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海的浙江台州,是中国股份互助制的发源地。这里民营经济占比达99.5%,堪称我国民营经济最集中、最生动的地区。
以“民营经济立市、制造之都立业、拓荒精神立心”的台州,也是中国制造业重镇——超过6.9万家制造业企业,有299个产品在细分市场霸占率居国内外第一。
在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的本日,“台州制造”如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华逐日电讯探访多家台州企业,希望从奋力攻击的市场主体中找到答案。
模具号称“工业之母”,其市场行情起伏被视为制造业的“晴雨表”。“台州制造”调研的第一站,正是以“中国模具之乡”著称的黄岩。这里的注塑、吹塑和挤塑等塑料模具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0%、40%和80%。
去年上半年,由于环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防护口罩供应严重短缺,生产口罩“心脏”熔喷布的主要设备——熔喷模头大爆冷门,搅得行业沸沸扬扬。
各地客商纷纭涌入黄岩,熔喷模头一模难求。黄岩不少模具企业随机应变,加入到熔喷模头生产大军之中,指望能从中“捞一把”。
随着海内防疫物资供应日渐充足,熔喷模头市场迅速回归平稳。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赔得血本无归。一位业内人士感慨,“几个月前值一套房的模头,怕是只能当废铁卖了”。
然而同在黄岩,一街之隔的两家有名模具企业,用自己的选择见告人们:把握机会与坚守方向并不抵牾,企业家要有比赢利更远大的目标追求。
↑精诚员工正在检测挤出平模头核心流道。受访者供图
精诚:冷门模头何以“爆冷门”
在2020年的黄岩智能模具小镇,精诚时期集团(以下简称精诚)董事长梁斌成了最被同行艳羡的企业家。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精诚的熔喷模头订单井喷。“以前连代工在内,一年都做不了100套,这回8个月做了1000多套。”梁斌受访时称,这便是中国制造的疫情反应速率。
精诚副总经理陈福蓬见告,去年精诚生产的高端熔喷模头、防护服面料模头,分别占海内市场的八成和六成以上,发卖额达10亿元。
在同行眼中,精诚是这轮熔喷模头行情的头号赢家,但与那些“捞一把”者截然不同。
↑精诚时期车间一角。受访者供图
熔喷模头抗疫派上大用场
熔喷模头是挤出平模头的一个小品类,原来在精诚产品目录中的占比微不足道。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精诚接到为恒天、中石化等央企直供熔喷模头的订单。
“中石化订购3.2米的熔喷模头,我们交付只用29天,创造了迄今最快的生产记录。”提起临危受命助力疫情阻击战,梁斌难掩自满。
疫情之下,海内浩瀚厂商转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熔喷模头和防护服面料模头的价格,一度被炒上了天。梁斌最劳碌的时候,一天要接400多个电话,客户们谈论的重点不是价格,而是反复跟他争取交货韶光。
眼看着厂门口拉货的车辆排起长龙,这名气质儒雅的企业家不禁感慨:人们常说楼市火爆,场面也不过如此吧?他见告,2020年精诚营收13.7亿元,高于往年四倍多。
“这回精诚可赚嗨了。”当地一位行业人士对称。梁斌却不以为然:“每天惦记赢利,结果每每赚不到钱。只有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早在2015年,精诚就已完成了熔喷模头的研制。“当时,我们判断二孩政策放开后,用于生产母婴用品的熔喷布将大有市场,这会带来熔喷模头需求上升。”陈福蓬回顾说。
谁知,没等来预期的“婴儿潮”,却先遭遇了环球新冠肺炎疫情。面对需求急剧增长的熔喷模头市场,已积累5年履历的精诚迅速乘势而上。
“熔喷模头属于标准化的模具,数据都是通用的,搞模具的一看都明白,但真做起来创造想得太大略了。”一位悔不当初的黄岩模具企业主,坦言自己盲目跟风的心途经程。
↑废弃的熔喷模头成了一堆废铁。(网络图片)
梁斌则认为,生产熔喷模头看似不难,技能门槛并不低,想做好不容易。“后来市场上一些熔喷布,因此涌现了质量问题。”他对阐明道。
陈福蓬给打了一个比方:“它的事理就像挤牙膏,光知道怎么挤出来弗成,还须要手感。温度、流速、流量、剪切率等等,这些成分都要考虑和节制。”
在梁斌看来,做企业不能凭冲动,疫情毕竟是有时势宜,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
“当时如果产能够的话,再多10亿元订单也没问题。企业要坚守自己的方向,在细分行业做精、做细,规模自然会上来。”梁斌说。
跻身挤出平模头环球前三强
1998年,梁斌决定创业时,黄岩最红火的是注塑模具。他却选择差异化发展,进入相对冷门的挤出平模头制造领域。
挤出平模头是生产板、片、膜等制件的关键成型装备。当年梁斌屈服专家建议,开始关注挤出模具技能及市场前景。他创造与其他类别的模具比较,欧美挤出平模头企业发展韶光短,而海内这个细分居当尚未起步,还属于一片蓝海。
当时,纵然在“模具之乡”黄岩,也没人知道怎么做挤出平模头,连海内出版的专业书本中,也只有简单的干系知识先容。梁斌从根本知识学起,靠自己一步步摸索。
2004年,自傲满满的梁斌带队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参加国际模具展览会,直到展会结束,也没签下一张订单。后来他才知道,德国人一眼就看出精诚模具构造设计不合理。
如今,精诚已是环球最大的平面挤出模头制造商,去年精诚模具产量达到3800多套,超过其长期对标的两家美国公司产量之和。作为中国挤出平模头的历史见证人,梁斌深谙企业规模与竞争实力关系。
“在环球细分行业市场,产能第一的中国企业实在太多了,这并不值得标榜。美国EDI和科罗列两家企业的创新能力非常强,精诚综合实力目前可算是天下前三。”梁斌说。
从德国无功而返后,精诚决定打入用户非常挑剔的日本市场。经由十几年努力,从刚开始产品质量达不到对方哀求,到成为日本市场霸占率最高的入口厂商,精诚品牌影响力逐渐放大。几个国生手业巨子还动了收购它的动机。
梁斌当初选择做挤出平模头,也曾担心产品市场规模过小,难以支撑企业长远发展。但随着中国大陆成为“天下工厂”,海内挤出模具的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一次性透明饮料杯、铝塑复合板、PC中空板……各种板、片、膜等产品层出不穷,精诚顺势做大做强。
从前iPhone第一代、第二代手机上市时,95%的配件都来自境外。用梁斌的话说,那个时候只有理解的份,一点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市情上有名品牌手机的零部件,如后盖板、屏幕导光板、锂电池隔膜,包括折叠手机屏幕必不可少的材料——PI膜等,很多都用精诚的模头生产。与中国制造升级同步,精诚逐渐嵌入苹果、华为等科技公司的家当链,这也让梁斌身价倍增。
高下游互助环绕产品做升级
当“规模自然上来”时,企业家须要思考未来的路如何走?产量位居天下第一的精诚,亦在探求新的发展空间。
梁斌埋首挤出平模头20余年,切实感想熏染到行业的变革——“大路货”订单越来越少,个性化订单越来越多。过去客户80%的产品相同,20%的不一样,最近几年恰好反过来了。
同时,海内塑料企业正从传统塑料向功能性塑料进军。过去食品保质期一样平常是半年,现在哀求一年乃至更永劫光,不许可添加防腐剂,包装材料的隔氧效果变得十分主要。
精诚经由一张张订单的熬炼,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备商。每每客户供应的需求,只是终端产品的长宽厚度,或是产品的材料组成,乃至只有产品的功能解释。
这就哀求技能职员必须同上游材料商和下贱客户一起,根据物料特性做设计、搞研究。关注新材料,随着产品一起迭代升级,使精诚在新材料和新工艺上有了更加深厚的积淀。
通过与高下游企业打仗磨合,精诚开始将家当链延伸到光学材料领域,在加拿大设立有机光电研发中央,紧张研发智能玻璃和有机太阳能项目。
2018年,精诚与材料专家肖淑勇博士互助,成立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挤出模具技能与有机光电新材料技能相结合,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浮纳米粒子控光智能玻璃”。
“我们采取自主研发的纳米光阀技能,只需一个按键,就能精准调节玻璃透光度,达到遮光、控温、节能的效果。”精一新材料科技实行总经理张昱喆说,该款玻璃将广泛运用于交通工具、建筑等领域。目前,公司正与福耀、AGC等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洽谈互助。
中国拥有环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梁斌见告,外洋同类产品的高昂价格,让海内车企望而生畏,但这正是精诚的机会所在。
↑凯华员工正在记录模具数据。受访者供图
凯华:谢绝闻风而动“挣快钱”
如果说精诚靠多年积累顺势而为,成了熔喷模头行情的大赢家,与其一街之隔的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华),则是“不赶行情,却赢得了行情”的逆袭者。
面对做熔喷模头挣快钱的诱惑,凯华创始人梁正华不随风起舞,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专注汽车仪表盘模具、保险杠模具等主业。
只管受熔喷模头行情影响,凯华得到了比往年更为丰硕的回报。
↑凯华的企业标识——蜂鸟。受访者供图
像蜂鸟一样既有速率又有激情
1994年,浙江大学毕业生梁正华本可以留在省城杭州,可他却放弃分配,执意回到家乡黄岩。
“小时候,和村落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电视,就以为当老板特殊威风。”梁正华笑言当时选择回老家,便是齐心专心想要做老板。
2000年,已在模具行业摸爬滚打6年的梁正华,创办凯华圆了自己的“老板梦”。与梁斌选择冷门细分领域不同,凯华专攻黄岩模具中最热门的汽车注塑模具。
在业内以“大”有名的凯华,号称“环球少数几个节制特大型注塑模具技能的企业”。
凯华技能研发部经理林连明回顾,当年毕业找事情,他比较了几家故意向的模具企业,后来决定选择凯华,正是由于“这家企业做大型模具,看起来更厉害一点”。
作为环球最大的塑胶模具制造商之一,凯华也是海内第一家拥有3300T成型设备的模具企业。不过,梁正华偏偏选择了天下上最小的鸟类——蜂鸟,作为企业标识。
“我希望凯华像蜂鸟一样,既有速率又有激情。”梁正华指着办公楼外墙上的蜂鸟标识对道。
“黄岩火车站满眼都是模具企业的广告,但若想赢得订单,还得靠速率。”凯华国际市场部副经理林威说,“本日的客户不仅哀求交货周期短,还要考虑利用你的模具,能不能提高他的生产效率。”
曾跑过海内多地马拉松赛事的梁正华,并不讳言自己对速率的追求。他曾把公司办公楼建成火车头的形状。
2020年2月,受疫情的影响,凯华员工无法正常到厂。为担保国外业务不受影响,以技能部、市场部、项目部及加工部共有94名员工线上办公,实现项目进度零非常。
↑正在制作中的模具。受访者供图
要让自己变傻、变傻、再变傻
去年上半年,熔喷模头行情一片大好时,这只兼具速率与激情的“蜂鸟”——凯华却没有闻风而动。
当时,连一些为凯华做配套的加工企业,也都一窝蜂去做熔喷模头。“纵然我们的加工费提价,也没有人接订单,导致供应链一度瘫痪。”梁正华回顾道。
为了找到零部件供货商,他一个人跑到上海、江苏、广东、青岛等地,期望从外地探求互助厂商,将已经断掉的供应链补上。
疫情之下,梁正华从始至终没有“赶潮流”的动机。“别人做熔喷模头都赚了几千万、一个亿了。有人不理解就问我,你设备这么好,为什么不去赚?但我只想把主业做好,别的我做不了。”梁正华如是说。
爱好跑马拉松的梁正华,深知做企业不是百米冲刺赛。“我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做最专业的注塑模具。企业有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后,一定要让自己变傻、变傻、再变傻,坚持、坚持、再坚持。”
由于许多同行都忙着挣快钱,打乱了原有的生产操持,产品订单和做事受到影响。为了担保供应链安全,不少客户将订单转给了保持正常生产节奏的凯华。用林威的话说,不跟风不虞味着一定错过了行情带来的红利。
事实上,凯华这只“蜂鸟”追求速率,却并不卤莽;目标清晰,又不失落灵巧。
疫情之前,凯华国内外业务各占50%。外洋业务中,美国、欧洲、日本市场各占30%。
2020年初,海内很多客户没有在第一韶光复产复工,但手中握有大量外洋订单的梁正华心中不慌。等到4月份,疫情在环球蔓延,凯华的海内业务又规复了正常。
梁正华见告,去年美国市场订单下滑得厉害,但企业通过开拓日本和泰国市场,依然实现增长。
只管汽车注塑模具现在为凯华供应了65%的订单,企业亦钻营在物流、家具、家居、家电,以及医疗东西等多个领域发力。
在陈设着汽车仪表盘和户外用品的展厅,梁正华对谈起未来:“我不懂的行业,武断不碰。公司的业务拓展,要从模具主业延伸。打个比方,客户用我们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往环球。未来能不能把中国区的产品制造直接让凯华承接?”
↑正在制作中的模具。受访者供图
一场从跟跑到领跑的马拉松
在梁正华看来,经营企业更像在跑一场马拉松。凯华创立之初,只能给其他模具企业做配套加工,两年后才开始生产模具。
2005年,设计师邓超跳槽过来时,凯华的规模在黄岩模具行业并不出众。
“之前事情的那家企业规模还大一点,但经由理解,我觉得凯华的氛围更发达向上,前景更好。”如今邓超已发展为凯华供应链副总经理。
2006年,凯华进入快速发展期。行政部经理闫慧玲回顾,当时凯华为台湾东阳模具做代工,来了两三名台湾专家驻厂辅导。所有项目开始实施表单管理,产品从童车模具升级为汽车模具,企业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都发生了质变。
随着公司在上海、西班牙设立办事处,外洋订单越来越多,凯华又迎来了一项革命性的变革——建立自己的设计标准库。
从前黄岩模具企业的设计,全靠模具组长个人履历,习气边做边改。同样的产品,换个人再做一次,质量掌握存在很大差异。
随着与法雷奥等外洋客户的互助越来越多,为稳定产品质量,提升设计效率,2008年前后,凯华开始一边参考大客户的标准,一边从实践中总结履历,建立自己的设计标准库。
闫慧玲称,凯华是黄岩注塑模具企业中,首家实现完备由设计指挥加工的企业。
刚建立标准库的那几年,凯华设计职员成了全体黄岩模具行业的“喷鼻香饽饽”。林连明回顾说,每天放工都能看到,厂门口蹲满了前来挖人的“说客”。与他同批进厂的60名大学生,现在仅剩两名还在凯华。
林连明也被约请参加过一次饭局,席间对方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他思考再三,还是选择留下来。
近年,凯华又推出品质月报会和经营月报会的“两会”制度,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全公司中高层都参加,每个部门经理都要上台申报请示。不论碰着什么问题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磋商。”闫慧玲说。
作为黄岩模具家当集群的代表企业之一,凯华自主研发的Mucell微发泡技能,一度冲破国外技能垄断。2020年6月11日,凯华国家工业强基项目——节能汽车微发泡成型技能履行方案,通过了工信部的工业强基项目验收。
公司项目总监蒋建华先容,在担保强度的条件下,利用微发泡技能,能减重8%-20%,顺应汽车节能减排轻量化的大趋势。目前,凯华已成功引进并改装了3台微发泡成型设备,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2004年,我去德国参加展会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把凯华的模具做到环球前三名。这是我的梦想,也是企业的目标。十几年来,凯华一贯朝着这个方向在提高。”梁正华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