌,我们才能无敌,你说心中无敌,才天下无敌。

  篇三:选择拒绝

  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写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叫杰米扬的人,做汤鲜美无比,深受客人好评。一次,他又用拿手的好汤招待客人,在他的力劝下,客人把汤直灌到嗓子眼,可这位杰米扬先生还是无休止地劝客人再喝一盆,客人只好逃走。

  且不说杰米扬怎么,我只是觉得客人为什么被灌到嗓子眼还不拒绝这盛情。

  现时,社会上出现各种各种的新事物,都有着和这汤一样的诱惑,使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年轻人心理上还不成熟,又对新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因此往往容易盲目接受,或超量接受。

  当人们接受常规安排而去面对种种新狂潮时,拒绝则表现了难得的勇气和信念。拒绝是一种抑制欲念、自我清醒的表现,是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亦是张扬个性。

  拒绝,是因为不适合,不喜欢,不需要和不感兴趣。

  一件时髦衣服,无论多少靓姐倩妹驻足观望,在衣店的柜窗里闪耀着荣光,你依旧可以目不斜视的擦肩而过。一首流行歌曲不论它多么红遍大江南北,被传唱得沸沸扬扬,你依旧可以两耳不闻窗外喧嚣,清清静静地读书。

  记得从报上看过一个小故事,说德国的一家超市正在进行买一送一的活动。一位妇人进去买了样自己需要的东西便匆匆要离开。服务员叫住了她问:“小姐,您忘了瓶亮板油。”她回答:“不,没有。”“小姐,这是白送的,你拿去吧。”“我不需要,我家没装木制地板。”“以后有了,可以留着用嘛。”“如果我留着它,就会去装木制地板,这不是更加要花钱了?”

  我刚读时,感觉很新颖。平时我们到商场去买东西,对于赠送的东西,我们似乎都会照拿不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不懂,贪小便宜只会吃亏。

  最近,校园里流行一股上网聊天风,同学碰到时,第一句话便是:“你QQ多少?”风势必会吹到每一角落,但你完全可以泰然处之,对此淡淡一笑,依旧沉浸在书海中,因为你对此不感兴趣。

  因此,我们要选择拒绝,学会拒绝。

  篇四:拒绝平庸

  不由得想起了曾经在外地旅游时,偶然瞥见了一家小茶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个字,仿佛那杂乱的店面是为了剧情的需要,自有一种豪壮之情激荡于全身每一处。见惯了“某氏餐馆”、“某某小吃”的我,仿佛与这招牌一起,有了超越平庸的力量。

  又不由得想起了一群人,他们曾在我所坐的教室里脱颖而出,曾让思想奋飞、让理想翱翔。但他们现在,被称之为“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多了些“伤仲永”的味道。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有谁能站出来咆哮“三年饮冰,难凉热血”。当社会的黑夜笼罩了人心,有谁能等待黎明的曙光。一个浪打在海滩上,海鸟惊逃,以为是一次谋杀。一个浪扑上海滩,孩子们欢喜,以为是大海开出了鲜花,其实最可悲的不是身居陋室、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你抛弃了这个世界,你应该停下来看看心灵的模样。如果你打心底低下了头,那么你只能是任人践踏的蝼蚁。但你如果有一颗不甘于平庸、不甘于卑贱的心,枯枝也会默默生长着希望。

  要想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能俯视平庸众生的强者之心,要有“无人会,登临意”的傲气,要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气,还要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鸿鹄之志。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所以人的高贵来自思考的灵魂。如果你的灵魂拒绝平庸,一路走来,走过浮世变换,走过白云苍狗,会有人从你的坚毅的眼神中、从你握紧的双拳中看出你的不凡。即便会有“零落成泥碾作尘”,仍有“香如故”。

  相信追求上进并不是满足你的欲望,“风沙渡”的主人相信就是如此,若非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豪情大汉,也必是腹有经纶却不囿于世俗之人。否则怎会有这般的“不平庸”。

  不甘平庸,可能并不优秀,却做不可替代的自己。

  篇五:拒绝诱惑

  诱惑对每个人来说都经历过,但面对诱惑,你迷失过吗?它就像一颗长在悬崖上的珍珠,好看,却可触不可及,一旦失足,你将后悔莫及。

  步入二十一世纪,一个金钱与竞争的社会,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一时利益,而毁掉一生的前途。

  曾在一期英语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故事:一个英国人在工厂工作,他的老板每月都定期发给他工资,一次,老板又发了工资了,他也十分高兴地领取了自己这个月来的薪水,打开纸包,他兴奋地数着,令他很意外的是这次居然多分了他20美元。然而他为了纳入自己腰包,仍然不动声色,装作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就这样他干了一个月,到了这次发工资时,他本以为这次肯定又要多给分。谁知打开纸包,里面居然比原先标准工资少20美元。他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这次又少了,一定发错了。于是,他跑去问老板。结果老板反问他“上次发多了,你怎么没来汇报,这次少了,就知道找我了,我那是在试探你的为人,没想到……你被解雇了。”这时,哪怕他千求万说,也无济于事,这时的他终于后悔了,知道了他连最起码的人格都丧失了,当然,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从此以后,他立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拒绝诱惑。

  最终,经过自己的打拼,几年后,他也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工厂。并且在他严格优秀的领导下,全厂职工都厂纪严整,人人都兼洁奉公,毫不敢占取工厂的一丝利益,他成功了。

  在电视上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就在大家所熟知的网吧里发生过一件偷窃案。一个青年在与网友聊天,而随手将手机搁在了电脑旁的桌上,正巧被两个小偷瞅见。两个小偷商量好计策,随之将几元钱扔到了青年身后,然后别一个假装报信告诉青年他的钱掉了,青年在毫不知情下,扭头就捡,而后这在这时,另一名小偷则将手机鬼不知地盗走,剩下的那名小偷就若无其事地假装坐在青年旁玩电脑,一件历时不到一分钟的偷盗就这样发生了,事后,当青年将要离开时,才发觉自己的手机不见了,而他旁边的小偷也早已逃之夭夭。他顿时恍然大悟,可惜已经太迟了。

  每当回想起小偷阴险的举动和青年的浅薄,我都感慨万分,告诫自己凡事都不要太贪心,因为一丝小利而遗失了自己的宝贵财产或人格价值,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因此,面对诱惑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思路,不要一失足,成为别人利益的奴隶。拒绝诱惑,珍爱自己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

  篇六:拒绝恒温

  生命的字典里如果没有“冷”字,又怎么会有“春”的印迹!

  ――题记

  “我说你是人间的腊月天,

  足履踏破了四面风,

  表情在冬的冷艳中玩弄着变。”

  我在纸页上写下这“满纸荒唐言”,又抹了几把辛酸涕,不消说,文中的“你”定当非“冷”字莫属了。

  此刻——寒风透着冷凌的味道,仿佛无形的针尖儿交织着卷入我的脑际,心情如天气般糟糕!

  蓦然瞥见书桌上的奖状——**学校二星级学生。我仔仔仔细细地端详着它,内心充满了失落,为什么总是“二”?学号是“二”号,考试全面第“二”,现在星级学生评定也是“二”?

  记得以前在班级抑或是学校中,我总是佼佼者,我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作文、体育、数学……总能得到各式各样的带有“第一名”字样的奖状。这些使我周围环境璀璨光环的激情与希冀,给我的周围带来了温热,大概是“温室效应”么,如今耳畔回响起学校广播的学校星级学生名单,在长长的三星级学员名单中却没有我的名字,那时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面对别人看似荣耀的“二星级”学生,我竟兴致全无,甚至感到阵阵寒意。“二星”与“三星”仅仅是一横之差,却拉开了我与同学们的差距。我的浑身上下竟然有些不堪负重,这个冰冷的打击压抑得使我喘不过气来。

  寻思良久,某种欲望似乎在心底迫切地萌动,我好似悟出了什么:面对秋风瑟瑟,菊花笑靥脱俗尘;面对赤日炙烤,菡萏启口醉池波……

  抬望眼,窗外,飞雪依旧。

  一片苍翠的竹林卷入我的眼帘,狂风怒号,与竹叶摩擦出“沙沙”的轻响,笔直的树干拔节而立,在寒冬驻守自己的一方天地,好个绿林好汉的气魄!翠竹滴绿,更有蜡梅著风雪,那袅娜的身姿,笑傲寒风,褐色的劲枝,弯曲盘错,淡黄的笑靥,盈盈动人,雪花凝驻在枝头,蜡梅不畏严寒,反倒把这一树冰雪,视若素妆,愈加清雅了。我的视线不再随着乱雪飘移,而是凝神注目,看一树寒梅傲骨,嗅几许乘风清香,梅之傲然谱写出铿锵的华章!

  此时此刻,眼前浮现出金戈铁马,尘烟卷荡的时期,在战马蹄下的湮远年代里,受吴之压迫,勾践卧薪席,尝苦胆,终而击败吴军;受秦之压迫,刘邦抗秦军,败项羽,终而成为霸主;受法之压迫,司马迁坐牢房,受屈辱,终而完成《史记》……

  回首间,我蓦然觉悟:这些事物,不都因遭受着外界的压迫,而开辟出一路荆棘,奔向生命的巅峰的吗?而现在面对我的,不就是一个“冷”子的距离吗?然而,这看似为“拦路虎”“绊脚石”的冷,不就是我成长所需的养料吗?

  一朵雪花亲吻了那扇洁净的窗,某种信念在内心愈加明朗,正当寒风企图再次拥抱我的时候,我拥抱了它。

  “我说你是人间的七月天,

  身躯碰撞出信念火,

  光亮在我的心湖中荡漾着现!”

  我在重新修改纸页上的那句话,我明白——生活的字典需要“冷”字,要不怎会,被它磨出坚韧的棱角,转瞬间,春暖花开?!

  拒绝恒温!

  篇七:拒绝冷漠

  佛山两岁女孩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她才来到两年的人间。两辆车毫无人性的从幼小的身体上辗过,十八个路人匆匆从血肉模糊的肉体旁经过,却没能留住一个人的脚步,没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的社会如此冷漠如此麻木,冷麻麻木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人们的良知呢?人们的同情心呢?人们的道德底线呢?人们的是非标准呢?在这个被金钱占据,被利益熏心,被权势玩弄,是非黑白统统都颠倒了的时代,还能指望什么呢?

  小悦悦去世后,民众、媒体、记者纷纷对路过的18个路人展开了道德谴责,在路过的18个人中,有些人选择了沉默,有些人出来解释,说自己当时确实是没有看见。我相信有些人可能是真的没看见,有些人确实看见了,但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或者有些人看见了,但害怕好心反被诬赖,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在小悦悦事件后,网络上出现道德狂人,摆出了一副道德圣人的姿态,对路过的18个路人进行道德怒骂,甚至发短信打电话诅咒谩骂路过的一些人。

  这是一个奇怪畸形的社会,我们最初的良知被人无情的出卖了,我们仅有的悲悯被人玩弄了,我们本已薄弱的信仰被人践踏了。我们同情街上的乞丐,好心的施舍一元两元钱,但最终我们知道,我们受骗了,那些乞丐乞讨只是在完成他们的工作,或许他们中间有些人比我们还富裕;我们好心的帮助被车撞到的人,可是这样的好心有可能会让你背上一辈子都甩脱不掉的麻烦;国家遭受灾难,人民遭受痛苦,我们热血沸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是炫富的郭美美却使我们最后的一点信念都摧毁的一干二净……我们该相信谁?我们该信仰什么?我们指责人世的炎凉吗?我们指责人们的冷漠吗?我们指责人群的麻木吗?问题是光指责有用吗?

  我们只知道抱怨,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人世的冷漠,抱怨人性的丑陋。孰不知,其实我们就是这些丑陋现象的制造者和参与者。谁都知道,走要走人行道,不要闯红灯,不要乱抛纸屑,这些连两岁幼童都知道的道理,我们成人会不知道吗?可是你上街看看,这些丑陋现象的制造者就包括你,也包括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偷自行车电动车手机的经验,这些被偷的东西竟成就了二手货市场且生意红火,许多被偷的主儿到这里来买二手货,又成为了这些偷儿的销赃处。这里面包括你,也包括我;在街上看见小偷偷东西,看见坏人行凶,有多少人害怕引火上身而视若不见?这里面包括你,也包括我。在中国办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要塞红包托关系找后门,这已经成了中国人最习以为常的习惯,国人厌恶贪官,痛恨贪腐,可是国人又在不停的实施贿赂,不停地制造贪官,我们左手接受别人的红包,右手又去贿赂别人,这里面包括你,也包括我……

  面对躺在地上血肉模糊的肉体,我们叩问自己的心灵,如果你从旁边经过,你会不会成为第十九个路人?

以上就是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800字的汇总,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一定的帮助哦!更多资讯信息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