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夜色阑珊”的走红,周峯获邀参加了1985年的央视春晚,当晚他载歌载舞地演唱了梦子曲、马金星词的“小儿百姓之心”,这首歌后来收录在同年出版的《玛俐》合辑里,只是歌名改成了“游子心”。
周峯、张行、张蔷、吴涤清等这一波,80年代中期开始风靡全国的新一代盛行歌手,只有他登上过春晚舞台的。

周峯八十年代大年夜陆盛行音乐的青春图腾唱片分享第71期 休闲娱乐

1985年出版的这盒《玛俐》,封面只有周峯的相片,专辑名称也是“周峯主唱 玛俐”,但并不是他的个人专辑,而是一张合辑。
除了他,演唱歌手还包括田震和段品章,全部14首歌曲,周峯演唱了一半。

这盒磁带卖得也特殊火,听说当年销量就打破了300万盒。
他演唱的7首歌,有国语翻唱的陈百强“深爱着你”,还有重新填上国语歌词,改编哥哥的“Monica”。
此外,“Mary”和“我的爱神”也是大受欢迎。
“我是一只孤独的小船”,是他1985年主演的音乐电视剧《丽影歌魂》的主题歌,跨入21世纪后还曾被内地翻唱天后张蔷和残疾歌手李琛重新翻唱,可见它的影响之广。

1986年,正处于奇迹顶峰的他,选择去英国留学。
直到1988年,才在上海音像公司出版了个人的末了一盒专辑《十亿天子》,全部8首歌,有3首原创歌曲,分别是臧天朔作曲、黄小茂作词的“朋友”和“我祈祷”,以及张平作曲、于晓阳作词的“十亿天子”。
“朋友”和“我祈祷”,大家都很熟习,要选80年代内地原创盛行歌的十大金曲,这两首大概率是能入选的。

与张行、吴涤清比较,他在大陆出版过的个人专辑是最少的,严格来说只有84年的《眼之魅》和88年的《十亿天子》两盒。
但与当年很多内地盛行歌手不同,周峯演唱过的歌曲,不仅有翻唱,还有自己首唱的原创歌曲,以及重新填词、二次创作的改编歌。
现在转头再看,他既有别于其他人的全翻唱,更率先走出了“原创+改编”的创新之路,可谓率风气之先。
作为80年代的过来人,我们不该忘了包括周峯在内的,这些当年陪我们走过青春的盛行歌手,他们是我们的共同回顾,更是我们的青春图腾,感谢他们曾给我们带来的冲动,幸福能与他们同时期。

唉,不知不觉又写多了,回顾总是让人难忘,说回本期分享的这盒《眼之魅》专辑吧。
专辑发行于1984年下半年,但有两个发行韶光的问题,我一贯没法确定,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知道的能帮我补充。
一是《眼之魅》详细的发行韶光?二是《眼之魅》、张行的《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九州周遭》,这3盘磁带的发行韶光顺序?

《眼之魅》由中国旅游声像出版社出版,但专辑却是由喷鼻香港文志唱片公司制作的,严格说来它算是引进版磁带。
专辑的编曲、伴奏都聘请了喷鼻香港的乐手,后期的混音及母带处理还是在美国完成的。
如果当年听过这盒磁带的朋友,肯定会记得,这盒磁带的配器、录音非常得好,声音效果远胜于海内当时制作的多数磁带。

磁带封面是在周峯的老家厦门拍摄的,封面及歌纸、附赠周峯相片的1985年历卡,都在喷鼻香港印刷,质地非常好,很厚的印刷纸,歌词页面还是粉红的底色,与当时海内的磁带比较,真是用料一流、制作精细。

专辑12首歌,除“等到明年这一天”外,其他都是改编歌。
考虑到文章的篇幅,只选当年最盛行的几首歌分享。

“眼之魅”,改编自莱昂内尔里奇的经典名曲“Hello”。
经由重新编曲后,周峯的改编版与原曲有很大的不同,Soul的味道少了,更Pop了,贴合周峯的嗓音特质,不过我还是更喜好里奇的原版。
其余,帮这首歌填词的是喷鼻香港著名填词人古倩雯,她的另一个名字“古倩敏”,可能歌迷们更熟习。
张学友的“不老的传说”、“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开释自己”,郑中基的“你的眼睛背叛你的心”,黎明的“爱情影画戏”、“蓝色街灯”和“送你一瓣的雪花”都是她的作品。
还有,风靡大陆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歌“别看我只是一只羊”,也是她创作并演唱的。

“季候风”,改编自美国女歌手Laura Branigan的“Self Control”,填词的是喷鼻香港著名填词人潘伟源。
这首歌后来也有另一个大陆改编版,便是前面第38期分享过的《87狂热之二》里的“寻觅”,由林木重新填词、邓洁仪演唱。
这两个大陆改编版比较的话,我会绝不犹豫地选择潘伟源填词的、周峯的“季候风”。

“梨花又开放”,改编自日本创作歌手因幡晃的“感谢夏天”,填词的是丁小齐。
这首日本原曲的粤语改编版便是谭校长的“迟来的春天”,收录在他1983年的同名专辑。
要比较“梨花又开放”和“迟来的春天”在大陆的影响,可能得分不同的地区。
两广为主的粤语地区,肯定是“迟来的春天”;人数更多的广大内地,那该当是“梨花又开放”。

“心里总有你”,改编自意大利迪斯科歌手Gazebo的“I Like Chopin”,也是丁小齐填词的。
很凑巧,又是一首谭校长也改编过的歌曲,校长版是“我爱雀斑”,收录在他1984年《爱的根源》经典专辑。
“心里总有你”的节奏比“我爱雀斑”慢了一点,两首相比,我喜好“我爱雀斑”的编曲和配器,更时尚。

“知音难寻求”,改编自我很喜好的Bee Gees乐队的经典名曲“Massachusetts”。
我喜好袁广林的填词,“天涯远,沧海阔,有谁知冷暖。
知音难求,啊,知音难寻求。

“等到明年这一天”,是一首海内原创作品,创作人是王晓岭、季承和晓藕。
他们是当时海内盛行歌坛的创作“铁三角”,季承和晓藕卖力作曲,王晓岭作词。
《九州周遭》里,除了周峯的改编歌“夜色阑珊”是王晓岭填词外,别的12首歌曲都是他们三人的创作的。

这首“等到明年这一天”,在当时也非常火,特殊受到在校学生的欢迎,一度成为当年校园学子的毕业歌。
《九州周遭》里的这首歌,是朱明瑛领唱的“等到明年这一天”合唱版,它比周峯的独唱版更适宜“毕业歌”的氛围。

末了再说一下,我收藏《眼之魅》的唱片版本。
磁带收了3盒,不同厂家印制的,分别是武汉国外电子做事中央、佛山南方音响厂和山东潍坊录音磁带厂。
从这就可以看出,这盒磁带当年的热销程度,一家磁带印制厂根本无法知足市场的需求,以是才会涌现多个厂家印制的版本。
估计该当不止这3个厂家,肯定还有其他,只是我没收到而已。
如果朋友们有收到和我不一样的厂家,也希望能在谈论区留言分享。

除了3盒磁带外,我还收了2008年广州音像出版社引进出版、新京文音像有限公司发行的25周年纪念CD。

这张CD是《眼之魅》专辑首次CD化,由录音版权方喷鼻香港文志唱片公司授权,将录音母带交给喷鼻香港著名的发热录音名家冯炜国(Leo冯)进行母带处理,音质提升了不少,但还是我不太喜好的老问题,音质提升的同时,数码味也浓了很多,我还是更喜好听磁带的仿照声。
备注:本文的标题及前半部分关于周峯个人资料的先容,紧张参考了以上2008年复刻版CD的唱片文案。
在此,特殊感谢贾宏伟、阿明两位文案作者供应的详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