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后,你就败下了阵。那道题令你百思不得其解。你最后注视了它三秒,并把它从一道难题重新定义为一道我不会做的难题。既然不会做,那就干脆百度一下。输入原题,点击搜索,眼前蹦出许多种解题方法——
慢着!热搜榜上的那篇新闻与你的偶像有关!偶像的消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知道!秉承着如此这般铁粉的观念,你下意识地点开。又要去开演唱会啦!唉,举办地离我那么远……算了算了,哪怕去不了也要帮偶像宣传宣传嘛。点赞、评论、转发,一气呵成。
尽完粉丝的职责,你终于想起了那道数学题,正准备查看解题思路,一条微信打断了你接下来的动作——原来是群里的土豪开始发红包了。再不快点就要被抢完了!事态紧急,你在千钧一发之际点开红包——五毛!五毛!哈哈,手气真好!赶快回复:感谢大佬,五毛巨款到手!
正当你想再度解答数学题时,朋友圈右上角的红点又令你强迫症发作。我就点一下把红点消掉,绝对不看朋友圈。心里这样想着,但手指却像是本能反应一般点进了好友发送的链接。既然看都看了,就点个赞吧……哈哈!这条朋友圈真有趣,我要回复一下……
终于,在完成了朋友圈公关之后,你再度回到数学题……余光一瞥,扫到了墙上的时钟——什么?已经十点了!完了完了没时间了!你一边愤愤地抱怨着学校的作业真是惊人作文的多,一边敷衍了事地写了几个步骤在试卷上。你像是自我催眠一般地喃喃道:都这么晚了,这道题的解法明天上课时再听老师讲吧。匆匆忙忙地刷牙洗漱,心中还遗憾地嘀咕着:都怪老师布置这么多作业,我本来还想画会儿画呢!
一道数学题,竟使你浪费了一个半小时!仔细想想,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盯着窗外出神,浪费了五分钟;课间和同学闲聊,浪费了十分钟;放学后在街上徘徊,浪费了二十分钟……也许你并不觉得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有什么意义,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计算:假如你每天浪费了30分钟的碎片时间,那一年下来就是10950分钟,也就是182个小时——整整一周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说这个社会越来越快,慢生活早已消失得不见了踪迹,原先大块大块的时间被加速的生活分割成了一片片细小的碎片。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作为一个个渺小的个体,没有改变环境的能力,但我们能够改变自己,从而适应环境,善于运用快生活中的一分一秒,正如岳飞所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除了抓紧时间,做事时的专注也尤为重要。马克·吐温曾说过: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作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做事时的高效固然重要,但如果同时兼备了高质,岂不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正如上文故事中的你,如果可以专心致志地认真解题,又怎会出现这么多的碎片时间并且还被白白浪费掉了呢?
静静地思索一番,正是你做事时的三心二意使你的生活碎片化了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是谁使你的生活碎片化的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初三作文,请多多关注美德网。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来阅读。